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二连盆地艾勒格庙地区沉积环境和铀成矿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4 23:00
  二连盆地作为我国十大能源盆地,核工业二〇八大队经过对其30多年的不断勘查,陆续发现和探明了一批大、中型泥岩、砂岩型铀矿床。艾勒格庙地区随着近年工作,陆续发现铀矿化线索。本文主要通过野外剖面观察、钻孔岩心观察、室内单孔沉积相剖面分析、剖面沉积相对比、沉积相平面展布分析,研究目的层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系,探讨了铀成矿规律,此研究工作为艾勒格庙地区下一步找矿指出方向。本文主要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通过对研究区沉积环境特征分析,腾格尔组发育典型的断陷陡坡带扇三角洲的重力流沉积,在断陷缓坡带,也可能发育辫状河三角洲;赛汉组下段可见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其中辫状河和辫状河三角洲体系为重要的产铀体系,其次为扇三角洲体系。赛汉组上段主要发育冲积扇沉积,以大面积的冲积扇-泛滥平原红色沉积为特征,东部发育辫状河沉积。2、根据对研究区铀矿体分类统计,腾格尔组铀成矿主要位于氧化前锋线附近形成潜水—层间氧化带型铀矿。赋矿岩性主要为灰色中砂岩、细砂岩、含泥细砂岩,富含有机质和黄铁矿。赛汉组下段铀成矿总体为砂岩型矿体埋深、厚度均大于泥岩型,且品位较低。铀矿化赋存在赛汉组下段辫状河平原亚相...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1.3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演化
    2.2 地层
    2.3 构造
    2.4 岩浆岩
第3章 沉积环境及沉积体系
    3.1 腾格尔组沉积体系
    3.2 赛汉组下段沉积体系
    3.3 赛汉组上段沉积体系
第4章 铀成矿特征
    4.1 腾格尔组铀成矿特征
    4.2 赛汉组下段铀成矿特征
    4.3 赛汉组上段铀成矿特征
第5章 沉积环境与铀成矿
    5.1 物源与铀成矿
    5.2 沉积特征与铀成矿
    5.3 后生蚀变与铀成矿
    5.4 还原吸附介质与铀成矿
第6章 结论
    6.1 初步查明研究区沉积环境
    6.2 研究了铀成矿特征
    6.3 沉积环境与铀成矿
    6.4 铀成矿潜力分析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二连盆地乌兰察布坳陷中东部地区氧化带分带地质特征及其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彭瑞强,康世虎,洪斌跃.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8(02)
[2]二连盆地中东部含铀古河谷构造建造及典型矿床成矿模式研究[J]. 刘波,杨建新,彭云彪,康世虎,乔鹏,鲁超,张锋.  矿床地质. 2017(01)
[3]二连盆地巴彦乌拉铀矿床控矿成因相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J]. 刘波,杨建新,乔宝成,童波林,张锋.  矿产勘查. 2017(01)
[4]二连盆地中东部赛汉组古河谷砂岩型铀矿床控矿成因相研究[J]. 刘波,杨建新,秦彦伟,乔鹏,张锋.  地质与勘探. 2016(06)
[5]我国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的创新和发展[J]. 张金带.  铀矿地质. 2016(06)
[6]浅层地震勘探在二连盆地红格尔地区铀矿勘查中的应用[J]. 乔勇,吴勇,王泽霞,沈靖帮.  铀矿地质. 2015(02)
[7]中蒙边境及邻区铀矿床产出环境、地质特征、形成作用和找矿标志[J]. 聂凤军,李强峰,王佳新,蒋喆,张晓康,吴科锐,丁成武,曹毅.  中国地质. 2014(04)
[8]内蒙古二连盆地乌兰察布坳陷白垩系特征及铀成矿类型[J]. 旷文战,蔡彤,严兆彬.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9]中国东部构造域中生代陆相能源盆地“铀煤兼探”勘查的地质依据[J]. 刘晓东,余达淦,吴仁贵,祝民强,巫建华.  矿物学报. 2013(S2)
[10]二连盆地可地浸砂岩的地球化学特性及铀潜力分析[J]. 王庆龙.  价值工程. 2012(25)



本文编号:3569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569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9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