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流底部摩擦模型在高速远程滑坡模拟中的运用
本文关键词:颗粒流底部摩擦模型在高速远程滑坡模拟中的运用
【摘要】:在运用连续理论模拟高速远程滑坡时,滑坡体底面与滑面之间的摩擦模型对模拟结果有很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该问题仍存在争议,尚无定论。现广泛采用的理论是Voellmy底部摩擦模型,但是该模型却存在一定的不足:不能很好描述滑坡体尾部的运动;在小型滑坡的实例运用中失效;表达式缺乏具体的理论依据;参数的取得多依赖反演计算等。而颗粒流摩擦模型是一个能够反映颗粒流的摩擦机理,且已被实验室试验所验证的摩擦理论。本文引入颗粒流底部摩擦模型,并采用圣维南方程模拟高速远程滑坡。此外,通过对比Voellmy模型和颗粒流模型,发现当滑坡的深度较浅且滑速较快时,用Voellmy模型计算会出现摩擦系数无限大的情况,而用颗粒流模型计算的摩擦系数则是一有限值。我们进一步将这两种摩擦模型运用到文家沟滑坡的模拟中,发现用颗粒流模型的计算结果能更好地反映实测的滑坡体最终堆积情况。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碎屑流 滑坡 颗粒流 底部摩擦
【基金】: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0364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9085)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KY-4)
【分类号】:P642.22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们居住范围的扩大,加之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山区植被覆盖情况日益恶化等因素,由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伤亡人数不断增加,山区最甚[1]。高速远程滑坡是一类规模大、滑速快、滑程远、破坏力强的滑坡[2]。在高速远程滑坡易发的区域,确定滑坡体的滑动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涵成;韩文喜;陈超;;砂岩常规三轴的颗粒流数值模拟[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3年03期
2 颜敬;曾亚武;高睿;杜欣;;无黏结材料颗粒流模型的宏细观参数关系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05期
3 吴纹达;周文斌;;基于颗粒流的粒状岩土材料高应力破碎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4 曹宇春;周健;;软土地基上填土土坡滑动颗粒流模拟[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刘先珊;董存军;;三维颗粒流数值模型的胶结砂岩力学特性[J];重庆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6 成国文;赫建明;李晓;狄帮让;李守定;;土石混合体双轴压缩颗粒流模拟[J];矿冶工程;2010年04期
7 李博;蔡袁强;郭林;;三维空心扭剪试验的颗粒流模拟关键技术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S1期
8 姚涛;任伟;阙坤生;王运栋;;大理岩三轴压缩试验的颗粒流模拟[J];土工基础;2012年02期
9 孟京京;曹平;张科;谭鹏;;基于颗粒流的平台圆盘巴西劈裂和岩石抗拉强度[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10 贾敏才;王磊;周健;;干砂强夯动力特性的细观颗粒流分析[J];岩土力学;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孟云伟;柴贺军;;颗粒流离散元在滑坡运动过程模拟中的应用[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张家铭;任永强;;基于三维颗粒流理论的混合土体力学参数反演研究[A];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研究进展[C];2012年
3 郭海庆;李志刚;;粒径在颗粒流标定过程中对边坡岩土体细观参数的影响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4 孙其诚;王光谦;;斜面颗粒流的离散元模拟[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马宗源;徐清清;党发宁;;碎石土地基动力夯实的颗粒流离散元数值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2年
6 张敏思;王述红;侯佳男;郭牡丹;杨勇;;含孔洞节理岩体损伤破坏过程的颗粒流数值模拟[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7 尹小涛;郑宏;王水林;李春光;严成增;;基于颗粒流数值实验的碎石含量和尺寸对碎石土边坡稳定性影响机制研究[A];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研究进展[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远;土体破坏细观机理及颗粒流数值模拟[D];同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68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568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