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东天山唐巴勒-塔斯墩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发布时间:2024-02-29 03:54
  有历史记载以来,东天山地区发生过多次7级左右强震,是天山地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巴勒-塔斯墩断裂是东天山巴里坤盆地NW侧一条晚更新世活动的左旋走滑断裂带,研究其晚第四纪活动特征是认识巴里坤地区强震危险性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文中采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野外地质地貌考察、微地貌测量及古地震探槽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厘定了唐巴勒-塔斯墩断裂的几何展布特征,揭示了断裂的运动性质与活动性,初步获得了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参数。结果表明,断裂为左旋走滑兼具逆冲的运动性质;在芨芨台子村以东断裂发育有地表破裂带,长约50km;芨芨台子村附近断层断错地貌的线性较好,断错T2阶地的垂直位移量约为0.9m,水平位移量为9~11m,T3阶地的垂直位移量约为1.6m,水平位移量为13~20m;在红井子镇及塔什巴斯他乌村以西,断裂在卫星影像上呈直线状展布,断层断错了最新地貌面,其中最小垂直位移量约为0.1m,最大垂直位移量约为2m,水平位移量为1.8~4.3m,断裂的水平位移大于同期的垂直滑动位移。在芨芨台子村附近开挖的探槽表明,断层具有明显的走滑活动特征,根据断层、喷砂冒水现象及地层的切盖关系,探槽共揭示出2次古...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图1巴里坤及周边地区的构造地貌简图

图1巴里坤及周边地区的构造地貌简图

太古代以来,天山地区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大地构造演化过程,基于地球动力学特征可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1)前震旦纪大陆基底及新疆联合古陆形成演化阶段;2)震旦纪—石炭纪新疆古陆块解体、古亚洲洋洋陆转化阶段;3)二叠纪至今亚洲北大陆板内的演化阶段(张良臣等,1985;肖序常等,1991,....


图2唐巴勒-塔斯墩断裂的地貌特征

图2唐巴勒-塔斯墩断裂的地貌特征

由于基岩区第四纪地层不发育,且鲜有相关的地震地质资料,以往的研究认为该断裂属第四纪断裂。通过本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和古地震研究发现,该断裂在基岩区的线性特征明显;在芨芨台子村以东至塔什巴斯他乌一带,断裂走向近EW,断面N倾,倾角为60°~80°,全新世以来有明显的活动迹象,山前的洪....


图3芨芨台子村西侧断裂的卫星影像及位移特征测量(卫星影像来自GoogleEarth)

图3芨芨台子村西侧断裂的卫星影像及位移特征测量(卫星影像来自GoogleEarth)

在芨芨台子附近,断裂在遥感影像上的线性特征明显(图3a),在断裂沿线可见断错冲沟、槽谷地貌、断错不同时期阶地陡坎等现象(图3c—f)。用差分GPS对不同地貌面进行了详细的地形测量,初步划分出4期地貌面,最新地貌面的垂直位移量为0.1~0.87m,水平位移量约为6.5m,最大垂直位....


图4红井子镇西侧断裂的卫星影像及位移特征测量(卫星影像来自GoogleEarth)

图4红井子镇西侧断裂的卫星影像及位移特征测量(卫星影像来自GoogleEarth)

图3芨芨台子村西侧断裂的卫星影像及位移特征测量(卫星影像来自GoogleEarth)在红井子镇以西,断裂在卫星影像上呈直线状展布(图4a),断层断错晚第四纪以来的3期洪积台地(图4a,b)。通过野外考察和测量共获得20条断层陡坎剖面和7条水平位移测线的数据,其中最小的垂直位移....



本文编号:3914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914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b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