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太行山中南部及其邻区寒武系微生物碳酸盐岩主导的生物丘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19 15:20
  华北地台大致从寒武纪第二世的晚期开始接受沉积,超覆在前寒武—寒武纪“巨型不整合面”之上,形成了一套二级海侵背景下的厚层陆表海硅质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序列。这套特别的地层序列在苗岭统和芙蓉统三级层序的高位体系域和强迫型海退体系域,常常集中发育多种多样的由微生物碳酸盐岩主导的生物丘,反映了一种底栖微生物群落(主要是蓝细菌主导的微生物席)在较高能水体中寻求稳定的沉积样式。集中产出的生物丘以较高的碳酸盐生产作用和较慢的侵蚀作用为基本特征与相对海平面下降过程相响应,代表了较为典型的相对海平面下降阶段的沉积记录而不符合经典的层序地层模式,为深入理解寒武系微生物造丘(礁)作用提供了宝贵的实际材料。依据构成生物丘的主要微生物碳酸盐岩类型,研究区寒武系生物丘可具体分为凝块石生物丘、均一石生物丘、叠层石生物丘、迷宫状生物丘和生物丘复合体5类。通常认为华北地台寒武系苗岭统微生物碳酸盐岩主要以凝块石和树形石为特征,而本次研究在苗岭统中发现了迷宫状微生物岩;并在多个剖面发现及确定了均一石,这种缺乏现代可类比实例和在地层记录中也很少被描述的微生物岩,在研究区寒武系中的广泛分布,从而增补和丰富了对华北地台寒武系微生物...

【文章页数】:17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2微生物席(膜)的构成及结构(改自Decho,2011;Reitner,2011;Boutonetal.,2016)

图1-2微生物席(膜)的构成及结构(改自Decho,2011;Reitner,2011;Boutonetal.,2016)

第1章引言(Costertonetetal.,1995;梅冥相,2014);②EPS的黏附性和将细胞自身与其它有机物及/或无机物连接在一起的性能(CharacklisandWilderer,1989;NeuandMarshall,1990);③微生物群落可以在极....


图1-3蓝细菌鞘的钙化作用模型及CCMs机制(改自Riding,2011)

图1-3蓝细菌鞘的钙化作用模型及CCMs机制(改自Riding,2011)

第1章引言出于对可利用的CO2减少的适应,HCO3–被蓝细菌主动搬运到细胞和细胞内,并通过光合作用和碳酸酐酶将其转换为CO2,形成了CO2的浓缩作用机制(CO2ConcentratingMechanisms,CCMs;KahandRiding,2007;图图1....


图1-4来自沉淀物捕集器的方解石晶体(白垩,Whiting),晶体长度为8μm,1992年6月

图1-4来自沉淀物捕集器的方解石晶体(白垩,Whiting),晶体长度为8μm,1992年6月

物捕集器的方解石晶体(白垩,Whiting),晶体长度为8意大利卢加诺湖北部15m水深处(据Riding,2000)生物绝大部分都不具有钙化骨骼而只是鞘(胶鞘石。所以没法像识别珊瑚、有孔虫等那样去识别宽泛地叫做钙化微生物化石(Riding,2000,200,微生物本身一....


图1-5大气CO2含量与微生物碳酸盐岩的组构演化及蓝细菌鞘的出现(改自Riding,2011a)

图1-5大气CO2含量与微生物碳酸盐岩的组构演化及蓝细菌鞘的出现(改自Riding,2011a)

变化假说(RowlandandShapiro,2002)。尽管如此,与“寒武纪生命大爆炸”一样(Cloud,1968),寒武纪第二世末期到奥陶纪早期发生“显生宙早期第一幕蓝细菌钙化作用事件”及“寒武纪底质革命”(CambrianSubstrateRevolution)的....



本文编号:40291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40291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f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