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柴北缘早古生代超高压岩石差异性变质演化:对大陆深俯冲岩石折返机制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12-09 23:35
  典型大陆碰撞造山带以具有大陆性质的长英质片麻岩包裹榴辉岩和造山带石榴橄榄岩为主要产出特征,一些中低温榴辉岩能保存有良好的峰期变质矿物组合,但也有大量榴辉岩和围岩则已经在折返过程中退变为麻粒岩化榴辉岩和长英质(泥质)麻粒岩,后者显然经历了长期的高温麻粒岩化退变质演化历史,这两类岩石可能代表大陆深俯冲岩石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折返路径。柴北缘早古生代大陆碰撞超高压变质带西段鱼卡-绿梁山地区,以榴辉岩和石榴橄榄岩的出露情况曾被划分为鱼卡片麻岩-榴辉岩单元和绿梁山片麻岩-石榴橄榄岩单元,野外路线地质调查和关键部位的大比尺填图表明绿梁山-小红山一带麻粒岩化榴辉岩和泥质麻粒岩也分布广泛,柴北缘UHP变质带西段鱼卡-绿梁山地区可进一步厘定为鱼卡-落凤坡中低温超高压变质单元、拐角梁-双口山弧岩浆-变质单元和小红山-绿梁山高温超高压变质单元,鱼卡-绿梁山地区是研究大陆深俯冲岩石不同折返机制的天然实验室。对落凤坡北部地区的富黝帘石/斜黝帘石榴辉岩和变泥质岩进行的变质相平衡模拟表明,榴辉岩和变泥质岩峰期变质条件为25-34 kbar和580-633?C的中低温超高压变质条件,并都经历顺时针P-T演化轨迹。榴辉岩中... 

【文章页数】:17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地质背景
    2.1 柴达木地块
    2.2 欧龙布鲁克地块
    2.3 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
第三章 柴北缘西段主要岩石单元
    3.1 路线剖面和野外产状特征
    3.2 鱼卡-落凤坡中低温-超高压变质岩石单元
    3.3 拐角梁-双口山弧岩浆-变质杂岩单元
    3.4 小红山-绿梁山高温-超高压变质岩石单元
第四章 鱼卡-落凤坡中低温榴辉岩与高压泥质岩变质演化
    4.1 野外产状与岩相学
    4.2 矿物化学特征
    4.3 变质相平衡模拟
    4.4 锆石与独居石年代学
    4.5 变质演化
第五章 小红山-绿梁山单元高温麻粒岩化榴辉岩与高压泥质麻粒岩变质演化
    5.1 野外产状与岩相学
    5.2 矿物化学特征
    5.3 变质相平衡模拟
    5.4 锆石年代学
    5.5 变质演化
第六章 讨论
    6.1 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复合造山旋回的岩石学和年代学记录
    6.2 鱼卡-落凤坡中低温超高压单元:多岩片混杂的俯冲隧道冷折返?
    6.3 绿梁山高温超高压单元:热折返的块体?
    6.4 柴北缘西段早古生代深俯冲UHP岩石的多路径折返和地球动力学意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测试方法
附表
附录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变质地质学研究中的一些困难问题[J]. 吴春明.  岩石学报. 2018(04)
[2]东昆仑高压变质带榴辉岩和榴闪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动力学背景[J]. 国显正,贾群子,钱兵,弥佳茹,李金超,孔会磊,姚学钢.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7(06)
[3]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变质泥质岩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 高展,张贵宾.  岩石学报. 2017(06)
[4]基性岩高温-超高温变质作用与TTG质岩成因[J]. 魏春景,关晓,董杰.  岩石学报. 2017(05)
[5]西南天山洋壳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的俯冲隧道折返机制[J]. 李继磊,高俊,王信水.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01)
[6]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的新元古代变质作用——来自锡铁山副片麻岩的岩石学及独居石年代学证据[J]. 张聪,刘晓瑜,杨经绥,李鹏,张立飞.  岩石学报. 2016(12)
[7]地壳深部“重力-构造力复合压力状态”研究和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形成深度的测算[J]. 吕古贤,胡宝群,罗毅甜,刘瑞珣,王方正,李勃辉,王宗永.  地学前缘. 2017(02)
[8]东昆仑东段浪木日上游早古生代榴辉岩的发现及其意义[J]. 祁晓鹏,范显刚,杨杰,崔建堂,汪帮耀,范亚洲,杨高学,李真,晁文迪.  地质通报. 2016(11)
[9]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与花岗岩成因-Ⅱ:变质泥质岩高温-超高温变质相平衡与S型花岗岩成因的定量模拟[J]. 魏春景.  岩石学报. 2016(06)
[10]俯冲带中的水迁移[J]. 郑永飞,陈仁旭,徐峥,张少兵.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6(03)

博士论文
[1]柴北缘构造带从中元古代到早古生代构造演化[D]. 任云飞.西北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715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715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c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