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西准噶尔达尔布特构造—岩浆带岩浆与成矿作用探讨

发布时间:2017-07-01 17:14

  本文关键词:西准噶尔达尔布特构造—岩浆带岩浆与成矿作用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达尔布特晚古生代构造带岩浆作用多期次多类型多成因,成矿条件优越,已有包古图、别鲁阿嘎希、哈图及新近发现的宏远和吐克吐克等Au-Cu-Mo矿床(点)。然而,对于区内已有的以及新发现的矿床(点)而言,前人对其岩浆作用成矿专属性以及成矿物质来源等研究极为薄弱,目前尚无法利用已有的研究资料对区域已发现的矿床(点)予以很好的解释并进行指导找矿,也无法将区域内的各类小岩体与同一构造带上如包古图等含矿斑岩体进行成矿对比,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西准噶尔南部地区Au、Cu、Mo矿找矿工作的发展。因此,不论是对该区已发现的Au-Cu-Mo矿床(点)的研究,还是对该区未见明显矿化的中酸性小岩体进行研究,均是区域成矿连接对比新的切入点。本文以西准噶尔南部的达尔布特构造—岩浆岩带内出露的中酸性侵入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岩石学、岩相学、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等研究,探讨其成矿专属性,取得主要认识如下:1.以庙尔沟、阿克巴斯陶、铁厂沟等为代表的大岩基,岩性主要为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成岩时代主体为308~296 Ma,且多为碱性系列A2型花岗岩,形成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短暂的造山晚期伸展构造体系,它们有可能为区域Cu、Au的二次迁移、富集提供热源,但自身无较大成矿潜力。2.以包古图、别鲁阿嘎希等为代表的小岩体,岩性主要以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等为主,成岩时代主要为310~320 Ma,多为钙碱性系列I型花岗岩,少数岩体在侵位过程中发生过强烈的壳幔岩浆混合作用,个别岩体具有埃达克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具有良好的Cu-Au矿化,形成于对成矿极为有利的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岛弧环境。3.区域内的岩浆混合花岗岩(布尔克斯台、塔斯阔腊岩体与夏尔莆岩体进行对比)、埃达克岩(都伦河东岩体与包古图一带小岩体进行对比)和部分碱性系列花岗岩基(阿克巴斯陶与红山岩体进行对比)在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含矿性等方面均具有极好的可对比性,我们认为区内最初的Au-Cu-Mo成矿带并非前人认为的NE-SW向或是达尔布特等NE向断裂带控矿,而应该是近E-W向先成矿(达尔布特等NE向断裂后期改造甚至破坏了已有矿体),后期遭受达尔布特等NE-SW向断裂构造左行剪切走滑导致了现如今的分布格局。同时也表明达尔布特断裂是在阿克巴斯陶与红山岩体侵位之后(~305 Ma)才形成的,即断裂形成时间不早于晚石炭世晚期。4.研究区主要成矿作用具有“三带三类三期”的规律:北带为岩浆热液型Au矿(~318Ma);中带为斑岩型Mo矿(~296 Ma);南带为埃达克岩型及与岩浆混合作用有关的Cu-Au矿(~313 Ma)。综合以上认识可知,都伦河东岩体可与包古图对比(埃达克岩),布尔克斯台、塔斯阔腊岩体可与夏尔莆岩体(吐克吐克Cu-Mo矿)对比(岩浆混合),别鲁阿嘎希Au成矿带可一直延伸到萨尔托海至更往东的方向,分别是寻找与埃达克岩、与岩浆混合作用有关的Cu-Au矿,以及构造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Au矿的有利地段,是本次研究提供的重要找矿靶区。
【关键词】:构造—岩浆带 Au-Cu-Mo 成矿专属性 达尔布特 西准噶尔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1;P588.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10-12
  • 1.1.1 选题依据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拟解决的问题13-15
  • 1.4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15-16
  • 1.5 论文相关工作量16-17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17-26
  • 2.1 区域地质概况17-21
  • 2.1.1 地层17-18
  • 2.1.2 岩浆岩18-19
  • 2.1.3 蛇绿混杂岩19-20
  • 2.1.4 构造20-21
  • 2.2 区域矿产概况21-22
  • 2.3 研究区典型矿床(点)特征22-25
  • 2.3.1 包古图Cu矿22
  • 2.3.2 哈图Au矿22-23
  • 2.3.3 别鲁阿嘎希Au矿23
  • 2.3.4 吐克吐克Cu-Mo矿23-24
  • 2.3.5 宏远Mo-Cu矿24-25
  • 2.4 区域主要地质矿产问题25-26
  • 第三章 达尔布特构造-岩浆带侵入岩地质特征26-56
  • 3.1 典型岩体岩石学特征27-33
  • 3.1.1 库什库都克岩体27-28
  • 3.1.2 塔斯阔腊岩体28-29
  • 3.1.3 布尔克斯台岩体29-31
  • 3.1.4 都伦河东岩体31-33
  • 3.2 典型岩体同位素年代学33-38
  • 3.2.1 库什库都克岩体34-35
  • 3.2.2 塔斯阔腊岩体35-36
  • 3.2.3 布尔克斯台岩体36-37
  • 3.2.4 都伦河东岩体37-38
  • 3.3 典型岩体地球化学特征38-56
  • 3.3.1 库什库都克岩体44-46
  • 3.3.2 塔斯阔腊岩体46-47
  • 3.3.3 布尔克斯台岩体47-48
  • 3.3.4 都伦河东岩体48-56
  • 第四章 达尔布特构造—岩浆带岩浆作用与成矿规律初探56-63
  • 4.1 岩浆作用与成矿专属性探讨58-61
  • 4.2 NE-SW向断裂带改造原有矿体61-63
  • 第五章 结论及主要认识63-64
  • 参考文献64-7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70-71
  • 致谢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丰浩;李永军;王冉;纪征宝;程万里;郭鑫;;西准噶尔托里县都伦河东岩体埃达克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矿物岩石;2015年04期

2 晁文迪;李永军;王冉;康磊;任文琴;;西准噶尔托里县布尔克斯台岩体岩浆混合成因的确认及其地质意义[J];西北地质;2015年03期

3 姜芸;肖龙;周佩;王国灿;;新疆西准噶尔红山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对下地壳性质的启示[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年07期

4 段丰浩;李永军;王冉;张胜龙;纪征宝;;西准噶尔都伦河东岩体镁铁质微粒包体的发现及成因探讨[J];西北地质;2015年02期

5 陈宣华;聂兰仕;丁伟翠;王学求;王志宏;叶宝莹;;西准噶尔走滑断裂系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成矿意义[J];岩石学报;2015年02期

6 魏永明;蔺启忠;肖磉;陈玉;王钦军;刘庆杰;魏显虎;;新疆西准噶尔地区不同尺度地质构造的遥感标识特征及找矿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5年01期

7 杨龙彬;张胜业;雷胜兰;张玲玲;鲁杏;程怀蒙;杜振华;刘文才;;西准噶尔包古图地区岩体三维电性及深部结构特征[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8 高睿;肖龙;王国灿;贺新星;杨刚;鄢圣武;;西准噶尔晚古生代岩浆活动和构造背景[J];岩石学报;2013年10期

9 向坤鹏;李永军;徐磊;张宏伟;佟丽莉;;西准噶尔包古图-哈图地区“太勒古拉组”使用商榷[J];新疆地质;2013年03期

10 张旗;冉v,

本文编号:506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506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3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