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西部地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微生物与铀成矿作用研究初探
本文关键词:我国北西部地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微生物与铀成矿作用研究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微生物成矿 分子生物学 砂岩型铀矿床 层间氧化带 中国北西部
【摘要】: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中微生物参与成矿现象和微生物活动证据越来越多,表明微生物对当今我国主攻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分子生物学、活菌培养和实验室模拟等方法对新疆十红滩和蒙其古尔两个典型砂岩型铀矿床中微生物与铀成矿作用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地球化学环境带岩石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分布特征不同,表现出明显的生物地球化学分带性,从氧化带到还原带,喜氧菌数量逐渐减少,厌氧菌数量递增,各带细菌的分布受容矿层中有机碳含量、铁的存在形式及含量、所赋存地下水的溶解氧和硫酸盐含量等的控制。微生物对铀成矿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同时也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微生物之间也存在着共生、互生、竞争和拮抗的关系,从而影响着矿床的发育。该类铀矿床微生物富集铀的机制是以间接的非代谢性生物吸附为主,而代谢性富集机制则是次要的。
【作者单位】: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微生物成矿 分子生物学 砂岩型铀矿床 层间氧化带 中国北西部
【基金】:国家973计划项目(编号2015CB453004)资助的成果
【分类号】:P619.14
【正文快照】: 注:本文为国家973计划项目(编号2015CB453004)资助的成果。微生物成矿作为生物成矿作用的一个分支是当今地学的前沿学科,是国际成矿作用研究领域的新动向、新热点。已有研究表明,微生物不仅对其生命元素(P、Fe等)和代谢必需元素(Mn、Cu、Mg、Zn等),而且对其有害、有毒元素(Pb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丁波;刘红旭;修晓茜;刘涛;潘澄雨;张晓;李平;;新疆蒙其古尔铀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J];矿床地质;2016年03期
2 修晓茜;刘红旭;张玉燕;所世鑫;;新疆蒙其古尔铀矿床成矿流体研究[J];矿床地质;2015年03期
3 尹金双,向伟东,欧光习,王志明,王秀琴;微生物、有机质、油气与砂岩型铀矿①[J];铀矿地质;2005年05期
4 闵茂中,彭新建,王金平,尹琳,张光辉,徐惠芳,李朋富;铀的微生物成矿作用研究进展[J];铀矿地质;2003年05期
5 陈戴生,李胜祥,蔡煜琦;我国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的探讨[J];沉积学报;2003年01期
6 闵茂中,王汝成,边立曾,张富生,彭新建,王金平,李朋富,尹琳,张光辉;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中的生物成矿作用[J];自然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7 彭新建,闵茂中,王金平,贾恒,魏观辉,王建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铁物相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以伊犁盆地511铀矿床和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为例[J];地质学报;2003年01期
8 赵瑞全,秦明宽,王正邦;微生物和有机质在512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中的作用[J];铀矿地质;1998年06期
9 殷鸿福,,谢树成,周修高;微生物成矿作用研究的新进展和新动向[J];地学前缘;199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柏林;中国西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地质与成矿作用[D];西北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忠p
本文编号:642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642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