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对岩溶作用碳汇的影响研究综述
本文关键词:土地利用对岩溶作用碳汇的影响研究综述
【摘要】:耦合水生光合作用的岩溶作用碳汇新模式的提出使得碳酸盐岩的风化过程成为寻找"陆地剩余碳汇"(residual land sink)的新方向。传统意义上,碳酸盐岩风化在全球碳循环模型中被认为是未快速响应地表环境变化的地质过程,然而最新一系列研究表明人类土地利用显著改变了这一地质循环过程。文章总结了岩溶作用碳汇对不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具体响应,并对其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影响岩溶作用碳循环过程主要源自土壤CO_2浓度和径流量变化以及外源酸(硝酸和硫酸)的介入。证据显示在土地利用对岩溶作用碳汇的调控中土壤CO_2浓度与径流量是复杂且相互制约的两个机制,人类活动产生的外源酸干扰在不同层面上的影响也不同。由于地表水生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内源有机碳(AOC)的巨大稳碳能力(水生碳泵效应)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没有与碳酸盐岩风化过程相联系,因而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过程和机理是岩溶碳循环研究的最新方向。基于土地利用调控碳酸盐岩风化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综合考虑岩溶作用产生的DIC(溶解无机碳)与AOC在不同土地利用情况下的相互关系以及定量分析各环境因素的具体效应成为了合理制定人为土地利用调控策略的必要前提,也是岩溶作用碳汇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岩溶作用 碳循环 水生碳泵效应 土地利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321,41172331)
【分类号】:P642.25;X171
【正文快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岩溶作用与碳循环国际学术会议在桂召开[J];热带地理;1997年02期
2 ;“岩溶作用与碳循环”国际研讨会第一号通知[J];中国岩溶;1998年02期
3 陶于祥,潘根兴,孙玉华,滕永忠,韩富顺;土壤有机碳地球化学及其与岩溶作用的关系──以桂林丫吉村岩溶试验场为例[J];火山地质与矿产;1998年01期
4 何碧竹;焦存礼;贾斌峰;汪功怀;;塔里木盆地塔中西部地区奥陶系岩溶作用及对油气储层的制约[J];地球学报;2009年03期
5 马艳平;陈松;;从岩溶作用看灵璧石的形成和分布[J];宿州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刘立钧,李佑威,朱康任,王志成;湘南中生代和第三纪岩溶作用分期[J];中国岩溶;1985年04期
7 施和生,王冠龙;豫西地区岩溶作用在铝土矿成矿中的意义[J];中国岩溶;1989年01期
8 袁道先;“岩溶作用与碳循环”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5期
9 潘根兴,曹建华;表层带岩溶作用:以土壤为媒介的地球表层生态系统过程——以桂林峰丛洼地岩溶系统为例[J];中国岩溶;1999年04期
10 连宾;袁道先;刘再华;;岩溶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对岩溶作用影响的认识[J];科学通报;2011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加恩;康占军;梁河;胡艳华;谢少娟;;浙江省灰岩固碳能力初步研究[A];“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专辑[C];2010年
2 陈景山;李凌;赵永刚;;岩溶作用在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演化中的意义[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田雪莲 特约记者 司徒瑜;地科院“十一五”创新研究亮点突出[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忠诚;峰丛石山的岩溶作用及生态环境元素迁移典型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冬银;典型岩溶山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岩溶作用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8年
2 廖文娥;基于GIS的农业活动和城市化影响下西南地区岩溶作用碳汇通量估算[D];西南大学;2013年
3 张兴波;农业活动影响下的岩溶作用及碳汇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20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520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