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及成岩演化
发布时间:2025-01-08 23:44
为了解川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储层特征及成岩演化过程,通过岩心分析、普通薄片观察、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全岩及黏土衍射分析、高压压汞、氮气和二氧化碳等温吸附等实验分析测试,从页岩TOC含量、镜质体反射率、矿物组成、岩相类型、孔渗特征及微观储集空间结构特征等六个方面对页岩储层进行精细刻画,并具体阐述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及成岩阶段和孔隙演化模式。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发育富黏土页岩岩相和混合页岩岩相,石英和黏土矿物总含量达81.44%,碳酸盐矿物(方解石和白云石)的平均含量为18.56%,见钾长石、斜长石和黄铁矿少量。黏土矿物以伊蒙混层+伊利石+绿泥石为主,不含蒙脱石和高岭石,伊蒙混层比为5%~10%,处于晚成岩阶段。页岩TOC含量为1.5%~3.0%,有机质含量较高,热演化处于过成熟阶段(R_o=2.35%~3.68%)。页岩孔隙度分布范围为0.38%~9.55%,渗透率平均值为0.1163×10-3μm2。结合DFT理论模型,应用统计学方法计算页岩孔隙结构参数可知,微孔和中孔对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孔隙体积和比表面积...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研究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构造演化特征
2.2.1 构造演化史
2.2.2 断层特征
2.3 沉积地层特征
2.3.1 地层发育特征
2.3.2 沉积特征
第3章 页岩储层基本特征
3.1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1.1 有机质类型及丰度
3.1.2 有机质成熟度
3.2 矿物组成特征
3.3 岩相特征
3.4 物性特征
3.5 储集空间结构特征
3.5.1 孔隙类型
3.5.2 全孔径表征孔隙结构特征
第4章 页岩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4.1 压实作用
4.2 胶结作用
4.3 溶蚀作用
4.4 交代作用
4.5 黏土矿物的转化作用
4.6 有机质生烃演化作用
第5章 基于热模拟实验研究页岩有机质生烃演化过程
5.1 实验样品
5.2 实验设计
5.3 实验结果
5.3.1 实验产物分析
5.3.2 模拟页岩样品矿物组成特征
5.3.3 模拟页岩样品孔隙演化
第6章 页岩成岩阶段及成岩演化研究
6.1 成岩阶段的划分依据
6.2 成岩演化与成岩序列
6.2.1 同生成岩阶段
6.2.2 早成岩阶段
6.2.3 中成岩阶段
6.2.4 晚成岩阶段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4024806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研究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构造演化特征
2.2.1 构造演化史
2.2.2 断层特征
2.3 沉积地层特征
2.3.1 地层发育特征
2.3.2 沉积特征
第3章 页岩储层基本特征
3.1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1.1 有机质类型及丰度
3.1.2 有机质成熟度
3.2 矿物组成特征
3.3 岩相特征
3.4 物性特征
3.5 储集空间结构特征
3.5.1 孔隙类型
3.5.2 全孔径表征孔隙结构特征
第4章 页岩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4.1 压实作用
4.2 胶结作用
4.3 溶蚀作用
4.4 交代作用
4.5 黏土矿物的转化作用
4.6 有机质生烃演化作用
第5章 基于热模拟实验研究页岩有机质生烃演化过程
5.1 实验样品
5.2 实验设计
5.3 实验结果
5.3.1 实验产物分析
5.3.2 模拟页岩样品矿物组成特征
5.3.3 模拟页岩样品孔隙演化
第6章 页岩成岩阶段及成岩演化研究
6.1 成岩阶段的划分依据
6.2 成岩演化与成岩序列
6.2.1 同生成岩阶段
6.2.2 早成岩阶段
6.2.3 中成岩阶段
6.2.4 晚成岩阶段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4024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4024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