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包滑坡滑带岩体碎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光包滑坡滑带岩体碎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边坡工程 大光包滑坡 滑带 滑带碎裂 振冲扩容 水击机制
【摘要】:大光包滑坡是"5·12"汶川地震触发的最大规模滑坡,滑坡南侧暴露长约1.8 km顺层滑带,其岩体高度碎裂,引起广泛关注,6 a来对此开展了持续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工程地质测绘、坑槽探及浅孔钻探(钻孔声波)等),对滑带岩体的碎裂特征进行了充分的揭露和系统的描述,结果表明,滑带发育的地质基础是滑前坡体内部发育的层间剪切错动带。强震过程中,由于靠近发震断层的强烈垂向地震动,从而导致坡体沿相对软弱的层间错动带分离,并产生垂向振冲或夯击效应,导致层间错动带的进一步碎裂化。对滑带的细观分析表明,这种强震滑带碎裂化现象不仅存在,而且还表现出伴随碎裂过程的扩容效应。采用物理模拟和PFC数值模拟,进一步验证了强震过程中滑带的碎裂和扩容过程,揭示其产生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滑带岩体碎裂化及扩容现象具有特殊的工程地质和岩体力学意义:一方面滑带岩体的进一步碎裂、细粒化从物理上降低了滑带的摩阻力;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滑带的夯击扩容,地下水将强力挤入扩容空间,从而可能激发水击作用机制,导致孔隙水压力激增,滑带抗剪能力急剧降低,从而促使滑坡骤然启动,产生高速滑动。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大光包滑坡 滑带 滑带碎裂 振冲扩容 水击机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97219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K12B03) 四川省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1JTD012)~~
【分类号】:P642.22
【正文快照】: 1引言大光包滑坡是“5·12”汶川地震触发的最大规模滑坡,也是世界范围内近100 a罕见的巨型滑坡之一。多年来,这个滑坡一直是国内外同行关注的热点。黄润秋等[1-2]提出大光包滑坡形成的机制可归纳为以下过程:坡体震裂→滑面碎裂化→摩阻力急剧降低→前部“锁固段”剪断→高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向宁;李胜伟;王小群;王兰生;张健;朱雷;沈曼;;安县大光包滑坡形成机制与运动学特征讨论[J];工程地质学报;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力;刘源;;开茂水库工程岩溶体系研究与评价[J];广东科技;2014年02期
2 詹兴强;徐乾奇;张曦;;雅砻江某水电站导流洞进水口边坡稳定性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3 余灏;程远志;;GEO-SLOPE软件在岳武高速公路高边坡稳定性计算中的应用[J];工程与建设;2014年02期
4 兰志勇;赵建军;翟崇;李俊杰;龚凌枫;;软弱基座型斜坡变形破坏机制模拟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4年03期
5 李禹霏;陈世昌;徐湘涛;;贵州都匀马达岭地质灾害链的自动化监测[J];工程地质学报;2014年03期
6 黄润秋;张伟锋;裴向军;;大光包滑坡工程地质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4年04期
7 张雄;裴向军;;泥石流启动的临界地表径流深度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8 杨曦;张国强;高向龙;;巴中某机场软硬岩搭接范围不均匀沉降分析及防治措施[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4年09期
9 童中坤;吉世祖;葛海龙;;湖北省S245省道K180+209~242边坡危岩风险评估[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4年09期
10 韩朝阳;;山区公路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亚伟;陈强;陈亮;;测线法在天湖岩体结构划分中的应用研究[A];第5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薛聪聪;卢书强;朱朋;;三峡库区谭家河滑坡变形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A];2014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3 李昌龙;;织纳公路伍佐河特大桥岸坡稳定性分析[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新建;基于破损力学的黄土滑坡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2 刘明;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边坡大规模开挖的地质—力学响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3 张江伟;土质边坡地震动力响应特性分析及稳定性评价[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5年
4 程海琴;时序雷达干涉测量探测汶川地震龙门山区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健;强震下大光包滑坡的启动机制和运动学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2 王琦;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宽度与建筑场地安全避让距离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3 李鹏;汶川地震中小鱼洞断裂形成机理物理模拟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4 李春峰;强震P波预警参数与震级和地震动强度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5 张莹;断裂控制的滑坡分布规律及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6 董雪;云南盐津普洱渡高边坡稳定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7 杨洁;基于GIS的地下水封洞库宏观选址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8 王迎东;改进支持向量机在边坡稳定性评价及参数反演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9 刘洋;千将坪滑坡临江1#崩滑体成因及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岳建朋;基于地表倾斜变形监测仪器的铁路边坡监测预警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兰生;王小群;许向宁;崔杰;;岷江上游近两万年前发生了什么事件?[J];地学前缘;2007年04期
2 董孝璧,王兰生;斜坡破坏后滑体的运动学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年01期
3 王兰生,杨立铮,李天斌,卫宏;四川岷江叠溪较场地震滑坡及环境保护[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年03期
4 许向宁,王兰生;岷江上游叠溪地震区斜坡变形破坏分区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5年01期
5 黄润秋;裴向军;李天斌;;汶川地震触发大光包巨型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6期
6 殷跃平;;汶川八级地震滑坡特征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1期
7 黄润秋;裴向军;张伟锋;李世贵;李必良;;再论大光包滑坡特征与形成机制[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6期
8 殷跃平;成余粮;王军;王猛;刘彬;宋云;梁京涛;;汶川地震触发大光包巨型滑坡遥感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杰;美姑河坪头电站岸坡特殊地质现象与地下工程[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后军;童志怡;;倾倒滑移滑带的形成机理和参数选取方法[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2期
2 姚增 ,冯珂 ,吕生弟;大型顺层滑坡滑带波动力学参数特征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3 李迪;李亦明;张漫;;堆积体滑坡滑带启动变形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4 李迪;李亦明;张漫;;大岩淌堆积体滑坡滑带渐进破坏传播的确定性预警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5 李守定;李晓;刘艳辉;孙喜书;;千将坪滑坡滑带地质演化过程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8年02期
6 杨涛;游湘;秦永涛;;用点安全系数分析滑坡的空间滑动机理[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7 江小军;刘美影;郭少河;;探井技术在巫山县教师新村滑坡勘查中精确定位滑带[J];科技与企业;2014年01期
8 郑韶鹏;张永固;付萍;;山体滑坡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资讯;2007年32期
9 曹兴松;赵其华;周德培;冯君;;机动位移法在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山地学报;2009年02期
10 鲁晓兵,矫宾田,张金来,王淑云,崔鹏;高速滑坡中的热效应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章广成;唐辉明;杨裕云;;利用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滑坡滑带特征[A];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论文集[C];2005年
2 颜井方;文宝萍;;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失稳机制数值分析[A];中国老教授协会土木建筑(含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九届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潘未末邋通讯员 许觉辉;出省北去长途车须配防滑带[N];深圳特区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野;大光包巨型滑坡“滑带”岩体碎裂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36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636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