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双湖卓布卡布吉亥蛇绿岩地质特征及构造意义
发布时间:2024-02-29 18:50
西藏双湖卓布卡布吉亥地区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发现该地区存在蛇绿岩套底部超镁铁质组分,而这一组成部分通常被认为对了解上地幔深部信息具有重要意义。此次主要以野外地质调查为基础,通过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等手段,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该地区出露的岩浆岩进行研究工作,进而探讨该地区岩浆岩的成因及其形成环境。卓布卡布吉亥地区超基性岩发生过较为强烈的蛇纹石化作用,野外根据其颜色和矿物成分的差异曾鉴定为橄榄岩和辉长岩,经镜下鉴定及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后者(辉长岩)也为超基性岩,且蛇纹石化作用强烈,故将该套超基性岩分别命名为蛇纹石化橄榄岩和变质辉石橄榄岩,两类超基性岩均以构造岩片形式近东西向出露在卓布卡布吉亥地区,与周围地层呈断层接触。卓布卡布吉亥地区两类超基性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图具有相似的分布曲线,呈现出类似于“U”型的特征,表现出轻稀土相对富集,中稀土相对亏损,重稀土又相对富集的特点;两组样品的稀土元素总量均明显低于球粒陨石数值(3.292μg/g),表明该地区出露的地幔橄榄岩为亏损程度较强、熔融程度较高的上地幔熔融残余物质。依据Yb-Ti图解对岩石部分...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14768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研究区位置及班-怒带蛇绿岩分布情况图(据周详等,1989;夏斌等,1993;韦振权,2007;刘通,2014等资料修改)
图1-1研究区位置及班-怒带蛇绿岩分布情况图(据周详等,1989;夏斌等,1993;韦振权,2007;刘通,2014等资料修改)1.2.5存在问题该地区蛇绿岩岩石学研究程度较浅、认识上不够统一、岩石地球化学方面相关资料偏少、比较缺乏年代学方面的资料。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地....
图2-1研究区交通位置图
总面积约为435.5km2。研究区地处西藏自治区的西北部,属于西藏那曲地区双湖县管辖范围(图2-1)。区内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燥、寒冷、日照时间长、严重缺氧,平均气温0℃以下,6月-8月气温较高,平均气温12℃,且早晚温差较大。研究区地处藏北高原湖盆区,地势相对起伏不....
图2-2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简图(据刘通,2014修改)
图2-2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简图(据刘通,2014修改)2.2.1研究区地层结合1/25万昂达尔错幅的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和1/5万西藏双湖县多玛地区切改布错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使用的地层划分规则,研究区属滇藏地层大区,根据构造属性及沉积环境和岩石组合类型、生物群面貌的差异,地层分....
图2-4采样点位置示意图(来自GoogleEarth)
本文编号:39147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914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