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板块北缘早二叠世火山岩的构造意义 ————以四子王旗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3-02-10 18:32
古亚洲洋在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期间沿着索伦缝合带最终闭合已得到了广泛的支持。然而,关于其晚期阶段的构造演化过程至今仍然保持着争议。晚古生代火山岩广泛发育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及其中亚造山带东南部。为了约束晚古生代火山岩的成因、构造背景,并解决古亚洲洋晚期阶段的构造演化,论文对晚古生代火山岩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野外地质调查表明苏吉组和大红山组火山岩主要由玄武质安山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和凝灰岩组成。新的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苏吉组和大红山组火山岩分别形成于280-261 Ma和276-267 Ma。苏吉组和大红山组火山岩都属于低K拉斑玄武岩至高K钙碱性玄武岩系列,并且以LREEs,K,Rb和Ba较为富集,Nb,Ta和Ti较为亏损,Eu显著负异常为特点,这与大陆弧型岩浆活动非常相似。为探讨中亚造山带增生于华北板块北缘的演化过程,我们将苏吉组与大红山组火山与中亚造山带出露的大石寨组火山岩(311-274 Ma)进行对比研究,我们认为古亚洲洋可能经历了两个重要的旋回。我们将这两个旋回分别命名为“较老的古亚洲洋”和“较年轻的古亚洲洋”,并提出了研究区晚古生代期间的构造演变过程:...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意义及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3 主要研究方法
1.4 研究进展及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及板块构造单元划分
2.1.1 北部造山带
2.1.2 索伦缝合带
2.1.3 南部造山带
2.1.4 华北克拉通北缘的板缘造山带
2.2 早二叠世火山岩
2.2.1 大石寨组火山岩
2.2.2 苏吉组火山岩
2.2.3 大红山组火山岩
3 样品描述和实验方法
3.1 样本描述
3.2 分析方法
3.2.1 单矿物挑选和制靶
3.2.2 锆石U-Pb同位素测年龄
3.2.3 全岩地球化学
4 实验结果
4.1 LA-ICP-MS法锆石U-Pb年龄测定
4.2 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
4.2.1 早二叠世大红山组火山岩
4.2.2 早二叠世苏吉组火山岩
5 讨论
5.1 华北板块北缘及其增生带晚古生代火山岩的成岩年龄
5.2 华北板块北缘及其增生带晚古生代火山岩的岩石成因
5.2.1 大红山组火山岩的岩石成因
5.2.2 苏吉组火山岩的岩石成因
5.3 构造意义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39696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意义及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3 主要研究方法
1.4 研究进展及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及板块构造单元划分
2.1.1 北部造山带
2.1.2 索伦缝合带
2.1.3 南部造山带
2.1.4 华北克拉通北缘的板缘造山带
2.2 早二叠世火山岩
2.2.1 大石寨组火山岩
2.2.2 苏吉组火山岩
2.2.3 大红山组火山岩
3 样品描述和实验方法
3.1 样本描述
3.2 分析方法
3.2.1 单矿物挑选和制靶
3.2.2 锆石U-Pb同位素测年龄
3.2.3 全岩地球化学
4 实验结果
4.1 LA-ICP-MS法锆石U-Pb年龄测定
4.2 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
4.2.1 早二叠世大红山组火山岩
4.2.2 早二叠世苏吉组火山岩
5 讨论
5.1 华北板块北缘及其增生带晚古生代火山岩的成岩年龄
5.2 华北板块北缘及其增生带晚古生代火山岩的岩石成因
5.2.1 大红山组火山岩的岩石成因
5.2.2 苏吉组火山岩的岩石成因
5.3 构造意义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39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739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