临震前地壳变形不动点现象与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4 14:02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地形变前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汶川8.0级地震前GPS、应变、重力等研究结果,提出临震前震源区域可能出现变形不动点现象。地壳变形过程中的不动点现象是临震前区域应力场进入临界状态的重要标志,是地震潜在危险区域划定的重要依据。借助不动点理论,给出汶川地震前变形不动点集合的演化,结合大区域地震活动空区与远场显著形变异常分布,探讨变形不动点现象发生的动力学背景,验证了汶川地震前地壳变形的不动点现象是大区域应力场有序运动的结果。
【文章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0,40(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汶川台水平摆与金属摆倾斜仪记录(2007-01~2008-05)
汶川地震震中区附近还有茂县台、峨眉台、西昌台、康定台、姑咱台、松潘台等台站的多套地倾斜仪进行观测,仪器类型为垂直摆倾斜仪与金属摆倾斜仪。按照数据分析结果,两种类型倾斜仪受年温度变化的影响约为1.6∶1~1.1∶1。为与周围地倾斜变化进行对比,图2给出汶川地震前1 a各测点地倾斜矢量的变化图像。考虑到不同类型倾斜仪器响应系数的差异,汶川地震震中两套倾斜仪记录的倾斜矢量具有一致性,且倾斜矢量模量变化是其中最小的。地倾斜分布特征表明,震中区域临震前的变形过程与外围是有差别的,靠近震中区其矢量变化较小,而外围变化显著。因此,从空间上看,震中区域地倾斜变化呈现压缩现象。
对汶川地震前研究区内10套地倾斜仪(图2)观测结果,应用上述思路,拟合给出汶川地震前地倾斜年变化幅度最小值点的演化情况(图3)。图3(a)、(b)表示不同视角展布,五角星表示汶川地震的时空位置。由图可知,2006~2007年底最小地倾斜年变化幅度点基本上分布在(29°~30.5°N,101°~102.5°E),震前1 a向汶川地震震中附近迁移。值得一提的是,在提取信息特征时必须考虑观测仪器的周期特点,如设置滑动步长1 d、滑动窗长1 a,选择年变化幅度为状态参数进行迭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汶川地震前龙门山区域地壳密度动态变化分析[J]. 李媛,牛安福,赵静,刘希康. 地震. 2015(01)
[2]2008年汶川大地震临震前震中附近是否存在显著的地壳垂直运动?[J]. 王敏,沈正康. 地震地质. 2014(04)
[3]2013年四川芦山Ms7.0地震前的重力变化[J]. 祝意青,闻学泽,孙和平,郭树松,赵云峰.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6)
[4]汶川地震近震源区地形变短期前兆现象的解析[J]. 牛安福,张凌空,闫伟,吉平. 地震. 2012(02)
[5]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横跨龙门山断裂带的震间形变[J]. 杜方,闻学泽,张培震,王庆良. 地球物理学报. 2009(11)
[6]龙门山断裂带重力变化与汶川8.0级地震关系研究[J]. 祝意青,徐云马,吕弋培,李铁明. 地球物理学报. 2009(10)
[7]从汶川地震震前现象认识其发震动力应具有的大尺度与深层次性[J]. 许绍燮. 中国工程科学. 2009(06)
[8]汶川MS8.0级大震前后的水压致裂原地应力测量[J]. 郭啟良,王成虎,马洪生,王崇艮. 地球物理学报. 2009(05)
[9]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生的历史与现今地震活动背景[J]. 闻学泽,张培震,杜方,龙锋. 地球物理学报. 2009(02)
[10]汶川Ms8.0级地震发生背景与过程的研究[J]. 陈章立,赵翠萍,王勤彩,华卫,周连庆,史海霞,陈翰林. 地球物理学报. 2009(02)
本文编号:3550615
【文章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0,40(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汶川台水平摆与金属摆倾斜仪记录(2007-01~2008-05)
汶川地震震中区附近还有茂县台、峨眉台、西昌台、康定台、姑咱台、松潘台等台站的多套地倾斜仪进行观测,仪器类型为垂直摆倾斜仪与金属摆倾斜仪。按照数据分析结果,两种类型倾斜仪受年温度变化的影响约为1.6∶1~1.1∶1。为与周围地倾斜变化进行对比,图2给出汶川地震前1 a各测点地倾斜矢量的变化图像。考虑到不同类型倾斜仪器响应系数的差异,汶川地震震中两套倾斜仪记录的倾斜矢量具有一致性,且倾斜矢量模量变化是其中最小的。地倾斜分布特征表明,震中区域临震前的变形过程与外围是有差别的,靠近震中区其矢量变化较小,而外围变化显著。因此,从空间上看,震中区域地倾斜变化呈现压缩现象。
对汶川地震前研究区内10套地倾斜仪(图2)观测结果,应用上述思路,拟合给出汶川地震前地倾斜年变化幅度最小值点的演化情况(图3)。图3(a)、(b)表示不同视角展布,五角星表示汶川地震的时空位置。由图可知,2006~2007年底最小地倾斜年变化幅度点基本上分布在(29°~30.5°N,101°~102.5°E),震前1 a向汶川地震震中附近迁移。值得一提的是,在提取信息特征时必须考虑观测仪器的周期特点,如设置滑动步长1 d、滑动窗长1 a,选择年变化幅度为状态参数进行迭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汶川地震前龙门山区域地壳密度动态变化分析[J]. 李媛,牛安福,赵静,刘希康. 地震. 2015(01)
[2]2008年汶川大地震临震前震中附近是否存在显著的地壳垂直运动?[J]. 王敏,沈正康. 地震地质. 2014(04)
[3]2013年四川芦山Ms7.0地震前的重力变化[J]. 祝意青,闻学泽,孙和平,郭树松,赵云峰.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6)
[4]汶川地震近震源区地形变短期前兆现象的解析[J]. 牛安福,张凌空,闫伟,吉平. 地震. 2012(02)
[5]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横跨龙门山断裂带的震间形变[J]. 杜方,闻学泽,张培震,王庆良. 地球物理学报. 2009(11)
[6]龙门山断裂带重力变化与汶川8.0级地震关系研究[J]. 祝意青,徐云马,吕弋培,李铁明. 地球物理学报. 2009(10)
[7]从汶川地震震前现象认识其发震动力应具有的大尺度与深层次性[J]. 许绍燮. 中国工程科学. 2009(06)
[8]汶川MS8.0级大震前后的水压致裂原地应力测量[J]. 郭啟良,王成虎,马洪生,王崇艮. 地球物理学报. 2009(05)
[9]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生的历史与现今地震活动背景[J]. 闻学泽,张培震,杜方,龙锋. 地球物理学报. 2009(02)
[10]汶川Ms8.0级地震发生背景与过程的研究[J]. 陈章立,赵翠萍,王勤彩,华卫,周连庆,史海霞,陈翰林. 地球物理学报. 2009(02)
本文编号:3550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550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