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崤山东部银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
发布时间:2023-03-11 03:49
河南省老里湾银铅锌矿床和中河银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华北克拉通南缘崤山东部浅覆盖区发现的2处大型银多金属矿床。这2个矿床及众多银多金属矿点的发现预示着崤山东部具有巨大的银多金属矿找矿潜力。本论文对老里湾和中河矿床开展了系统的矿物学、流体包裹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研究。老里湾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的工业矿体呈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和脉状产于早白垩世花岗斑岩体内的NW向和NNW向断裂破碎带中,亦有少量的矿体产于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内的断裂中。老里湾矿床的成矿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绢云母+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阶段;重晶石+闪锌矿+方铅矿+银矿物±碳酸盐±石英阶段;闪锌矿+方铅矿+银矿物阶段。老里湾花岗斑岩石英斑晶中主要发育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S型)、富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WL型)及少量的富气两相水溶液包裹体(WG型),属于高温、盐度波动大的H2O-NaCl体系;与矿化关系密切的重晶石中主要发育WL型包裹体,成矿流体属于中温、低盐度的H20-NaCl体系。成矿阶段重晶石中流体的δ18O水值介于5.9‰~8.4‰,δD 值介于-89.7‰~-65.5‰,δ13C 值介于-22.9‰~-12.5‰,表明...
【文章页数】:1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依托项目
1.1.1 选题依据
1.1.2 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1 银多金属矿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
1.2.2 华北克拉通南缘银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1.2.3 崤山东部地区银铅锌矿床勘查与研究简介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和进展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和区域演化简史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岩浆岩
2.5 区域矿产
第三章 老里湾银多金属矿床
3.1 矿区地质特征
3.1.1 地层
3.1.2 构造
3.1.3 侵入岩
3.2 成矿岩体特征
3.2.1 岩体岩相学特征
3.2.2 样品特征与分析方法
3.2.3 分析结果
3.2.4 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
3.3 矿床地质特征
3.3.1 矿体特征
3.3.2 矿石成分和组构
3.3.3 围岩蚀变类型和分带
3.3.4 成矿过程和成矿阶段
3.3.5 矿物地球化学
3.4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3.4.1 样品和测试
3.4.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3.4.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
3.4.4 包裹体成分分析
3.4.5 成矿流体特征和演化
3.5 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
3.5.1 样品和测试
3.5.2 氢-氧-碳同位素
3.5.3 硫同位素
3.5.4 铅同位素
3.5.5 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
第四章 中河银多金属矿床
4.1 矿区地质特征
4.1.1 地层
4.1.2 构造
4.1.3 侵入岩
4.2 成矿岩体特征
4.2.1 岩体岩相学特征
4.2.2 样品特征和分析方法
4.2.3 分析结果
4.2.4 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
4.3 矿床地质特征
4.3.1 矿体特征
4.3.2 矿石成分和组构
4.3.3 围岩蚀变类型
4.3.4 成矿过程和成矿阶段
4.3.5 矿物地球化学
4.5 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
4.5.1 样品和测试
4.5.2 氢-氧同位素
4.5.3 碳-氧同位素
4.5.4 硫同位素
4.5.5 铅同位素
4.5.6 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
第五章 矿床成因类型和成矿模式
5.1 矿床成因类型
5.2 矿质沉淀机制
5.3 矿床成矿模式
第六章 区域成矿规律和成矿潜力评价
6.1 区域成矿规律
6.2 崤山东部地区成矿潜力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759140
【文章页数】:1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依托项目
1.1.1 选题依据
1.1.2 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1 银多金属矿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
1.2.2 华北克拉通南缘银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1.2.3 崤山东部地区银铅锌矿床勘查与研究简介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和进展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和区域演化简史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岩浆岩
2.5 区域矿产
第三章 老里湾银多金属矿床
3.1 矿区地质特征
3.1.1 地层
3.1.2 构造
3.1.3 侵入岩
3.2 成矿岩体特征
3.2.1 岩体岩相学特征
3.2.2 样品特征与分析方法
3.2.3 分析结果
3.2.4 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
3.3 矿床地质特征
3.3.1 矿体特征
3.3.2 矿石成分和组构
3.3.3 围岩蚀变类型和分带
3.3.4 成矿过程和成矿阶段
3.3.5 矿物地球化学
3.4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3.4.1 样品和测试
3.4.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3.4.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
3.4.4 包裹体成分分析
3.4.5 成矿流体特征和演化
3.5 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
3.5.1 样品和测试
3.5.2 氢-氧-碳同位素
3.5.3 硫同位素
3.5.4 铅同位素
3.5.5 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
第四章 中河银多金属矿床
4.1 矿区地质特征
4.1.1 地层
4.1.2 构造
4.1.3 侵入岩
4.2 成矿岩体特征
4.2.1 岩体岩相学特征
4.2.2 样品特征和分析方法
4.2.3 分析结果
4.2.4 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
4.3 矿床地质特征
4.3.1 矿体特征
4.3.2 矿石成分和组构
4.3.3 围岩蚀变类型
4.3.4 成矿过程和成矿阶段
4.3.5 矿物地球化学
4.5 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
4.5.1 样品和测试
4.5.2 氢-氧同位素
4.5.3 碳-氧同位素
4.5.4 硫同位素
4.5.5 铅同位素
4.5.6 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
第五章 矿床成因类型和成矿模式
5.1 矿床成因类型
5.2 矿质沉淀机制
5.3 矿床成矿模式
第六章 区域成矿规律和成矿潜力评价
6.1 区域成矿规律
6.2 崤山东部地区成矿潜力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759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759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