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
发布时间:2021-12-28 00:18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是古特提斯洋演化的直接记录,通过对三叠系沉积充填、物质来源以及构造特征的研究,可以恢复青藏高原古特提斯洋三叠纪的演化过程,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可可西里、不冻泉-治多和玛沁-甘孜地区三叠系剖面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等的综合研究,分析了巴颜喀拉盆地的沉积充填、物质来源以及构造特征,建立了盆地演化模型,初步取得以下认识。1.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了巨厚的碎屑岩,可可西里地区沉积相为浅海相-半深海(深海)相-深海相-浅海(海陆交互)相,不冻泉-治多地区为深海相-浅海相-半深海相-深海相-浅海(海陆交互)相;Dickinson砂岩碎屑三角图中,三叠系砂岩位于碰撞造山物源区,地球化学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显示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为主的特征,表明盆地三叠纪处于古特提斯洋俯冲消减,东昆仑陆缘弧与北羌塘被动大陆边缘碰撞造山的构造环境。2.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东昆仑造山带为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的重要物源区,古流向和碎屑锆石年龄谱系研究显示,盆地有四个物源区。木孜塔格-布喀达坂-不冻泉地区三叠纪古流向以SE...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3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科学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4 工作概况和主要工作量
1.4.1 工作概况
1.4.2 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进展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构造位置
2.1.2 区域演化
2.1.3 地层系统
2.2 周缘地质体特征
2.2.1 主要块体
2.2.2 主要缝合带(构造带)
第三章 可可西里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3.1 典型剖面和样品
3.1.1 下三叠统(T_1)
3.1.2 中三叠统(T_2)
3.1.3 上三叠统(T_3)
3.2 古流向特征
3.2.1 下三叠统(T_1)
3.2.2 中三叠统(T_2)
3.2.3 上三叠统(T_3)
3.3 分析结果
3.3.1 碎屑颗粒组成
3.3.2 地球化学
3.4 讨论
3.4.1 构造环境
3.4.2 沉积物源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冻泉-治多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4.1 典型剖面和样品
4.1.1 下三叠统(T_1)
4.1.2 中三叠统(T_2)
4.1.3 上三叠统(T_3)
4.2 古流向特征
4.2.1 中三叠统(T_2)
4.2.2 上三叠统(T_3)
4.3 分析结果
4.3.1 碎屑颗粒组成
4.3.2 地球化学
4.3.3 碎屑锆石测年
4.4 讨论
4.4.1 构造环境
4.4.2 源岩特征
4.4.3 沉积物源
4.5 小结
第五章 玛沁-甘孜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5.1 典型剖面和样品
5.1.1 下三叠统(T_1)
5.1.2 中三叠统(T_2)
5.1.3 上三叠统(T_3)
5.2 古流向特征
5.2.1 下三叠统(T_1)
5.2.2 中三叠统(T_2)
5.2.3 上三叠统(T_3)
5.3 分析结果
5.3.1 碎屑颗粒组成
5.3.2 地球化学
5.3.3 碎屑锆石测年
5.4 讨论
5.4.1 构造环境
5.4.2 源岩特征
5.4.3 沉积物源
5.5 小结
第六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与邻区的对比研究
6.1 早(中)三叠世洪水川组、闹仓坚沟组沉积演化特征
6.1.1 概述
6.1.2 典型剖面
6.1.3 地球化学特征
6.1.4 讨论与初步结论
6.2 晚三叠世巴塘群沉积演化特征
6.2.1 概述
6.2.2 典型剖面
6.2.3 地球化学特征
6.2.4 讨论与初步结论
6.3 小结
第七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构造与变形特征
7.1 巴颜喀拉盆地构造特征
7.1.1 构造单元
7.1.2 断裂系统
7.1.3 盆地基底
7.2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变形特征
7.2.1 剖面概述
7.2.2 典型构造形迹
7.2.3 构造序列和变形特征
7.3 小结
第八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与构造演化
8.1 盆地沉积
8.1.1 地层展布
8.1.2 沉积物源
8.2 盆地属性
8.2.1 基底属性
8.2.2 构造属性
8.3 盆地演化
结论与存在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分析结果
本文编号:3553025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3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科学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4 工作概况和主要工作量
1.4.1 工作概况
1.4.2 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进展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构造位置
2.1.2 区域演化
2.1.3 地层系统
2.2 周缘地质体特征
2.2.1 主要块体
2.2.2 主要缝合带(构造带)
第三章 可可西里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3.1 典型剖面和样品
3.1.1 下三叠统(T_1)
3.1.2 中三叠统(T_2)
3.1.3 上三叠统(T_3)
3.2 古流向特征
3.2.1 下三叠统(T_1)
3.2.2 中三叠统(T_2)
3.2.3 上三叠统(T_3)
3.3 分析结果
3.3.1 碎屑颗粒组成
3.3.2 地球化学
3.4 讨论
3.4.1 构造环境
3.4.2 沉积物源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冻泉-治多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4.1 典型剖面和样品
4.1.1 下三叠统(T_1)
4.1.2 中三叠统(T_2)
4.1.3 上三叠统(T_3)
4.2 古流向特征
4.2.1 中三叠统(T_2)
4.2.2 上三叠统(T_3)
4.3 分析结果
4.3.1 碎屑颗粒组成
4.3.2 地球化学
4.3.3 碎屑锆石测年
4.4 讨论
4.4.1 构造环境
4.4.2 源岩特征
4.4.3 沉积物源
4.5 小结
第五章 玛沁-甘孜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5.1 典型剖面和样品
5.1.1 下三叠统(T_1)
5.1.2 中三叠统(T_2)
5.1.3 上三叠统(T_3)
5.2 古流向特征
5.2.1 下三叠统(T_1)
5.2.2 中三叠统(T_2)
5.2.3 上三叠统(T_3)
5.3 分析结果
5.3.1 碎屑颗粒组成
5.3.2 地球化学
5.3.3 碎屑锆石测年
5.4 讨论
5.4.1 构造环境
5.4.2 源岩特征
5.4.3 沉积物源
5.5 小结
第六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与邻区的对比研究
6.1 早(中)三叠世洪水川组、闹仓坚沟组沉积演化特征
6.1.1 概述
6.1.2 典型剖面
6.1.3 地球化学特征
6.1.4 讨论与初步结论
6.2 晚三叠世巴塘群沉积演化特征
6.2.1 概述
6.2.2 典型剖面
6.2.3 地球化学特征
6.2.4 讨论与初步结论
6.3 小结
第七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构造与变形特征
7.1 巴颜喀拉盆地构造特征
7.1.1 构造单元
7.1.2 断裂系统
7.1.3 盆地基底
7.2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变形特征
7.2.1 剖面概述
7.2.2 典型构造形迹
7.2.3 构造序列和变形特征
7.3 小结
第八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与构造演化
8.1 盆地沉积
8.1.1 地层展布
8.1.2 沉积物源
8.2 盆地属性
8.2.1 基底属性
8.2.2 构造属性
8.3 盆地演化
结论与存在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分析结果
本文编号:3553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553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