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长白山火山和日本湖相沉积记录的全新世火山灰年代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01 02:55
  火山灰年代学是研究火山灰的地层、年龄、地球化学及其分布范围的一门学科。火山灰年代学利用火山灰等时标志层对分布广泛的地质、古气候和考古记录进行地层关联和精确定年。东亚地区的古环境变化主要受亚洲季风控制,区域内的古气候记录对于我们理解亚洲季风的动力学十分关键。重要的是,东亚是一个火山活跃的地区,因而具有提供数量可观的火山灰标志地层的潜力。结合上述两点,该区域是使用火山灰标志层来同步古气候记录的理想区域。然而,在此之前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区域火山灰地层框架,用以指导未来的记录关联并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的地层关联。本博士学位论文用主、微量元素玻璃地球化学和独立年代学资料,建立了中国东北的长白山近源火山灰和日本久種湖中的远源火山灰的地层关联。发现在长白山天文峰的3层近源火山碎屑单元(C-1,C-2,C-3)都是长白山千年喷发的产物,天文峰剖面并无晚于千年喷发的火山灰堆积。此外,久種湖火山灰与长白山千年喷发火山灰的关联,使得可利用该火山灰的高分辨率冰芯年龄来制约湖泊放射性碳年代学。使用来自久種湖的高分辨率湖相沉积,本研究报道了日本北部第一个全新世显微火山灰地层记录。该记录综合了来自日本、中国/朝鲜、俄...

【文章页数】:21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火山灰年代学的原理
        1.1.2 东亚火山灰年代学研究
        1.1.3 东亚古气候研究
    1.2 区域地质概况
        1.2.1 久種湖
        1.2.2 长白山
    1.3 目的和目标
    1.4 论文大纲
    1.5 工作量
第2章 方法
    2.1 显微火山灰的提取和鉴定
    2.2 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第3章 用火山灰年代学厘定长白山千年喷发
    3.1 引言
    3.2 背景
    3.3 方法
        3.3.1 显微火山灰提取
        3.3.2 电子探针分析(EPMA)
        3.3.3 激光探针分析(LA-ICP-MS)
    3.4 结果
        3.4.1 近源火山灰
        3.4.2 远源火山灰
    3.5 讨论
        3.5.1 近源-远源火山灰关联、来源及其地层学意义
        3.5.2 近源、远源火山灰成分差异及其对岩浆过程的指示意义
        3.5.3 久種湖火山灰年龄模拟
    3.6 小结
第4章 日本北部久種湖的全新世火山灰地层记录
    4.1 引言
    4.2 研究区背景
        4.2.1 礼文岛和久種湖
        4.2.2 久種湖RK12 钻孔
    4.3 方法
        4.3.1 火山灰提取与玻璃地球化学分析
        4.3.2 年代学
    4.4 结果
        4.4.1 地层学和年代学
        4.4.2 玻璃地球化学
    4.5 火山灰关联
        4.5.1 俄罗斯火山灰
        4.5.2 中国/朝鲜火山灰
        4.5.3 日本北部火山灰
        4.5.4 日本南部火山灰
        4.5.5 印尼火山灰
        4.5.6 重复出现的火山灰层
    4.6 年龄模拟
        4.6.1 Ko-g和 Ma-fj的喷发年龄
        4.6.2 改善的RK12 年龄模型
    4.7 整合的RK12 火山灰地层记录及其意义
    4.8 小结
    4.9 补充材料
第5章 跨半球火山灰传播
    5.1 引言
    5.2 区域背景、样品和方法
        5.2.1 远源记录
        5.2.2 近源火山
    5.3 结果和讨论
        5.3.1 地层学和年代学
        5.3.2 玻璃地球化学和火山灰关联
        5.3.3 揭示未知火山喷发记录
        5.3.4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第6章 综合的东亚全新世火山灰地层框架及其在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
    6.1 引言
    6.2 东亚全新世火山灰地层框架
        6.2.1 早全新世火山灰
        6.2.2 中全新世火山灰
        6.2.3 晚全新世火山灰
    6.3 可能的改进和未来的机遇
        6.3.1 具有潜力的火山灰
        6.3.2 东亚火山灰年代学研究的机遇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未来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26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826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c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