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焦作云台山景区危岩体稳定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07 17:37
  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景区以其特有的地质地貌及人文景观吸引着大量天南海北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近年来随着景区的快速发展,前期重视地质资源商业开发,忽视其负面作用的问题日益突出,景区内的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茱萸峰等景点受新构造活动、风化、剥蚀及人为活动影响发育了一定数量的危岩体,现已威胁到景区的良性发展及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通过地质资料分析、现场地质地貌调查,研究景区内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区域地质特征,统计危岩体的数量、分布情况,并进行分类,分析各景点内危岩体的成因,建立不同类型危岩体的失稳机理;依据地质力学原理,采用静力解析计算的方法对危岩体的荷载进行分析,建立危岩体失稳破坏数值模型,计算其稳定性系数,获取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危岩体;通过传统力学原理分析危岩体失稳后所形成落石的运动过程,应用Rockfall数值模拟软件计算落石运动过程,获取运动过程数值成果及运动轨迹图;根据获取的落石运动过程数值及运动轨迹图,并结合传统的危岩体防治理论,确定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危岩体的防治措施。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根据现场调查和研究,景区内共发现危岩体77处,其主要分布在红石峡、茱萸峰、沟谷地区、交通道路... 

【文章页数】:12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现状
        1.3.1 危岩体概念
        1.3.2 危岩体的成因及影响因素
        1.3.3 危岩体稳定性评价
        1.3.4 危岩体失稳后落石运动特征
        1.3.5 危岩体防治对策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
    2.1 位置及交通条件
    2.2 气候水文地质条件
        2.2.1 气候条件
        2.2.2 水文地质条件
    2.3 工程地质条件
    2.4 大地构造演化
    2.5 区域地质特征
        2.5.1 地形地貌及成因
        2.5.2 地层
        2.5.3 构造分析
        2.5.4 新构造运动
    2.6 人类工程活动
第三章 景区危岩体的分布、成因及失稳机理研究
    3.1 危岩体分类
    3.2 危岩体分布特征
        3.2.1 红石峡景点危岩分布特征
        3.2.2 茱萸峰景点危岩分布特征
        3.2.3 沟谷景点危岩分布特征
        3.2.4 交通道路危岩分布特征
    3.3 景点危岩成因及稳定性因素
        3.3.1 红石峡景点危岩成因及稳定性因素
        3.3.2 茱萸峰景点危岩成因及稳定性因素
        3.3.3 沟谷景点危岩成因及稳定性因素
        3.3.4 交通道路危岩成因及稳定性因素
    3.4 失稳机理研究
        3.4.1 倾倒式危岩体失稳机理
        3.4.2 滑塌(移)式危岩失稳机理
        3.4.3 坠落式危岩体失稳机理
第四章 危岩体稳定性计算
    4.1 概述
    4.2 稳定性评价标准
    4.3 荷载分析
        4.3.1 裂隙水压力
        4.3.2 自重力
        4.3.3 地震力
    4.4 静力解析计算
        4.4.1 基本假设
        4.4.2 荷载组合
        4.4.3 稳定性计算
第五章 危岩体失稳后落石运动特征研究
    5.1 落石运动特征及影响因素
    5.2 落石运动过程分析
        5.2.1 初始位移阶段
        5.2.2 碰撞阶段
        5.2.3 滚动阶段
        5.2.4 滑移阶段
    5.3 落石运动特征数值模拟计算
        5.3.1 Rocfall软件介绍
        5.3.2 Rocfall数值模拟
第六章 危岩体防治措施
    6.1 危岩体防治基本原则
    6.2 危岩体防治措施
        6.2.1 主动防治技术
        6.2.2 被动防治技术
    6.3 拟定防护措施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成果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Earthquake-induced collapse mechanism of two types of dangerous rock masses[J]. Wang Wei,Yuan Wei,Wang Qizhi,Xue Ka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2016(02)
[2]RocFall软件在公路边坡危岩崩塌运动路径分析中的应用[J]. 纪仁芹,吴涛.  公路与汽运. 2015(03)
[3]云台山景区危岩体特征及其预防治理[J]. 高永才,孟小军,齐永安,高建良,张盼盼,代明月,杨小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4]长江三峡巫峡岸坡望霞危岩发育机理研究[J]. 何潇,陈洪凯,唐红梅.  人民长江. 2014(12)
[5]省道S233线焦作方庄段危岩体特征、成因及其治理[J]. 齐永安,张盼盼,高永才,杨小伟,代明月.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6]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及应用[J]. 高买燕,唐红梅,曾云松,吕韬.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7]Design,construction and mechanical behavior of relics of complete large Longyou rock caverns carved in argillaceous siltstone ground[J]. Zhifa Yang1, Zhongqi Yue2, Lihui Li1 1 Key Laboratory of Engineering Geomechanics,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2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China.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1(02)
[8]滚石运动特征影响因素分析[J]. 张龙,雍睿,倪卫达.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1(03)
[9]RocFall软件在危岩崩塌处治设计中的应用[J]. 曾舜.  中国水运(下半月刊). 2011(01)
[10]危岩落石防治技术体系及其特点[J]. 叶四桥,陈洪凯,唐红梅.  公路. 2010(07)

博士论文
[1]高陡边坡危岩体稳定性、运动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D]. 刘卫华.成都理工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山房山危岩体稳定性分析、滚石运动特征及防治建议研究[D]. 孔德珩.吉林大学 2015
[2]岩质边坡危岩落石运动特征和防护研究[D]. 罗田.西南交通大学 2013
[3]山岭隧道高陡边坡防落石棚洞结构形式研究[D]. 冯科.西南交通大学 2013
[4]危岩突发性破坏机制研究[D]. 张瑞刚.重庆交通大学 2012
[5]危岩变形失稳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D]. 王亮.重庆交通大学 2009
[6]危岩体的分类及其危险性评价[D]. 郭素芳.成都理工大学 2008
[7]缓倾角层状岩体边坡破坏规律的力学机理研究[D]. 姜克春.重庆交通大学 2008
[8]危岩体危险性评价及防治对策研究[D]. 张伟锋.成都理工大学 2007
[9]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开关站边坡落石运动学分析研究[D]. 赵旭.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2004



本文编号:3712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712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5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