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体沉陷中埋地管道与管周土的相互作用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土体沉陷中埋地管道与管周土的相互作用试验研究
【摘要】:为分析埋地管道沿线土体沉陷发展过程中管-土变形及土压力分布特征,设计并研制了土体沉陷过程中管-土相互作用试验研究的系统,得到了沉陷过程中管-土下沉变形、管周土体变形及管周土压力的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土体沉陷过程中,管道与管周土经历了协同和非协同下沉变形;随着沉陷的加剧,沉陷区中部管-土非协同变形量增大,管道上侧附加土压力随着土体沉降的增大而增大,并逐渐达到最大值;管顶土体开始形成由管顶向两侧扩张的破裂面,此时管顶附加土压力随着土体沉降的增大而减小;沉陷区管道底部出现压力降低的现象,支承压力将向沉陷区的边缘转移,沉陷区边缘管道下侧的支承力增大;管道上侧压缩土体内产生增压作用,压缩土体下方出现压力降低的现象,压缩土体变形范围仅限于管道顶部一定高度土体中,即管道上部土层存在一个等沉面;基于管顶土体的变形特征及等沉面发展过程,分析得到了管顶土压力的简化计算式。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沉陷 管-土相互作用 协同变形 土压力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4081;51508166) 国家自然基金-河南省人才联合基金资助(U1404527) 河南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NSFRF140147)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B2016-67)
【分类号】:U172;TU432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管道运输的快速发展和煤矿开采沉陷区的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地表埋地管道将会受到土体沉陷的影响而发生变形[1-2]。土体沉陷过程中埋地管道的力学响应实质上是土体沉陷过程中埋地管道与管周土体(管-土)相互作用的结果,管-土相互作用特征也是分析埋地管道受力的依据[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瑞林;张永兴;王桂林;胡居义;;山区高填涵顶垂直土压力现场测试及计算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12期
2 杨超;刘希亮;王光勇;;硬粘土基坑开挖土压力变化规律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3 唐小萍;;粘性土压力计算公式的修正[J];建设科技;2006年18期
4 姜晨光;贺勇;刘波;朱佑国;吴晓峰;;基坑开挖坑壁土压力原位监测与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5 曾玉莹;郑小战;;考虑位移效应的支护结构土压力计算[J];水运工程;2006年12期
6 赵建平;余闯;陈国兴;宰金珉;;受位移影响的土压力模型在工程实例模拟分析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2006年S1期
7 李兴高;刘维宁;;刚性挡墙上土压力不确定性的计算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8 彭功勋;李承海;;基坑支护结构土压力计算理论探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7年04期
9 陈光保;徐永霞;周剑锋;;指数位移土压力模型的改进及应用[J];山西建筑;2008年12期
10 马克生;刘淑清;高斌峰;;支护结构变形计算的土压力模式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诚;郑颖人;唐晓松;;渗流条件下基坑水-土压力不同计算方法的比较[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宋明健;杨庆;钟义敏;;基坑真实土压力的影响因素[A];四川省煤田地质局论文集[C];2010年
3 戚继荣;刘祖春;;软土基坑土压力计算的理论分析与探讨[A];江苏省地质学会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3年
4 张飞;李镜培;;考虑卸载及硬化效应的基坑水土压力计算[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韩业龙;郑刚;刁钰;聂东清;;考虑非极限状态土压力的水泥土搅拌桩围护结构水平变形计算方法[A];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6 姜晨光;贺勇;朱烨昕;姜科;顾持真;;基于引力场的基坑坑壁土压力计算方法与实践[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新星;林永亮;朱合华;范文;;墙体绕基础转动情况下挡土墙土压力的统一解[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姜朋明;陆长锋;;不连续边界形状下土压力的严密解法[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9 岳峰;乔雄;朱彦鹏;;某集水廊道受回填土压力的计算与分析[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3年
10 张健;胡瑞林;刘海斌;王珊珊;;基于统一强度理论朗肯土压力的计算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立明;有支点柔性支护结构主动区土压力和增强机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李永刚;沟埋式和上埋式涵洞土压力统一计算理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3 宋飞;考虑侧向变形的各向异性填土土压力计算方法及试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4 许锡昌;土压力问题与基坑变形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4年
5 马少俊;动静荷载下挡土墙土压力计算及相关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吴明;深基坑工程若干土力学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姜朋明;转动状态下挡土墙土压力的严密解法及其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8 朱剑锋;考虑扰动影响的土体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才桐;挡土墙土压力计算理论研究[D];海南大学;2014年
2 李彦平;嵌入式筒型结构土压力计算及稳定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王德芳;RT变位模式非极限状态下挡土墙波动土压力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何淳健;装配式管型通道土压力和结构内力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5 张士平;深基坑土压力影响因素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6 陈泽世;基坑土体主动区支护结构变形与土压力关系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7 赵帅;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对土压力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朱吾中;涵洞土压力的数值模拟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9 龙飞;成都裂隙性黏土基坑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曾玉莹;基于智能优化技术土压力分析计算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38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538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