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塔中地区鹰山组溶洞型储层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发布时间:2017-07-08 19:23

  本文关键词:塔中地区鹰山组溶洞型储层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溶洞型储层 充填样式 鹰山组 塔中地区


【摘要】:溶洞型储层是塔中地区鹰山组岩溶体系中最易识别和发现的储层类型之一,为探讨表生溶洞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根据塔中地区鹰山组表生溶洞的野外露头、钻井、地震、岩性、测井响应等特征,对成像测井资料进行精细刻画,分析鹰山组溶洞类型和溶洞充填样式。结果表明:塔中地区鹰山组溶洞受岩性、岩溶古地貌、裂缝及埋藏改造等因素控制,形成复杂的岩溶体系,溶洞型储层可分为潜流带溶洞、渗流带溶洞和落水洞等3种,包括单旋回充填型、以角砾为主的两段式充填型、泥少砾多的充填样式及多段式复合充填型等。溶洞作为岩溶体系最重要的识别标志和组成部分,研究其类型划分及充填样式对于进一步分析鹰山组岩溶体系的成因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中海油研究总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关键词】溶洞型储层 充填样式 鹰山组 塔中地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30422)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院,北京100083)0引言从世界范围内看,蕴藏在碳酸盐岩油气藏中的油气资源占总资源的60%以上,与岩溶相关油气储层构成碳酸盐岩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1-2]。碳酸盐岩油气储层中超过40%的可采储量与不整合相关的岩溶作用有关[3-6]。在岩溶体系研究中,最受关注的是表生洞穴。20世纪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照星;曹自成;汪新文;沙旭光;;塔里木盆地古城墟隆起鹰山组内幕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J];岩性油气藏;2013年04期

2 华晓莉;罗春树;吕修祥;于红枫;王祥;张金辉;孙希家;华侨;;塔中北斜坡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高阻层分布特征及其意义[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年03期

3 乔桂林;钱一雄;曹自成;岳勇;张永东;杨忠亮;;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鹰山组储层特征及岩溶模式[J];石油实验地质;2014年04期

4 郑剑;林新;王振宇;屈海州;杨飞;;塔中北斜坡地区奥陶系鹰山组储层差异性分析[J];岩性油气藏;2012年05期

5 王成林;邬光辉;崔文娟;唐子军;周波;屈泰来;高力;;塔里木盆地奥陶系鹰山组台内滩的特征与分布[J];沉积学报;2011年06期

6 刘伟;张兴阳;顾家裕;;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西部中下奥陶统鹰山组沉积环境研究[J];沉积学报;2009年03期

7 吉云刚;韩剑发;张正红;王俊友;苏劲;王宇;张敏;;塔里木盆地塔中北斜坡奥陶系鹰山组深部优质岩溶储层的形成与分布[J];地质学报;2012年07期

8 熊剑飞;余腾孝;曹自成;成俊峰;岳勇;武涛;徐勤琪;胡梅;;塔里木盆地奥陶系“鹰山组”的解体及中下统界线的划分[J];地层学杂志;2013年03期

9 孙崇浩;杨海军;潘文庆;王振宇;于红枫;潘杨勇;;塔中地区奥陶系鹰山组精细划分[J];新疆石油地质;2012年01期

10 黄胜强;陈兵;;于奇西地区奥陶系中下统鹰山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秦伟强;托甫台奥陶系鹰山组勘探获突破[N];中国石化报;2011年

2 秦伟强;塔中中12CX井测试见产[N];中国石化报;2011年

3 记者 高向东 通讯员 张海祖;三维“春雷”唤醒塔中沉睡油藏[N];中国石油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晓宇;玉北地区鹰山组岩溶型储层地质—地震综合预测技术及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坤;塔中奥陶系储层特征与流体流动特征[D];长江大学;2015年

2 郁文谊;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奥陶系鹰山组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王亚娟;塔中地区中古5-7井区中下奥陶统鹰山组储层特征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4 房柳杉;塔中Ⅱ区奥陶系鹰山组储层地震地质解译[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5 朱玺;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鹰山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6 刘亿;巴楚隆起鹰山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7 蔡俊杰;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中下奥陶统鹰山组顶面构造演化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8 周刚;塔里木盆地西克尔地区中奥陶统鹰山组上段生物礁储层沉积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9 白晓亮;塔中地区鹰山组岩溶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10 尤东华;塔里木盆地卡1区块三维区T_7~4界面加里东中期Ⅰ幕剥蚀量恢复与岩溶储层分布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35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535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5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