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黑龙江省老黑山地区岩浆演化及其含矿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8 17:05
  老黑山地区位于中亚—蒙古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交接复合部位,挟持于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西太平洋板块之间,发育大量中元古代至中生代不同类型的岩浆岩,记录了不同时期的岩浆演化过程。在本研究中,对老黑山地区晋宁晚期、印支晚期、燕山晚期三期主要的岩浆岩开展了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岩相学研究,以及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旨在揭示区域岩浆演化过程,并通过研究岩浆演化过程中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标志,探讨岩浆岩含矿性。最后,通过对比研究典型矿床,佐证岩浆演化及其含矿性研究的正确性。印支晚期侵入岩由中性至酸性演化,由偏铝质向过铝质过渡,属于钙碱性-碱钙性系列,富碱、富钾;燕山晚期侵入岩由中酸性至酸性演化,过铝质,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富碱、富钾。然而,随着岩浆结晶分异演化,两期岩浆均呈现由富Fe向富碱、富Ca向富K演化的总趋势。各期岩浆的稀土分配曲线近于一致,均呈右倾式,都属于轻稀土富集型,指示它们为同源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富集Rb、Ba、U、La、Nd、Zr、Hf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Nd、P、Ti等高场强元素,指示岩浆可能来自富集地幔,在其演化进程中有地壳物质混染作用,具有壳源、壳...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自然地理概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4.1 矿产勘查工作现状
        1.4.2 存在问题
    1.5 论文实物工作量
    1.6 论文主要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岩浆岩
        2.2.1 侵入岩类
        2.2.2 火山岩类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矿产
第3章 老黑山地区岩浆演化及其含矿性
    3.1 岩浆活动期次划分
    3.2 岩石学特征
        3.2.1 晋宁晚期侵入岩
        3.2.2 印支晚期岩浆岩
        3.2.3 燕山晚期岩浆岩
    3.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3.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3.3.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3.3.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3.3.4 稀土微量元素特征参数
    3.4 全岩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3.4.1 印支晚期花岗岩
        3.4.2 燕山晚期花岗岩
    3.5 岩浆演化与含矿性探讨
        3.5.1 岩石方面
        3.5.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方面
第4章 老黑山地区典型矿床特征研究
    4.1 印支晚期典型矿床
        4.1.1 洋灰洞子铜矿床
        4.1.2 九佛沟金矿床
    4.2 燕山晚期典型矿床
        4.2.1 砍椽沟钼铜矿床
    4.3 老黑山地区典型矿床佐证分析
    4.4 金厂与老黑山地区典型矿床对比分析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介



本文编号:3738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738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2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