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浅水域各向异性地层中的瞬变电磁响应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08 19:21

  本文关键词:浅水域各向异性地层中的瞬变电磁响应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 瞬变电磁法 各向异性 格林函数 数字滤波法


【摘要】:浅水域瞬变电磁法对于高阻薄层油气藏的分辨率高,能够有效分离空气波与海底地层响应,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研究一维层状地层的电阻率各向异性对浅水域瞬变电磁响应的影响:首先采用TM波和TE波分解,结合传输线理论和并矢Green函数理论得到频率域电磁响应;然后采用正余弦数字滤波算法得到一维各向异性地层中海洋瞬变电磁响应,并与开源软件Dipole 1D对比验证算法的正确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浅海域瞬变电磁法沿测线方向的电场对油气藏的纵向电阻率敏感,对横向电阻率不敏感,对油气藏上方覆盖层的纵向电阻率和横向电阻率都敏感;(2)浅水域脉冲响应曲线能明显分辨空气波响应和地层响应,阶跃响应能观测到明显异常,但不能分辨空气波响应和地层响应;在中等深度水域,脉冲响应曲线中空气波响应与地层响应信号重叠在一起,不可分辨,但脉冲响应和阶跃响应都能观测到明显的高阻异常;(3)在上覆盖层较薄时,电场响应曲线能够观测到明显的高阻异常,随着上覆盖层厚度增加,信号衰减,异常逐渐减小;在上覆盖层中等厚度时,油气层厚度减小,异常响应减小,但油气藏厚度较小时,依然能够观测到明显异常;(4)油气层与基岩的距离较小时,基岩存在会明显减弱油气藏的异常响应;油气层与基岩距离增大到1000m后,即使基岩电阻率较大,对异常响应曲线的影响也非常微弱,在模型计算中可忽略。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关键词】海洋可控源电磁法 瞬变电磁法 各向异性 格林函数 数字滤波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4108,41304114)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332100150023) 中央高校基金项目(310826151055)联合资助
【分类号】:P631.325
【正文快照】: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126号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710054。Email:zhoujm@chd.edu.cn本项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4108,41304114)、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332100150023)和中央高校基金项目(310826151055)联合资助。周建美,李貅,戚志鹏.浅水域各向异性地层中的瞬变电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实,李创社,张彦鹏,张鹏飞,宋建平;工程勘探瞬变电磁仪关键技术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1年01期

2 谭国贞;付志红;周雒维;罗强;;瞬变电磁发射机控制系统设计[J];电测与仪表;2006年03期

3 张根良;;瞬变电磁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J];河北煤炭;2007年04期

4 李亚南;张小路;;瞬变电磁信号的分形特征及其应用[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孙吉益;;瞬变电磁技术在邢台矿井下应用效果[J];河北煤炭;2008年02期

6 高级;崔若飞;刘伍;;矿井瞬变电磁数据处理解释及显示技术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8年07期

7 王学振;;降低铁路对瞬变电磁探测干扰的试验[J];中州煤炭;2009年08期

8 赵立松;;瞬变电磁技术在含水地质体探测中的应用[J];河北煤炭;2011年04期

9 姚小帅;申青春;杨培;郝会安;伊晓子;;瞬变电磁技术在井下水文孔选址中的应用[J];中州煤炭;2012年06期

10 顾义东;;矿用瞬变电磁仪[J];工矿自动化;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志鹏;李貅;;瞬变电磁脉冲压缩技术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貅;戚志鹏;刘银爱;汝亮;吴琼;马炳镇;;航空瞬变电磁合成孔径快速成像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郭文波;李貅;薛国强;刘银爱;;瞬变电磁相关合成技术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史渊;肖恒训;;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在煤矿水患探测中的应用[A];创新推动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和安全健康发展——2010年湘赣皖闽苏等多省(市)煤炭学会学术交流暨湖南省煤炭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苏茂鑫;李术才;李貅;张庆松;薛翊国;邱道宏;;瞬变电磁三维成像技术在地质预报中的应用[A];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09年

6 陈卫营;薛国强;李海;周楠楠;闫述;李梅芳;;电性源瞬变电磁近场区响应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孙怀凤;李术才;李貅;戚志鹏;苏茂鑫;薛翊国;;隧道瞬变电磁三维探测[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丁世荣;;地下阶跃磁偶极源激发下球形地质体的瞬变电磁响应[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林君;于生宝;嵇艳鞠;王忠;李慧;王艳;;瞬变电磁探测系统研究的新进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杜木民;李玉宝;;井下瞬变电磁探水技术初探[A];河北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总局物探院完成三个瞬变电磁勘探项目[N];中煤地质报;2010年

2 文物;保水采煤,,鱼与熊掌兼得[N];中国煤炭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曙东;直升机瞬变电磁系统响应计算与地回线标定[D];吉林大学;2012年

2 梁庆华;矿井全空间小线圈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李琳琳;半航空瞬变电磁发射机关键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周逢道;海洋瞬变电磁探测发射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戚志鹏;瞬变电磁三维合成孔径延拓成像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6 万玲;地下水磁共振与瞬变电磁联合反演方法及探测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谭代明;隧道超前探水全空间瞬变电磁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8 嵇艳鞠;浅层高分辨率全程瞬变电磁系统中全程二次场提取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姜志海;巷道掘进工作面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机理与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10 胡雄武;巷道前方含水体的瞬变电磁响应及探测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磊;考虑激电效应的瞬变电磁三维正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刘二萌;瞬变电磁时域有限差分正演模拟[D];长安大学;2015年

3 姚伟华;瞬变电磁法矢量有限元三维正演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梁建刚;瞬变电磁勘察煤田采空区的可行性分析[D];中南大学;2009年

5 刘向红;本安型瞬变电磁仪及其探测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6 李保凯;便携式瞬变电磁接收机的研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张迅;分布式瞬变电磁接收机的研制[D];吉林大学;2010年

8 汝亮;瞬变电磁多用途处理解释系统研制[D];长安大学;2010年

9 李斌;瞬变电磁软件设计与开发实现[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10 梁盛军;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在煤矿井下应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359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5359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7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