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辽东凸起东营组砂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5 05:28

  本文关键词:辽东凸起东营组砂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辽东凸起 东营组 沉积相 成岩作用 储层特征


【摘要】:渤海湾盆地辽东湾地区是渤海海域最重要的油气产区之一,近年来在东营组勘探开发过程中获得较大突破,发现锦州9-3、金县1-1、绥中36-1及旅大6-2等多个大油气田。本次研究的辽东凸起正好位于辽东湾地区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的东部区域,该区钻井相对较少,地质研究相对薄弱,对于油气储层特征、储层类型及储层控制因素等基本特征认识不够深刻,严重的制约了该区域下一步的勘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次研究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钻井岩心观察、测井解释并结合区域沉积背景等资料,确定了辽东凸起东营组储层主要形成于三角洲和湖泊沉积环境,其骨架砂体由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分支河道等微相沉积形成。借助岩心常规分析、岩石薄片分析、扫描电镜等储层微观研究手段,识别储层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并利用压汞实验分析了储层孔喉组合类型及孔喉分布特征。依据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岩石热解、X-衍射及包裹体测温等现代测试分析技术,对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及成岩演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研究区东营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机械压实(溶)作用、胶结作用是破坏储层孔隙的主要成岩作用,溶蚀作用是改善储层物性的重要成岩作用,本区储层主要处于早成岩B期和中成岩A期,沉积作用决定了储层原生孔隙的多少,成岩作用决定了储层原生孔隙的改造程度及次生孔隙的发育程度。综合研究区沉积、成岩、孔隙结构即物性特征,对区内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并对有利区带做了预测,本区储层总体较好,以Ⅰ类优质储层为主,其次为Ⅱ类中等储层,Ⅲ类较差储层和Ⅳ类差储层分布相对最少。对各段储层分类评价,其中东二下段储层相对最好,砂岩厚度大,物性好;其次为东三段,无论从砂体厚度,还是储集物性均略逊色于东二下段;东二上段储层相对较差,砂体累厚、孔隙度及渗透率均相对最差。
【关键词】:辽东凸起 东营组 沉积相 成岩作用 储层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引言9-17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0-13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2-13
  • 1.3 主要研究内容13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线路13-15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15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15-17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17-23
  • 2.1 地理概况17-18
  • 2.2 构造背景及特征18-20
  • 2.2.1 渤海湾地区构造背景18-19
  • 2.2.2 渤海湾地区构造特征19-20
  • 2.3 地层发育特征20-23
  • 第3章 沉积特征研究23-43
  • 3.1 沉积演化特征23-24
  • 3.2 沉积构造特征24-28
  • 3.3 测井相特征28-30
  • 3.4 沉积相类型30-31
  • 3.5 单井沉积相及连井剖面相特征31-43
  • 3.5.1 单井沉积相特征31-37
  • 3.5.2 连井剖面相特征37-43
  • 第4章 岩石学及成岩作用特征43-60
  • 4.1 岩石学特征43-47
  • 4.1.1 岩石类型特征43-45
  • 4.1.2 岩石结构特征45-47
  • 4.2 成岩作用特征47-60
  • 4.2.1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47-53
  • 4.2.2 成岩演化特征53-60
  • 第5章 储集物性特征60-68
  • 5.1 孔隙类型60-63
  • 5.1.1 原生孔隙60-61
  • 5.1.2 次生孔隙61-63
  • 5.2 孔隙结构特征63-66
  • 5.3 储层物性特征66-68
  • 第6章 储层评价与控制因素分析68-76
  • 6.1 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制定68
  • 6.2 重点层段储层综合评价68-69
  • 6.3 优质储层特征69-70
  • 6.4 储层控制因素分析70-76
  • 6.4.1 沉积因素分析70-72
  • 6.4.2 成岩因素分析72-74
  • 6.4.3 构造因素分析74-76
  • 结论76-77
  • 致谢77-78
  • 参考文献78-84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云风;张兵;王华;刘军;廖远涛;曹飞;;黄骅坳陷古近纪东营组物源方向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谭先锋;田景春;孟万兵;林小兵;张小兵;聂永生;林会喜;彭传圣;周庭全;林红梅;;孤北~桩海地区古近系东营组层序划分及特征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7年05期

3 沈凯;;东营地区凹陷地层特点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24期

4 田海芹,马玉新,赵勇生,于文芹,刘克奇,毕义泉,沈国华,谢凤猛;东营凹陷尚南断块东营组沉积层序研究[J];古地理学报;2000年02期

5 张英凯;谭红霞;李庆红;;东营凹陷的主要断裂活动性分析[J];山东国土资源;2009年07期

6 符永江;;双台子油田东营组低阻油气层识别方法[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9年03期

7 胡明卿;刘少峰;;高柳地区东营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4期

8 袁竞;辛仁臣;宋修艳;;辽西凹陷Z区东营组层序地层格架[J];海洋石油;2013年01期

9 叶兴树;王伟锋;陈世悦;戴俊生;;东营凹陷断裂活动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陈义才;罗小平;沈忠民;常振恒;胡玉杰;;东濮凹陷文留构造东营组油藏油-源对比及注入史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东营凹陷成烃成藏定量研究[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2 廖远涛;王华;王家豪;;黄骅坳陷中区东营组沉积体系特征研究[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贾红义;杨长春;于建国;王金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早始新世构造体制转换与油气成藏[A];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60周年专辑[C];2007年

4 贾红义;杨长春;于建国;王金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早始新世构造体制转换与油气成藏[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六卷)[C];2008年

5 赵卫卫;查明;杨剑萍;尹兵祥;;东营凹陷永安镇油田沙二、沙三段砂体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孙东辉 盖海燕;东营加快城市转型[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2 鲁胜利;山东东营油田勘探获突破[N];中国矿业报;2005年

3 特约记者 林勇;胜利海上老区冒出6口日产油百吨井[N];东营日报;2010年

4 特约记者 林勇;胜利油田海上中深层油藏成功投入开发[N];东营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树光;东营凹陷古近纪构造体制转换及其动力学背景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曹中宏;冀东油田老爷庙地区东营组低成岩演化阶段潜在储层的控制因素[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3 李云平;东营凹陷深层构造综合地球物理联合反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4 张英芳;南堡凹陷古近系东营组孢粉植物群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赵延江;东营凹陷古近系盆地结构与充填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6 赵勇;东营凹陷北带构造—层序—成藏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7 周振柱;东营凹陷“盐下”深层温压场演化与油气成藏[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刘立安;东营凹陷古近系孔一段—沙四下亚段碎屑岩沉积特征与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杰;冀中坳陷W20油田东营组沉积相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舒丽娟;辽河东部凹陷马19块东营组剩余油分布研究与挖潜措施[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3 王殿举;南堡5号构造东营组地震资料解释与储层预测[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4 常涧峰;埕岛油田东斜坡断阶带东营组储层预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5 高曦龙;胜利海域埕岛油田东部地区东营组沉积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6 刘勇;霸县凹陷文安斜坡古近系沙一段—东营组层序沉积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7 朱晓曦;W区东营组沉积相展布规律与储层有利区预测[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8 孙长程;兴隆台油田东营组气藏地质特征及挖潜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9 张文凯;辽东凸起东营组砂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10 朱政源;辽东湾坳陷东北部古近系东营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76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676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a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