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青海门源6.4级地震前后波速比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2016年青海门源6.4级地震前后波速比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基于青海地震台网2009年1月至2016年4月产出的震相观测报告数据,利用多台和达法和单台法对2016年门源6.4级地震前后震源周边地区波速比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多台和达法计算得到震前一年波速比存在低值变化,但异常不显著;门源单台计算结果发现2014年初至2015年研究区波速比存在低值异常,之后返回平均值,其它台站异常不明显。分析认为:这可能和多台平均将异常减弱以及地震射线路径对震源区的覆盖有关。
【作者单位】: 青海省地震局;
【关键词】: 门源.级地震 波速比 和达法 单台法
【基金】:青海省地震科学基金课题(2015A04)资助
【分类号】:P315.31
【正文快照】: 0引言在地震孕育过程中,孕震区介质的物理性状将产生一系列变化,地震波通过地壳介质时,波速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研究波速变化可以得到地震孕育的震兆信息。中国已有很多学者做了相关研究,冯德益等(1976)系统研究了我国西部强震及中强震前后波速比异常变化,讨论了根据近震直达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林瑛;李艳娥;李芳;李广平;张天中;包淑娴;苏金蓉;;汶川地震前后地震波速比和视速度变化特征的研究[J];地震学报;2011年01期
2 李永华;田小波;吴庆举;曾融生;张瑞青;;青藏高原INDEPTH-Ⅲ剖面地壳厚度与泊松比:地质与地球物理含义[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4期
3 冯德益,郑斯华,盛国英,傅征祥,高世磊,罗瑞铭,李炳灿;我国西部地区一些强震及中强震前后波速异常的初步研究(一)——波速比异常[J];地球物理学报;197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贵;徐嘉隽;许振栋;曹轶;;福建仙游震群波速比变化初步分析[J];华南地震;2016年03期
2 刘文邦;;青海东北部地区地震直达波波速比及视速度测定与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6年02期
3 龚辰;李秋生;叶卓;张洪双;李文辉;贺传松;李英康;;远震P波接收函数揭示的张家口(怀来)—中蒙边境(巴音温多尔)剖面地壳厚度与泊松比[J];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03期
4 张琳琳;高朝军;;新疆天山地区的波速比异常分析[J];中国地震;2016年01期
5 刘明辉;彭朝勇;周银兴;陈阳;李江;王洪体;;芦山震中区上地壳剖面二维波速结构模型反演[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年01期
6 Wang Peng;Zheng Jianchang;Wang Yan;;Research of Source Parameters of the Yutian M_S7. 3 Earthquake in Xinjiang on February 12,2014[J];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2016年01期
7 刘文邦;黄浩;王培玲;;玉树地区波速比和视速度变化特征研究[J];高原地震;2015年S1期
8 李冬圣;蔡玲玲;常亮;王莉蝉;张从珍;;河北赞皇震群波速比变化特征研究[J];华北地震科学;2015年04期
9 Weng Zhaoqiang;Liang Xiangjun;Wu Haoyu;Liu Linfei;Li Li;;Study on V_P/ V_S Variation Behavior in the Shanxi Region by the Wadati Single Station and Multi-earthquake Method[J];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2015年04期
10 刘震;田小波;朱高华;梁晓峰;段耀晖;张洪双;滕吉文;;SsPmp震相地壳探测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15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媛;吴建平;张天中;张东宁;;汶川8.0级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重定位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8年10期
2 李忠权;应丹琳;郭晓玉;李洪奎;王麒翔;尤东华;王雪峰;陈骁;陈敏;;龙门山汶川地震特征及构造运动学初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3 王林瑛;郭永霞;刘芳;蒋长胜;;文安地震前后首都圈分区波速比时变特征[J];地震学报;2008年03期
4 张小涛;吕坚;马广庆;靳玉科;张建国;;九江—瑞昌地震序列的波速比特征研究[J];华北地震科学;2006年04期
5 邹振轩;李金龙;俞铁宏;;应用多台和达法测定温州珊溪水库地区地震的平均波速比[J];地震;2006年04期
6 黎明晓;刘杰;;云南地区地震序列的波速比(V_P/V_S)异常研究[J];地震;2006年01期
7 吴庆举,曾融生,赵文津;喜马拉雅-青藏高原的上地幔倾斜构造与陆-陆碰撞过程[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4年10期
8 李海鸥,姜枚,王有学,张聿文;青藏高原地壳的低速层与部分熔融[J];物探与化探;2004年04期
9 张中杰,滕吉文,杨立强,李英康,S.Klemperer;藏南地壳速度结构与地壳物质东西向“逃逸”——以佩枯错-普莫雍错宽角反射剖面为例[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2年10期
10 邓万明;;西羌塘第三纪钠质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1年S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泰;南京地震台喜庆建台70周年[J];国际地震动态;2003年02期
2 ;我国首个海油平台上的地震台通过验收[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09年01期
3 ;夏县中心地震台掠影[J];山西地震;1989年02期
4 ;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地震局关于调整省属地震台管理体制意见的通知[J];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2013年01期
5 ;怎样预告地震?[J];科学大众;1955年07期
6 林存东,李贵明,卢金峰;国家数字地震台SCOUNIX操作系统的安全维护[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2年05期
7 ;《华南地震》2002年第22卷总目次[J];华南地震;2002年04期
8 郭祥云,王磊;北京地震台地震月报打印软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3年04期
9 施杰锋;一个女子地震台的故事 守望龙滩[J];广西电业;2003年03期
10 鲁娜;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科教部地震研究所所长来疆工作访问[J];内陆地震;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美科学家钻探3500米深寻地震之谜[A];中国突发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优秀成果选编[C];2009年
2 金文臣;;数字地震台电源管理的特点和维护要点[A];山西省地震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刊[C];2005年
3 刘洪瑞;李峰;;蓬勃发展的泰安基准地震台[A];山东地球物理六十年[C];2009年
4 方召盟;;河北省地震电磁观测台网的建设与发展[A];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电磁波专题研讨会摘要集[C];2005年
5 尤少燕;张英凯;赖召安;;东营市防雷与地震评价中心发展历程及现状[A];山东地球物理六十年[C];2009年
6 张玲;;沈阳市苏家屯地震台电磁波的实验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电磁波专题研讨会摘要集[C];2005年
7 赵荣国;;回忆大地震考察[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1999年
8 杨智娴;陈运泰;郑月军;于湘伟;;双差地震定位法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地震精确定位中的应用[A];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纪念李善邦先生百年诞辰[C];2002年
9 杨海祥;张文男;王向阳;王洪峰;;山西夏县中心地震台形变山洞试记分析[A];山西省地震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刊[C];2005年
10 马宝君;;国家数字地震台数据自动备份软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贾宏普 记者 庞超;涿鹿发生4.3级地震[N];河北日报;2014年
2 刘正红;佛山建超大地震台[N];广东建设报;2007年
3 记者 蒋剑平邋通讯员 杨坚 李伟保 刘春玲;新宁数字地震台投入使用[N];湖南日报;2008年
4 吕云祥;地震中的科学随想[N];大众科技报;2008年
5 记者 魏艳;“地震门”:民众等的只是地震吗?[N];科学导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何菁;镇江与地震[N];镇江日报;2010年
7 蔡晨晖 林晓玲;地震,我们如何科学应对?[N];湄洲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陈颖;“十二五”我省新建地震前兆台网[N];贵阳日报;2011年
9 记者 王旭东;地震各项数据半小时内测出[N];绍兴日报;2012年
10 记者 王媛;市区将建地震台[N];哈尔滨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微;随钻地震信号检测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年
2 徐江;茂县羊坪滑坡“5·12”地震触发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晋琅;地震前驱波的检测及其特征提取与分类[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2016年青海门源6.4级地震前后波速比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4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494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