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川南某工区地震属性多尺度融合方法及油气检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7 22:31

  本文关键词:川南某工区地震属性多尺度融合方法及油气检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油气预测 地震属性 梯度结构张量 时频分析 多尺度融合


【摘要】:地震勘探手段作为最主要的油气勘探手段,其主要目标是从地震数据中提取构造和储层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地下构造、地层和岩性以及含油气特征的解释。长期以来,地震属性提取与分析技术都被视为重要的地震处理与解释手段被广泛使用,为储层预测提供了极大的帮助。随着地震属性数据的激增,一方面有利于地震解释,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属性的多解性问题一直困扰着解释人员,多种属性间往往存在不一致与矛盾情况。为了解决多属性间的矛盾问题,同时提高解释的可信度,人们便提出了多属性融合技术。因此,本文以川南某工区为研究对象,在地震构造解释的基础上,进行了属性分析与研究,并进行了地震属性时频分解,进行了地震属性多尺度融合研究。通过以上研究分别获得以下成果和认识:(1)收集与整理研究区及周边的地质和测井资料,获得该区大致地质情况。通过测井与钻井资料制作了合成地震记录,建立了地震响应特征并完成层位标定,据此完成了Ts层位追踪和解释以及断层的解释,获得了Ts层位等T0图。(2)对研究区地震属性提取与分析进行了研究。通过对Ts层的计算,获得了该层为的均方根振幅属性图,能够较好的体现反映地下地震波反射强弱,反映岩性变化;采用梯度结构张量方法对Ts层倾角与倾向方位角进行了计算,获得了视倾角p、q、倾角和倾向方位角属性,对断层有很好的检测作用,同时桡曲和边缘也有较好的识别能力;为了更好的展示地下地层不连续情况,采用了分方位倾角属性显示方式;采用改进C3相干算法获取了Ts层相干属性,能够细致的刻画断层和裂缝的分布与发育状况;另外,计算了Ts层最大曲率、最小曲率、最正曲率和最负曲率属性。(3)对地震属性进行分频处理,能够获得更细致的地下地质情况。对研究区地震数据进行了时频分析,获得了振幅频谱图。据此分别对振幅属性和相干属性进行了分频处理,获得从15Hz到55Hz频带范围内的多个单频属性。不同频带下地震属性能够反映地下不同尺度的地下地质情况。(4)对研究区地震属性进行多尺度融合研究。在地震属性分频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属性融合技术将这些信息有机的结合起来。本文主要采用了多尺度RGB彩色融合技术,多属性PCA融合技术和小波变换多尺度地震属性融合技术对研究区属性进行融合研究,发现三者各有优势,融合之后都比单一属性的信息丰富。但它们之间也有较大差别,其中RGB彩色融合由于采用了分频多尺度进行融合,其结果表现十分丰富。而相对于PCA变换多属性融合,由于只是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求取相关系数进行加权融合,结果相对较差。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地震属性融合结果来看,其细节表现能力较好,同时消除了部分冗余信息,增强了地质特征构造。地震属性多尺度融合,能够有效的提取各属性的优势特征信息,消除多属性的信息冗余和矛盾,提高预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油气藏储层预测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方法。
【关键词】:油气预测 地震属性 梯度结构张量 时频分析 多尺度融合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31.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引言10-16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2-15
  • 1.3.1 研究内容12-13
  • 1.3.2 研究方法13-15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15-16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16-23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16-17
  • 2.2 研究区地层特征17-19
  • 2.2.1 志留系罗惹坪组18-19
  • 2.2.2 志留系龙马溪组19
  • 2.2.3 其它地层19
  • 2.3 研究区构造特征19-20
  • 2.4 研究区测井情况分析20-22
  • 2.5 本章小结22-23
  • 第3章 研究区地球物理特征及分析23-31
  • 3.1 层位标定23-26
  • 3.1.1 VSP层位标定法23-24
  • 3.1.2 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法24-26
  • 3.2 层位追踪26-28
  • 3.3 构造解释成果28-30
  • 3.3.1 断层解释28-29
  • 3.3.2 绘制等T0图29-30
  • 3.4 本章小结30-31
  • 第4章 地震属性研究31-54
  • 4.1 地震属性概述31-35
  • 4.1.1 基本概念31
  • 4.1.2 发展与分类31-34
  • 4.1.3 目标层位34-35
  • 4.2 地震属性提取原理35-37
  • 4.2.1 沿层地震属性35
  • 4.2.2 地震瞬时属性35-36
  • 4.2.3 均方根振幅属性提取与效果分析36-37
  • 4.3 倾角属性37-43
  • 4.3.1 地震反射层倾角定义37-38
  • 4.3.2 倾角属性计算方法38-40
  • 4.3.3 倾角属性提取与效果分析40-43
  • 4.4 相干属性43-46
  • 4.4.1 基本原理43-44
  • 4.4.2 相干属性提取方法44-46
  • 4.4.3 相干属性提取与效果分析46
  • 4.5 曲率属性46-53
  • 4.5.1 基本原理46-49
  • 4.5.2 曲率属性的计算方法49-51
  • 4.5.3 曲率属性提取与效果分析51-53
  • 4.6 本章小结53-54
  • 第5章 地震属性多尺度融合研究54-65
  • 5.1 地震多属性融合概述54-56
  • 5.1.1 基本原理54
  • 5.1.2 属性标准化处理54-55
  • 5.1.3 融合算法55-56
  • 5.2 时频多尺度分析56-60
  • 5.2.1 短时傅里叶变换56
  • 5.2.2 连续小波变换56-57
  • 5.2.3 地震属性时频多尺度分析57-60
  • 5.3 多尺度融合60-64
  • 5.3.1 RGB彩色融合60-61
  • 5.3.2 PCA融合61-62
  • 5.3.3 小波融合62-64
  • 5.4 本章小结64-65
  • 结论65-67
  • 致谢67-68
  • 参考文献68-7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印兴耀,周静毅;地震属性优化方法综述[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年04期

2 黄昌武;;不要滥用地震属性[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年01期

3 石明;张赛民;;地震属性提取及微机上迅速编程实现[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05期

4 赵海华;;地震属性约简对比分析[J];油气地球物理;2009年04期

5 贾可林;;地震属性应用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J];石油仪器;2010年06期

6 Reinaldo J.Michelena ,马秀兰;相似性分析:地震属性信息综合分析的一种新方法[J];石油物探译丛;1998年04期

7 王彦仓;秦凤启;杜维良;王孟华;王亚;郝军;杜宪英;张玲彦;;地震属性优选、融合探讨[J];中国石油勘探;2013年06期

8 NormHaskell;高章伟;;用3-D地震属性划分地质钻井危险区的范围[J];国外油气勘探;2000年01期

9 席敏红,贝智敏,王允洪,丁长明;地震属性的油气模式识别[J];海洋石油;2001年04期

10 乐友喜;利用模型技术研究地震属性的地质意义[J];物探与化探;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杏芳;郑晓东;杨昊;王玲;李艳东;徐光成;;基于流形的地震属性特征提取方法及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2 赵迪;黄捍东;张如伟;;基于灰关联和遗传算法的地震属性优化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3 李芳;王守东;陈小宏;;基于模糊逻辑的地震属性融合技术研究与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伟;王永刚;;地震属性优化方法分析[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陈胜红;;多地震属性综合解释的一般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孔国英;印兴耀;张广智;;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地震属性优化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温书亮;;地震多属性优选及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于敏捷;刘洋;张晶玉;;数据降维方法在地震属性优化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九专题论文集[C];2013年

9 朱红娟;张向鹏;汶小刚;;灰色关联分析在地震属性优化中的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陈鸿雁;;辽河海南—月东地区地震属性与储层变化特征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道静;油气演变有望在屏幕上重现[N];中国石化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崔大尉;基于地震信息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与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陈遵德;地震储层信息智能处理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3 姜秀清;储层地震属性优化及属性体综合解释[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4 张铁强;地震属性及其对实际数据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戴世鑫;基于物理模型的煤田地震属性响应特征的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6 陈茂山;塔里木盆地塔中45井区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属性识别方法与成藏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贺懿;地震储层参数非线性反演与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徐波;运用地震属性研究柴达木盆地早新生代断裂特征[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渊;宽方位角地震属性的提取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陈德进;多元信息融合在地震属性储层预测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文纶;地震属性的优化分析及在油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吴一平;地震属性预测技术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5 曹禹;杏十区地震资料解释及应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6 郭彪;川南某工区地震属性多尺度融合方法及油气检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7 郭旭;地震属性在薄层砂体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童庆佳;地震属性在识别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9 杨广广;地震属性研究及其在先巴扎三维工区中的应用[D];长江大学;2012年

10 付小明;地震属性的研究及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54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554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3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