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川西坳陷新场构造须五段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发布时间:2017-08-04 13:07

  本文关键词:川西坳陷新场构造须五段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更多相关文章: 四川盆地 川西坳陷 新场地区 晚三叠世 地层水 成因 地球化学特征 总矿化度 氢氧同位素


【摘要】: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中段新场构造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五段气藏的气水关系复杂,对其地层水成因和来源认识的不足限制了天然气勘探的拓展和深入。为此,对该区须五段地层水的矿化度、地球化学特征参数、微量元素和氢氧同位素等进行了分析,进而与该区其他层位地层水的上述特征进行比对,最终明确了须五段地层水的成因和来源。研究结果表明:①须五段水气比较为稳定,气水分异不明显,试采初期受压裂液和凝析水的影响,产出水矿化度较低,主要为压裂液和地层水的混合物,而后期随着返排率升高,产出水主要为地层水;②该层段的地层水均为CaCl_2型,矿化度介于50.806~96.319 g/L,整体表现出自北向南逐渐升高的特征;③地层水在埋藏过程中经历了浓缩变质作用,地层封闭性好,有利于天然气的保存;④须五段地层水的来源既有下伏的海相地层水,也有其自身陆相泥页岩的压释水,白云岩化作用是须五段最主要的水岩相互作用方式;⑤须五段地层水的δD值介于-67‰~-65‰、δ~(18)O值介于-3.1‰~-1.0‰,与该区其他层位地层水具有明显的区别,表明其经历了强烈的水岩反应,自成独立体系。
【作者单位】: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浙江大学海洋学院;
【关键词】四川盆地 川西坳陷 新场地区 晚三叠世 地层水 成因 地球化学特征 总矿化度 氢氧同位素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41302118)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川西坳陷是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区域之一,上三叠统须家河组(T3x)煤系烃源岩为须家河组自生自储气藏和上覆侏罗系次生气藏提供了充足的气源[w]。新场构造带位于川西坳陷中段,其形成源自中三叠世末的新场运动,结束了四川盆地海相克拉通盆地的发育,开启了中新生代陆相盆地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波;刘海涅;李扬;刘树巩;;应用离子色谱分析地层水研究[J];化学分析计量;2010年06期

2 于起玲;武红义;夏洪强;姜丽萍;郭印兴;;陆西地区地层水特征与油气聚集关系[J];科技资讯;2011年20期

3 李丽;刘建仪;张威;张广东;张俊良;;高温高压气藏地层水结垢规律实验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4 黄福堂;地层水中的脂肪酸、环烷酸、酚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J];石油实验地质;1986年02期

5 黄福堂;油田地层水中微量金属元素的组成与分布特征研究[J];国外油田工程;1998年06期

6 付广,王朋岩,杨勉;地层剥蚀对天然气扩散散失影响的定量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2002年01期

7 吴俊英,喻克全,阿布都艾尼,吴淑红;地层水对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的影响[J];特种油气藏;2004年01期

8 杨学锋;郭平;唐大卿;高奕奕;刘彤;;高含硫气体在地层水中溶解规律实验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8年05期

9 李伟;杨金利;姜均伟;刘济民;刘宗诚;;四川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地层水成因与天然气地质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9年04期

10 李继宏;李荣西;韩天佑;马海勇;;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马家滩地区地层水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崔永强;;幔源油气与碱性地层水[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0:青藏高原冰川融水深循环及其地质环境效应[C];2009年

2 曲希玉;刘立;;乌尔逊凹陷含片钠铝石地层水特征及成因[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李晓燕;向立宏;解玉宝;银燕;;东营凹陷地层水成因演化与油气成藏[A];“资源保障 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1年

4 崔永强;;松辽盆地碱性地层水、碱源及其碱交代作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5 曲希玉;刘立;;乌尔逊凹陷含片钠铝石层位与其他层位地层水对比研究[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汤勇;杜志敏;孙雷;;考虑地层水存在的注CO_2混相驱机理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成艳;;平湖油气田地层水特征分析及其与油气保存关系[A];上海市石油学会中青年科技论文集(2007)[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晓东;利用废弃油井开发地层水十分可行[N];人民政协报;2007年

2 余琪祥 江其勤;仅靠地层水难识油气真面目[N];中国石化报;2013年

3 资深财经观察人士 晋风;重视地陷:不要让地层再窒息[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4 记者 滕艳;中国五个地区最有希望找碘矿[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熊生春;碱溶液在地层多孔介质中的输运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9年

2 于志超;饱和CO_2地层水驱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刘向峰;采动损伤地层结构地震响应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4 李智强;低频聚焦型电磁波测井响应及应用基础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5 金文辉;低渗透砂岩气藏气水分布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丽;压裂后庆深地层水地化参数提取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2 李延飞;川西坳陷中段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保存条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杨晓辉;徐家围子断陷地层水地化特征与油气藏的关系[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4 段雁超;砾岩电各向异性地层中感应测井响应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3年

5 宫亚军;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地层水成因及水岩相互作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涛;新场地区须家河组气藏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7 陈小蓉;准噶尔盆地中拐地区地层水特征与油气藏的关系[D];新疆大学;2011年

8 吕明海;采动地层水资源流失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9 龙建勋;鄂尔多斯盆地子洲地区下二叠统山西组二段地层水成因及气水分布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李鹏涛;横向各向同性地层充液井孔中的声传播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197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6197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0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