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三水盆地最后充填时段的基本特征与演化趋势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3 22:45
  三水盆地距离南海较近,对于新生代三水盆地的发育与南海早期演化的关联性研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前人对三水盆地最后阶段的宝月组和华涌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盆地最后闭合阶段的基本特征和演化特点,对区域地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且是地质发育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研究前人资料、野外实地观测和室内岩相学、沉积学分析,结合镜下观察,得出以下结论:1.三水盆地在新生代进入拉张阶段,?心组达到发育顶峰,在宝月组后盆地呈现萎缩的趋势,华涌组各类沉积相序列呈水退演化趋势,其上无其他地层发育,标志盆地从萎缩进入完全闭合。2.华涌组代表盆地演化最后阶段,仍旧存在滨浅湖相、扇三角洲相、曲流河相和辫状河相等多种类型的沉积相,且盆地的充填过程由四周向中心收缩,盆地东部平缓,西部相对高差明显,最后在金星岗一带以残存的河流相结束全部充填过程。3.新的火山年代学资料表明南海海盆扩张开始以后三水陆域盆地仍有岩浆活动但沉积作用业已停止,说明区域拉张中心已经严重南移,三水盆地作为沉积坳陷不复存在,表明除火山作用外,三水地区在构造上对南海扩张停止响应。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三水盆地最后充填时段的基本特征与演化趋势研究


研究区域位置图

技术路线图,资料,盆地,南海扩张


盆地的“谢幕”方式,分析其演化趋势与南海扩张间的关联。研究内容及工作量本文的研究区域主要为三水盆地始新世的华涌组,对其野外露头沉积学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1)本文整理汇总了前人的研究资料,对华涌组沉积的分布范围和发了整体的了解与认识,对盆地分布的华涌组沉积的特征、岩性等都有很理归纳(2)本文通过整理两次对三水盆地的野外踏勘资料,分析华涌组的沉征,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结合盆地的环境、化石和沉积序列等资料地闭合提供强有力的证据。以下是运用的工作路线图(图 1-2):

地质简图,斜坡,官山,二级构造


图 2-1 三水盆地地质简图据区域地球物理资料,三水盆地的基底可以划分为 9 个二级构造单自西南向东北分别为盐步-石湾凹陷、平洲斜坡、大沥-官山凸起、口凸起、官窖圩斜坡、三江-丹灶凹陷、大坑凹陷及石角凹陷(李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水盆地中渐新世火山记录的新建与南海扩张[J]. 袁晓博,方念乔.  地质通报. 2019(04)
[2]三水盆地古近系布心组沉积相类型及分布特征研究[J]. 陈善斌,甘华军,夏存银,刘斌,张国浩.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8(03)
[3]“海南陆缘弧”体系的构建与“特提斯南海”的识别:一个关于“古南海”演化新模式的探讨[J]. 方念乔.  地学前缘. 2016(06)
[4]基于测井相分析技术的复杂岩性识别方法研究[J]. 张冲,张占松,张超谟,袁少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29)
[5]南海中部西区新生代构造演化规律与盆地形成演化动力学机制探讨[J]. 蔡嵩,夏斌,蔡州荣.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4(01)
[6]单井沉积相分析方法[J]. 焦立波.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03)
[7]广东三水盆地华涌组火山岩分布特征及地球动力学意义[J]. 胡俊杰,李琦,翟羽佳,张维,张云飞,白小云.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8]内蒙古二连盆地冠齿兽科(哺乳纲:全齿目)化石及其生物地层学意义[J]. 毛方园,王元青.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2(03)
[9]浅析沉积岩颜色与沉积相的关系[J]. 李国荣.  内江科技. 2012(05)
[10]不同尺度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思路与实践[J]. 陈洪德,侯明才,林良彪,钟怡江,张成弓,隆轲.  沉积学报. 2010(05)

博士论文
[1]三水盆地晚白垩世—始新世火山—沉积序列对南海北缘构造演化的响应[D]. 陈盼盼.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2]南海玳瑁海山与相邻陆域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 杨蜀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硕士论文
[1]广东三水盆地新生代粗面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 翁燕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2]三水盆地下白垩统—始新统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对区域构造—气候事件的响应[D]. 张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3]南海北部陆缘中、新生代流纹岩基本特征研究[D]. 韩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4]三水盆地古近系碎屑沉积及其对南海陆内裂谷阶段的反映[D]. 张纯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5]三水盆地与茂名盆地白垩系构造沉积特征及其对古南海俯冲的响应[D]. 贾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本文编号:3605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605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a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