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地震裂缝预测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地震裂缝预测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准噶尔盆地 玛湖凹陷 微小断裂识别 各向异性分析 裂缝预测
【摘要】: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裂缝性油气藏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特别是在致密砂岩、火成岩及碳酸盐岩中,对裂缝性储层的预测更是至关重要。利用地震数据开展裂缝预测的方法很多,但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油气资源丰富,是新疆油田近期规模增储的重点勘探领域。本次研究的玛湖1井区先导性试验三维工区主要位于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岩性以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且砂体广泛分布,勘探潜力巨大。但研究区油藏控制因素复杂,成藏主控因素不清,如何有效落实玛湖1井油藏及规模成为该区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通过在玛湖1井先导试验区展开构造特征分析及优质储层预测,明确了研究区的断裂展布特征及砂体发育情况。同时为了挖掘地震资料对裂缝的识别精度和可靠程度,调研了现有利用地震数据预测裂缝的各种叠前、叠后裂缝预测技术的方法原理,并有针对性的在研究区开展了测试和对比分析,明确了玛湖1井油藏为构造背景下的岩性油气藏,裂缝的发育是控制油井高产的主要因素。同时结合构造、储层及裂缝发育情况,为油田提供了钻探部署建议。并首次在准噶尔盆地碎屑岩地区形成了叠前-叠后裂缝预测技术系列。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 玛湖凹陷 微小断裂识别 各向异性分析 裂缝预测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P631.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1章 绪论6-10
- 1.1 课题来源6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6-7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7-8
- 1.4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8-9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9-10
- 第2章 地震解释研究成果10-23
- 2.1 工区位置10-11
- 2.2 油气勘探现状11-12
- 2.3 构造特征12-14
- 2.4 层序地层对比研究14-20
- 2.5 优质储层预测20-23
- 第3章 叠后裂缝表征技术原理及应用23-38
- 3.1 传统地震属性分析方法原理23-24
- 3.2 曲率体分析技术原理24-26
- 3.3 分方位数据融合分析技术原理26-30
- 3.4 叠后输入数据评价30-34
- 3.5 叠后裂缝预测结果综合分析34-38
- 第4章 叠前裂缝表征技术原理及应用38-53
- 4.1 叠前裂缝表征的基本原理38-41
- 4.2 叠前输入数据(OVT道集)分析评价41-43
- 4.3 AVAZ正演模拟43-45
- 4.4 构造应力场分析45-46
- 4.5 P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技术及应用46-50
- 4.6 基于横波阻抗的裂缝检测技术及应用50-53
- 第5章 有利区综合评价及部署建议53-56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56-57
- 致谢57-58
- 参考文献58-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薇;阎建国;周洪生;;地震玫瑰图分析在裂缝预测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2期
2 高海娟;;浅谈井间裂缝预测中分形技术的运用[J];科技与企业;2012年16期
3 何光明,高如曾;分形理论在裂缝预测中的尝试[J];石油物探;1993年02期
4 韩波;贾红义;李国栋;孙金磊;;基于三维构造恢复技术的特殊岩性体裂缝预测方法——以惠民凹陷商541井区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3年06期
5 赵永斌;;裂缝预测技术在欧51区块火成岩油气藏综合评价研究中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5期
6 马波;冉崎;王兵;;充西地区须四段裂缝预测[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6年03期
7 曹润荣;刘宗彦;;面曲率法-趋势面拟合法在裂缝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08年03期
8 王连山;王彦春;钟德盈;詹美萍;陈军;;裂缝预测技术在砾岩体气藏评价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年04期
9 冯振东;米华英;肖坤;;合成声波测井法在裂缝预测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张梦琳;唐胜;庞井蛟;梁琳;;蚂蚁追踪技术在哈山西地区裂缝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闫相祯;;基于多井约束优化方法的地应力场反演与裂缝预测技术[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高如曾;何光明;;分形理论在裂缝预测中的尝试[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3 徐振旺;安勇;支玲;文阳;秦默;;纵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技术研究及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专题论文集[C];2013年
4 王飞;程礼军;刘俊峰;谢庆明;黄帅;黄振华;张莺莺;;叠后地震属性在页岩裂缝预测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八专题论文集[C];2013年
5 童亨茂;;三维地震资料在古应力场反演和裂缝预测中的应用——以富台潜山为例[A];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明泉 郭望;裂缝预测:缚住“气龙”出深层[N];中国石化报;2007年
2 ;中国石油2011年石油十大科技进展[N];中国石油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涛;低渗透油藏储层裂缝预测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超;叠后多属性裂缝预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相文;基于5D地震数据的裂缝预测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杨锋;川西新场须五段裂缝预测[D];长江大学;2016年
4 赵小辉;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地震裂缝预测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5 李启飞;基于构造曲率的库姆组裂缝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晓通;霸县凹陷地区潜山叠后多属性裂缝预测[D];长江大学;2014年
7 苏培东;贵州赤水地区二、三叠系储层构造解析及裂缝预测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8 张艳云;储层裂缝预测技术在齐家古地区中的应用研究[D];长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20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520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