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北秦岭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地球化学研究——以松树沟榴闪岩为例

发布时间:2023-10-02 04:31
  秦岭造山带地处我国中央造山带(秦岭-桐柏-大别-苏鲁)西部,是一个复合的造山系,记录了早古生代时期的大陆俯冲和弧陆增生事件以及中生代时期的华南陆块与华北陆块之间的陆陆碰撞事件。该造山系发育有大量奥陶纪和三叠纪时期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是研究汇聚大陆边缘演化、俯冲带物质循环以及壳幔相互作用的理想场所。北秦岭造山带是一个早古生代碰撞造山带,在大陆俯冲和折返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次变质演化过程,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前人业已在北秦岭造山带中识别出了大量超高压变质作用的证据,但是关于北秦岭造山带在早古生代的变质过程和构造演化仍然存在较大争议。有鉴于此,本学位论文选取了北秦岭造山带清油河、寨根、官坡和松树沟四个地区的榴闪岩、斜长角闪岩及其围岩片麻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限定了北秦岭榴闪岩峰期变质时代,进而制约了北秦岭造山带在早古生代时期的构造演化过程。本文对四个地区的榴闪岩、斜长角闪和围岩片麻岩进行了全岩主微量分析研究。榴闪岩含有较高的MgO、Fe2O3、MnO和TiO2含量(MgO=5.48-6.16 wt.%,Fe2O3=15.10-24.22 wt.%,MnO=0.19-0...

【文章页数】:11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板块构造理论和大陆深俯冲
        1.1.2 超高压变质岩原岩
        1.1.3 多期次变质年龄的限定
    1.2 选题依据
        1.2.1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学位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秦岭造山带
    2.2 北秦岭造山带
        2.2.1 宽坪群
        2.2.2 二郎坪群
        2.2.3 秦岭群
        2.2.4 丹凤群
第三章 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
    3.1 岩石薄片、全岩粉末磨制和单矿物分选
    3.2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3.3 矿物包裹体分析
    3.4 CL图像拍摄和XRF元素面扫描
    3.5 矿物主微量元素分析
    3.6 锆石U-Pb定年和微量元素测定
    3.7 单矿物和全岩氧同位素分析
第四章 北秦岭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变质岩
    4.1 引言
    4.2 样品描述
        4.2.1 清油河地区
        4.2.2 寨根地区
        4.2.3 官坡地区
    4.3 全岩地球化学组成
    4.4 松树沟地区
第五章 讨论
    5.1 松树沟榴闪岩变质阶段划分
    5.2 松树沟榴闪岩的原岩
    5.3 松树沟峰期变质时代的限定
    5.4 构造意义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50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850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1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