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北部岩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本文关键词:毕节市北部岩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岩溶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氢氧同位素 贵州省毕节市
【摘要】:我国西南地区赋存丰富的岩溶水资源,这些水资源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以贵州省毕节市北部海子街镇及其邻区岩溶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常规水化学组分和氢氧同位素,确定研究区岩溶水的补给特征,识别岩溶水主要组分的物质来源和判断发生的水岩相互作用过程。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型、HCO_3·SO_4—Ca型和HCO_3—Ca·Mg型。阴离子以HCO_3~-和SO_4~(2-)为主,而阳离子以Ca~(2+)和Mg~(2+)为主,部分水样N_3O~-和SO2-4含量偏高。氢氧同位素分析显示,研究区地下水以当地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补给入渗的大气降水与碳酸盐岩、石膏和盐岩矿物发生反应致使岩溶水化学组分以HCO-3、SO_4~(2-)、Ca~(2+)和Mg~(2+)为主,而生活污水、农业药物和采矿活动导致地下水中NO_3~-和SO_4~(2-)含量增加。相应成果可为当地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关键词】: 岩溶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氢氧同位素 贵州省毕节市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3052500,12120114030301)
【分类号】:P641.3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岩溶地下水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岩溶地质条件,岩溶发育特征、岩溶地貌等方面[1~5]。此外,部分城镇、集中供水区域也开展了少量有关岩溶地下水水质演化、水化学组分来源、迁移、转化等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工作,且主要聚焦于岩溶大泉、泉域集中区的研究[6~9]。然而,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万利勤;徐慧珍;殷秀兰;李文鹏;王庆兵;段秀铭;高赞东;;济南岩溶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扬;吕华;;泰安大汶口盆地地下水化学特征分析[J];矿冶;2011年01期
2 孟庆斌;邢立亭;滕朝霞;;济南泉域“三水”转化与泉水恢复关系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5期
3 万利勤;徐慧珍;殷秀兰;李文鹏;王庆兵;段秀铭;高赞东;;济南西郊水源地和市区泉群的水质变化[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万利勤;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的示踪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扬;基于济南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泉水地下水流场实验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2 宋苏林;济南市中心城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泉流量模拟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刘莉;济南泉域岩溶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指示作用研究[D];济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慧珍;段秀铭;高赞东;王庆兵;李文鹏;殷秀兰;;济南泉域排泄区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雪荣;广西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素描图选登[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79年06期
2 郭纯青;论中国北方“岩溶地下水系统”的基本内涵及资源产生的物质基础[J];中国岩溶;1990年02期
3 刘金荣,梁耀成;桂林岩溶地下水~(14)C年龄测定结果及分析[J];中国岩溶;2003年04期
4 康银昌;柳林泉岩溶地下水监测分析[J];地下水;2004年01期
5 韩志文,蒙格平;北京市大兴区岩溶地下水水位变化趋势分析[J];北京水利;2004年06期
6 王真奉,华解明;邯郸西部岩溶地下水集中式开采对水环境的影响[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顾尚义;鄢贵权;;贵州岩溶地下水库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贵州科学;2006年01期
8 陈拴清;;柳林泉岩溶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J];地下水;2006年04期
9 周东来;;徐州市岩溶地下水运移规律的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6年04期
10 查学芳;吴攀;朱立军;丁坚平;;贵阳市岩溶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与对策[J];环保科技;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行瑞;;山西省晋城市岩溶地下水新水源地综合调查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九五”科技成果汇编[C];2001年
2 杨世松;程伯禹;;鄂西南岩溶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及其开发利用[A];西部水利水电开发与岩溶水文地质论文选集[C];2004年
3 韩行瑞;;昔阳岩溶地下水域的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所刊(第1号)[C];1985年
4 张发旺;;淄博盆地岩溶地下水系统的分析[A];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文集(5)[C];1989年
5 李建宁;廉辉民;马汉田;;鄂尔多斯盆地岩溶地下水同位素特征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许贵森;哈承佑;王怀颖;王瑞久;;山西太原西山裂隙岩溶地下水系统[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10)[C];1987年
7 何守阳;朱立军;沈峥;;贵阳市浅层岩溶地下水溶解性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赵永旗;乔光建;;邢台百泉岩溶地下水系统特征分析与合理开发利用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雷明信;徐强;;某铀矿床岩溶地下水防治方法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册)[C];2009年
10 卢耀如;;中国西南地区岩溶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A];喀斯特与环境地学——卢耀如院士80华诞祝寿论文选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通讯员 李锋 记者 丁贤飞;淮北规范岩溶地下水开采[N];安徽日报;2010年
2 记者 段金平;中标首都自来水应急工程[N];中国矿业报;2005年
3 牟仁君;利川将开发岩溶地下水[N];中国矿业报;2011年
4 记者 段金平;应急水源工程将解京城之渴[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5 记者 段金平;应急水源工程将解京城之渴[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6 记者 田雪莲;科学开发岩溶地下水造福百姓[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王琴 本报记者 何毓敏;为1300万人建座岩溶地下水库[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齐跃明;矿区岩溶地下水动态的随机模拟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2 李世君;北京张坊岩溶地下水库特征及调蓄能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万利勤;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的示踪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伟;岩溶地下水系统调蓄功能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2 范高功;岩溶地下水系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7年
3 杨少勇;棋盘井地区岩溶地下水及其开发利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张苏平;矿物—水—微生物相互作用对岩溶地下水的影响[D];贵州大学;2007年
5 路洪海;后寨河流域岩溶地下水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吴义锋;济南市岩溶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7 段先前;贵阳大干沟地区岩溶地下水渗漏污染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8 王宇;焦作市西部工业集聚区北部企业排污对岩溶地下水的影响[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9 安瑞瑞;正明煤矿开采对岩溶地下水环境影响数值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10 李靖;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岩溶地下水保护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15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515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