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德兴朱砂红斑岩铜矿床H-O-S-Pb同位素特征及意义
本文关键词:江西德兴朱砂红斑岩铜矿床H-O-S-Pb同位素特征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 成矿物质 成矿流体 朱砂红 江西德兴
【摘要】:江西德兴斑岩铜矿田位于扬子地块东南缘,毗邻赣东北深断裂;该矿田由富家坞、铜厂及朱砂红矿床组成,属世界超大型斑岩铜矿。本文在系统的野外观察及室内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通过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手段,探讨该矿床的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H、O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矿石石英脉中石英的δ~(18)O值范围为8.4‰~11.2‰,与之平衡的δ~(18)O_(H_2O)值范围分别为0.44‰~3.14‰,含矿石英脉中石英的δD值范围为-73.2‰~56.9‰,成矿流体以岩浆分异热液及天水热液为主。矿石中硫化物δ~(34)S组成变化范围较窄,为-4.3‰~-0.9‰,多数集中在0值左右且在S同位素直方图上呈塔式分布特点,表明具有岩浆硫(0±3‰)的特征。矿石硫化物中Pb同位素组成比较稳定,~(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8.079~18.643、15.545~15.578和38.058~38.595。朱砂红矿床硫化物中Pb同位素组成与德兴含矿斑岩大致相同,明显区别于源自双桥山群地层的矿石中Pb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含矿斑岩,并非双桥山群浅变质地层。朱砂红矿床的流体来源为岩浆分异热液及天水热液的混合,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斑岩,矿床发育与斑岩体密切相关。德兴矿区三个矿床对比研究表明,朱砂红斑岩型矿床H、O同位素特征与铜厂斑岩铜矿床大体一致,成矿流体来源基本相似;三个矿床中S同位素表现为从东南的富家坞矿床向西北的朱砂红矿床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但变化范围基本保持一致,朱砂红矿床可能比铜厂矿床及富家坞矿床受更多围岩物质混染;三个矿床Pb同位素总体显示出壳幔混合铅的特征。三个矿床为同一成矿系统,矿床的差异可能源自岩浆与围岩混染程度的不同。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江铜集团德兴铜矿;
【关键词】: 同位素地球化学 成矿物质 成矿流体 朱砂红 江西德兴
【基金】: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江西德兴斑岩铜矿科学基地研究”(编号200911007-01);“德兴铜矿集区地球化学环境累积效应与预警方法研究”(编号201111020-05);“德兴铜矿及生产过程中Re等元素分布规律研究”(编号201311072)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项目“钦杭成矿带中新生代岩浆-热液多金属成矿与靶区优选”(编号1212011085408)共同资助成果
【分类号】:P618.41;P597
【正文快照】: 斑岩铜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铜矿床,因其规模大、伴生有用元素多,多年来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随着理论和技术的进步,学者们对其认识程度也不断加深。我国德兴斑岩铜矿作为世界超大型斑岩铜矿之一,更是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和研究(HuaRenmin et al.,2000;Jin Zhangdong et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永胜;吕志成;严光生;甄世民;杜泽忠;;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S、Pb、H、O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地学前缘;2012年04期
2 翟裕生;论成矿系统[J];地学前缘;1999年01期
3 潘小菲;宋玉财;王淑贤;李振清;杨志明;侯增谦;;德兴铜厂斑岩型铜金矿床热液演化过程[J];地质学报;2009年12期
4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e-forming Time of the Dexing Porphyry Copper Ore Mine in Jiangxi Province[J];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12年03期
5 郭新生,季克俭,黄耀生,陈江峰;德兴斑岩铜矿成矿热液来源及其演化——花岗闪长斑岩的氧同位素制约[J];高校地质学报;1999年03期
6 刘忠法;邵拥军;周鑫;张宇;周贵斌;;安徽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H-O-S-Pb同位素组成及其示踪成矿物质来源[J];岩石学报;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照华;卢欣祥;刘翠;李德东;杨宗锋;文思博;;岩浆热液成矿理论的失败:原因和出路[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1期
2 朱创业;成矿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林文洲;现代海底热液成矿作用综述[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4 常成;孙景贵;;斑岩型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条件研究——以吉林省东部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为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5 彭省临,邵拥军;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1年03期
6 杨言辰,李绪俊,马志红;生产矿山隐伏矿体定位预测[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3年01期
7 王瑞廷,毛景文,赫英,王东生,汤中立;金川超大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4年03期
8 刘池洋;张复新;高飞;;沉积盆地成藏(矿)系统[J];中国地质;2007年03期
9 贾斌,毋瑞身;构造-流体耦合关系对水上亚系统金矿成矿环境的影响[J];地球化学;2004年02期
10 邓军,杨立强,翟裕生,孙忠实,陈学明;构造-流体-成矿系统及其动力学的理论格架与方法体系[J];地球科学;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玄;范宏瑞;胡芳芳;胡保根;朱小云;;江西德兴斑岩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子矿物SEM-EDS研究及其对成矿流体性质的制约[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2 陈旺;陈鹏;杨永千;;豫西石炭系铝土矿成矿和地球系统演化[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1年卷(上册)[C];2011年
3 刘富华;;综合勘查技术与矿产资源快速评价有机结合 实现找矿突破的思考[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杨立强;熊章强;邓军;张中杰;王建平;李新俊;;构造应力场转换的成矿地球化学响应[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二卷(青藏高原)[C];2003年
5 曾文乐;何育华;张柳贵;陈育林;邵维江;;桃山矿田铀矿化围岩蚀变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册)[C];2009年
6 汪劲草;夏斌;;成矿构造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A];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丁正江;孙丰月;刘殿浩;张丕建;杨国福;;胶东福山北部地区金及多金属成矿系列及找矿方向[A];“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专辑[C];2010年
8 杨立强;邓军;王庆飞;高帮飞;徐浩;;深部构造与地质过程控矿研究[A];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张天增;刘国范;张思清;刘伟,
本文编号:6310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631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