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电阻率长趋势变化与区域应力调整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3 18:34
江苏南京台北南测道2013—2016年年初出现了与邻近的南京江宁台同步的地电阻率长趋势上升变化,2016年的年中出现了与江宁台和稍远距离的江苏高邮、新沂台同步的趋势下降变化。本文用年变形态、消除年变等数据处理方法并联系该区降雨量分析了南京台等地电阻率长程观测数据,基于视电阻率变化与地下介质内部骨架电阻率ρ°、裂隙水电阻率ρf、裂隙率ν之间的本构关系讨论了地电阻率趋势变化的原因,得到:该台南北向测道地电阻率趋势上升变化起因于台站及周边区域性地下介质的应力调整过程,动力来源可能是本区域地壳局部构造运动。
【文章来源】:地震工程学报. 2020,42(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南京台地质构造图
根据南京台场地电测深结果(图2,表1),在约7~260 m的深度为粉砂黏土,地电阻率观测的布极区位于这一浅层第四系覆盖层上。南京台采用对称四极方式布极(图3),设置了两条互相垂直的测道,测道方位分别为N35°E和N55°W,两条测道的中心点不重合,供电极距均为1 000 m(长极距),测量极距均为300 m(图3)。为了观测表层介质电阻率对两个长极距测道地电阻率变化的影响,在N35°E方向布设了一个供电极距为100 m、测量极距32 m的短极距测道。观测室外线路为铜包钢绝缘电缆,对地绝缘电阻≥300 MΩ,线电阻≤20 Ω·km,采用钢绞线悬挂架空方式敷设,杆间距≤50 m,钢绞线对地绝缘。供电、测量电极采用1 000 mm×1 000 mm×5 mm铅板,埋深2 m。测量仪器为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生产的ZD8M地电仪,仪器性能指标符合地电台站建设技术标准[10]。另外,2014年底沿两个长极距测道布设了与原供、测电极位置相同但埋深为50 m的深井地电阻率观测装置。表1 南京台地电阻率场地电测深结果Table 1 Electrical sounding results of geoelectric resistivity in Nanjing station 厚度/m 层电阻率/(Ω·m) 层底埋深/m 可能岩性 0.3 4.0 0.3 表土 0.4 576.3 0.7 含砾黏土 6.7 5.7~11.4 7.4 粉砂黏土 260.2 22.9~25.8 267.6 砂岩、泥岩、粉砂岩 - 40.2 - 砂岩、泥岩、砾岩
表1 南京台地电阻率场地电测深结果Table 1 Electrical sounding results of geoelectric resistivity in Nanjing station 厚度/m 层电阻率/(Ω·m) 层底埋深/m 可能岩性 0.3 4.0 0.3 表土 0.4 576.3 0.7 含砾黏土 6.7 5.7~11.4 7.4 粉砂黏土 260.2 22.9~25.8 267.6 砂岩、泥岩、粉砂岩 - 40.2 - 砂岩、泥岩、砾岩2 南京台地电阻率变化及原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京市延庆地震台地电阻率长程观测数据研究[J]. 闫睿,朱石军,胡乐银,崔腾发. 地震工程学报. 2015(03)
[2]汶川MS8.0地震前成都台NE测线地电阻率异常的进一步研究[J]. 钱家栋,马钦忠,李劭秾. 地震学报. 2013(01)
[3]地震地电阻率数据处理方法[J]. 胡哲,朱涛,王兰炜,张世中,张宇,刘大鹏.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01)
[4]在地震预报中的两类视电阻率变化[J]. 杜学彬.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10)
[5]强地震附近视电阻率各向异性变化的原因[J]. 杜学彬,李宁,叶青,马占虎,闫睿. 地球物理学报. 2007(06)
[6]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地电阻率和地下水前兆综合物理机制研究[J]. 钱家栋,曹爱民. 地震. 1998(S1)
[7]唐山7.8级地震地电阻率临震功率谱异常[J]. 钱复业,赵玉林,刘捷,黄燕妮. 地震. 1990(03)
[8]一种消除年变的数据处理方法[J]. 赵跃辰,刘小伟. 华北地震科学. 1984(02)
[9]地震前地电阻率的异常变化[J]. 钱复业,赵玉林,于谋明,王志贤,刘小伟,常思敏.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2(09)
[10]三向压缩下大型混凝土标本的电性特征[J]. 陆阳泉,温新民. 西北地震学报. 1980(04)
本文编号:3566768
【文章来源】:地震工程学报. 2020,42(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南京台地质构造图
根据南京台场地电测深结果(图2,表1),在约7~260 m的深度为粉砂黏土,地电阻率观测的布极区位于这一浅层第四系覆盖层上。南京台采用对称四极方式布极(图3),设置了两条互相垂直的测道,测道方位分别为N35°E和N55°W,两条测道的中心点不重合,供电极距均为1 000 m(长极距),测量极距均为300 m(图3)。为了观测表层介质电阻率对两个长极距测道地电阻率变化的影响,在N35°E方向布设了一个供电极距为100 m、测量极距32 m的短极距测道。观测室外线路为铜包钢绝缘电缆,对地绝缘电阻≥300 MΩ,线电阻≤20 Ω·km,采用钢绞线悬挂架空方式敷设,杆间距≤50 m,钢绞线对地绝缘。供电、测量电极采用1 000 mm×1 000 mm×5 mm铅板,埋深2 m。测量仪器为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生产的ZD8M地电仪,仪器性能指标符合地电台站建设技术标准[10]。另外,2014年底沿两个长极距测道布设了与原供、测电极位置相同但埋深为50 m的深井地电阻率观测装置。表1 南京台地电阻率场地电测深结果Table 1 Electrical sounding results of geoelectric resistivity in Nanjing station 厚度/m 层电阻率/(Ω·m) 层底埋深/m 可能岩性 0.3 4.0 0.3 表土 0.4 576.3 0.7 含砾黏土 6.7 5.7~11.4 7.4 粉砂黏土 260.2 22.9~25.8 267.6 砂岩、泥岩、粉砂岩 - 40.2 - 砂岩、泥岩、砾岩
表1 南京台地电阻率场地电测深结果Table 1 Electrical sounding results of geoelectric resistivity in Nanjing station 厚度/m 层电阻率/(Ω·m) 层底埋深/m 可能岩性 0.3 4.0 0.3 表土 0.4 576.3 0.7 含砾黏土 6.7 5.7~11.4 7.4 粉砂黏土 260.2 22.9~25.8 267.6 砂岩、泥岩、粉砂岩 - 40.2 - 砂岩、泥岩、砾岩2 南京台地电阻率变化及原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京市延庆地震台地电阻率长程观测数据研究[J]. 闫睿,朱石军,胡乐银,崔腾发. 地震工程学报. 2015(03)
[2]汶川MS8.0地震前成都台NE测线地电阻率异常的进一步研究[J]. 钱家栋,马钦忠,李劭秾. 地震学报. 2013(01)
[3]地震地电阻率数据处理方法[J]. 胡哲,朱涛,王兰炜,张世中,张宇,刘大鹏.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01)
[4]在地震预报中的两类视电阻率变化[J]. 杜学彬.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10)
[5]强地震附近视电阻率各向异性变化的原因[J]. 杜学彬,李宁,叶青,马占虎,闫睿. 地球物理学报. 2007(06)
[6]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地电阻率和地下水前兆综合物理机制研究[J]. 钱家栋,曹爱民. 地震. 1998(S1)
[7]唐山7.8级地震地电阻率临震功率谱异常[J]. 钱复业,赵玉林,刘捷,黄燕妮. 地震. 1990(03)
[8]一种消除年变的数据处理方法[J]. 赵跃辰,刘小伟. 华北地震科学. 1984(02)
[9]地震前地电阻率的异常变化[J]. 钱复业,赵玉林,于谋明,王志贤,刘小伟,常思敏.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2(09)
[10]三向压缩下大型混凝土标本的电性特征[J]. 陆阳泉,温新民. 西北地震学报. 1980(04)
本文编号:35667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566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