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辽西地区下地壳的形成与演化 ——中生代火山岩中捕掳晶锆石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制约

发布时间:2025-01-09 04:51
  全球最古老克拉通之一的华北克拉通,其上保留有早期壳幔演化过程的物质记录。然而,华北克拉通中生代时期经历了大规模的破坏,形成了广泛分布的火山岩。其中,在辽西地区出露了两套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兴隆沟组和蓝旗组,前人研究表明这两套地层分别形成于早侏罗纪和晚侏罗纪,其中的火山岩夹层的形成与下地壳物质参与的部分熔融有关。本论文采集的辽西朝阳地区和北票地区兴隆沟组和蓝旗组的安山质火山岩和火山角砾岩样品含有大量早于地层年龄的下地壳捕掳晶锆石。论文重点对这些捕掳晶锆石进行了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锆石的形态学,C1图像特征和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出锆石的核部为岩浆锆石,锆石U-Pb年龄分布存在三个时代,古生代(250~350 Ma)、古元古代(~1.8 Ga)和新太古代末(~2.5 Ga),代表了三个岩浆和变质事件。前两次事件与华北克拉通上地壳古老物质所显示的~2.5 Ga的地壳再造和~1.85 Ga的造山事件相一致。~2.5 Ga锆石和~1.8 Ga锆石的Hf模式年龄(2.6~2.8 Ga和2.2~2.9 Ga)明显老于其岩浆和变质事件年龄,证明华北下地壳存在两期明显的再造事件。同时,辽西地区下地壳生长峰...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华北克拉通
    2.2 辽西地区
    2.3 兴隆沟组和蓝旗组地质概况
第三章 样品信息和实验分析技术
    3.1 样品岩相学观察
    3.2 测试技术和原理介绍
        3.2.1 样品预处理
        3.2.2 U-Pb定年
        3.2.3 O同位素测试
        3.2.4 Hf同位素测试和微量元素测试
第四章 锆石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组成
    4.1 锆石形态和地球化学特征
    4.2 锆石的年代学特征
    4.3 锆石的Hf-O同位素特征
第五章 辽西地区下地壳的形成与演化
    5.1 辽西地区中生代火山岩中的古老锆石
    5.2 辽西地区太古代下地壳改造
        5.2.1 太古代锆石U-Pb年龄的地质意义
        5.2.2 太古代锆石Hf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5.2.3 太古代锆石O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5.3 辽西地区元古代下地壳变质作用
        5.3.1 元古代锆石U-Pb年龄的地质意义
        5.3.2 元古代锆石Hf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5.3.3 元古代锆石O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5.4 辽西地区古生代下地壳的演化
        5.4.1 古生代锆石U-Pb年龄的地质意义
        5.4.2 古生代锆石Hf-O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5.5 中生代锆石的地质意义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4025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4025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c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