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土与结构接触特性对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4 14:26

  本文关键词:土与结构接触特性对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下结构 地震反应 接触非线性 材料非线性 数值模拟


【摘要】:土与结构接触面具有传递土体与结构之间应力和变形的作用,其特殊的力学行为对土体与结构的受力变形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分析接触面变形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能统一描述硬化与软化特性的接触面本构模型,并在ABAQUS中实现了二次开发。以大开地铁车站为工程背景,建立了地下结构地震反应有限元模型,以大开车站中柱层间位移角为评价指标,在多种计算条件下模拟并分析了接触特性对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得到一些规律性的认识。(1)基于土与结构接触面变形特性分析,将接触面土体的剪切滑动面与单元体三维应力状态下的八面体面相对应,通过土的三维弹塑性本构模型在八面体面上的剪切应力应变关系,建立了接触面土体剪切应力应变关系;将接触面土体法向压缩变形与侧限压缩条件相对应,建立了接触面土体法向应力应变关系;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所建立的本构模型可较好地描述接触面土体切向与法向的变形规律,并由超固结比描述应变软化特性。结合有限元软件ABAQUS,将接触面切向本构模型编制成FRIC摩擦子程序,通过算例表明,子程序基于无厚度单元可较好地描述土与结构界面接触的非线性力学行为。(2)选取了摩擦系数?=0.2和?=0.4两种接触特性,利用时域整体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模拟并分析了土体弹性模型与结构弹性模型接触、土体弹塑性模型与结构弹性模型接触、土体弹塑性模型与结构弹塑性模型接触三种计算条件下接触特性对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程度与规律,同时考虑了结构-土体相对刚度对接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体弹性模型与结构弹性模型接触条件下,?=0.2时的中柱层间位移角与绑定连接时相比减小5%左右,?=0.4时的中柱层间位移角与绑定连接时相比增大2%左右;土体弹塑性模型与结构弹性模型接触条件下,?=0.2时的中柱层间位移角与绑定连接时相比减小41%左右,?=0.4时的中柱层间位移角与绑定连接时相比减小10%左右;土体弹塑性模型与结构弹塑性模型接触条件下,?=0.2时的中柱层间位移角与绑定连接时相比减小52%左右,?=0.4时与绑定连接时相比减小40%左右。(3)通过改变结构埋深分析不同围岩约束能力下接触特性对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浅埋时接触特性对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影响程度较大,深埋时该影响程度较小。且对于浅埋结构,峰值加速度时刻为反映结构最大变形能力的控制时刻,随埋深增加,控制时刻逐渐过渡为峰值位移时刻。这是由于当结构埋深相对较浅时,结构受土体约束程度较小,结构动力特性发挥充分;随着埋深增加,土体对结构约束程度变大,动力特性逐渐减弱,控制时刻发生改变。(4)在本文模拟的工程背景下,对于土体弹性模型与结构弹性模型接触,以及土体弹塑性模型与结构弹性模型接触条件下,结构-土体相对模量由?=141.7提高到?=205.6范围内,结构地震反应基本呈现随结构-土体相对模量提高而减小的规律;对于土体弹塑性模型与结构弹塑性模型接触条件下,结构地震反应基本呈现随结构-土体相对模量提高而先增大、后稳定、再减小的规律。
【关键词】:地下结构 地震反应 接触非线性 材料非线性 数值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3;TU43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主要符号列表8-13
  • 第1章 绪论13-25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3-14
  • 1.2 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研究现状14-18
  • 1.2.1 地下结构地震灾害实例及特点14-15
  • 1.2.2 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研究方法15-17
  • 1.2.3 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影响因素17-18
  • 1.3 土-结接触面力学特性研究现状18-23
  • 1.3.1 接触面力学特性试验研究19-20
  • 1.3.2 接触面本构模型研究20-21
  • 1.3.3 接触面数值模拟研究21-23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23-25
  • 第2章 时域整体非线性分析模型25-37
  • 2.1 人工边界条件及地震动输入25-28
  • 2.1.1 黏弹性人工边界25-27
  • 2.1.2 地震动输入27-28
  • 2.2 材料本构模型28-33
  • 2.2.1 土体材料本构模型28-31
  • 2.2.2 混凝土材料本构模型31-33
  • 2.3 土-结接触面力学行为模拟33-35
  • 2.3.1 接触边界条件33-34
  • 2.3.2 接触状态及数值算法34-35
  • 2.4 本章小结35-37
  • 第3章 土与结构接触面土体软/硬化本构模型37-55
  • 3.1 接触面及其变形规律37-40
  • 3.1.1 接触面变形规律37-39
  • 3.1.2 硬化与软化规律39-40
  • 3.2 接触面本构模型的建立40-45
  • 3.2.1 超固结土b模型40-42
  • 3.2.2 接触面本构模型建立42-45
  • 3.2.3 模型参数确定方法45
  • 3.3 接触面本构模型的试验验证45-48
  • 3.3.1 剪应力-剪应变关系验证45-47
  • 3.3.2 压应力-压应变关系验证47-48
  • 3.4 接触面本构模型二次开发48-52
  • 3.4.1 FRIC子程序接口48-50
  • 3.4.2 切向本构模型二次开发50-52
  • 3.5 本章小结52-55
  • 第4章 界面接触对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55-87
  • 4.1 大开地铁车站工程概况及震害55-57
  • 4.2 土-地下结构动力有限元模型建立57-63
  • 4.2.1 有限元模型概况57-59
  • 4.2.2 接触面模拟方法59-62
  • 4.2.3 结构-土体相对刚度设置及材料本构模型选取62-63
  • 4.3 土体弹性模型与结构弹性模型接触效应分析63-69
  • 4.3.1 峰值加速度时刻接触效应分析65-67
  • 4.3.2 峰值位移时刻接触效应分析67-68
  • 4.3.3 峰值速度时刻接触效应分析68-69
  • 4.4 土体弹塑性模型与结构弹性模型接触效应分析69-76
  • 4.4.1 峰值加速度时刻接触效应分析71-73
  • 4.4.2 峰值位移时刻接触效应分析73-74
  • 4.4.3 峰值速度时刻接触效应分析74-76
  • 4.5 土体弹塑性模型与结构弹塑性模型接触效应分析76-82
  • 4.5.1 峰值加速度时刻接触效应分析78-79
  • 4.5.2 峰值位移时刻接触效应分析79-80
  • 4.5.3 峰值速度时刻接触效应分析80-82
  • 4.6 不同埋深下接触效应分析82-84
  • 4.7 本章小结84-87
  • 结论与展望87-89
  • 参考文献89-9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96-98
  • 致谢9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征良,李爱群;多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反应非线性分析统一算式[J];深圳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2 周正华,李铁,代志勇,吴惟廉,任增云;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年04期

3 魏翔;陆合勇;于磊;;应用于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23期

4 张宇本;;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计算模型的建立[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36期

5 王飞;胡平;王湘南;侯丽娟;阎婷;;北京市人大办公楼的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6年02期

6 吴波,李英民;基于神经网络的结构地震反应仿真[J];世界地震工程;2003年03期

7 许斌,李黎;建筑结构地震反应的模糊开环控制[J];工程力学;1999年02期

8 王飞;胡平;;中国大陆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布设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06年05期

9 胡晓锋,胡世德,余钱华;结构地震反应控制参数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2年01期

10 蓝文武;混合水箱装置对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反应控制效果的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轩;姬淑艳;李英民;董银峰;;基于神经网络的结构地震反应仿真研究综述[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2 何玉敖;冯德平;;结构地震反应的预测控制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3 杨育人;李青宁;;弹性结点对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0年

4 黄宗明;孙勇;白绍良;;影响结构地震反应破坏耗能比的因素分析[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5 李国强;;在概率意义下弹性结构地震反应的振型叠加原理[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二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89年

6 焦双健;魏巍;赵建;;多步Pushover法中刚度模型的改进[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海卿;陈小波;王学庆;;基于状态空间法的结构地震反应数值模拟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罗桂纯;王飞;任志林;刘博;;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数据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地震工程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集(Ⅱ)[C];2012年

9 朱言灯;伍阳;关天定;;埋深对土-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10 刘海卿;陈小波;王学庆;;基于状态空间法的结构地震反应数值模拟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明yN;贮液结构地震反应数值分析及应用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2 肖梅玲;小波基下的结构地震反应及动力可靠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3 尚春雨;带自由面水体的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姚大庆;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与试验模型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磊;土与结构接触特性对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2 倪豪;小波消噪与分解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4年

3 谢益人;转换层位置及形式对复杂高层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D];重庆大学;2003年

4 周晔;三拱立柱式地铁地下车站结构地震反应特性数值分析[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5 房亮;转动PTMD对高层结构地震反应的控制效果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6 余继兴;三塔高层结构地震反应特性分析[D];湖南大学;2008年

7 吴波;基于神经网络的结构地震反应仿真与系统辨识[D];重庆大学;2003年

8 王卫争;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优化布设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彭小波;地下隧道结构地震反应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8年

10 甄洪闪;铺设砂砾石垫层对烟囱类高耸结构地震反应影响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73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673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6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