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夹角分布特征对墨脱断裂活动性的指示意义
本文关键词:水系夹角分布特征对墨脱断裂活动性的指示意义
【摘要】:墨脱断裂位于南迦巴瓦构造结的东边界,区域受到印度洋季风气候影响,降雨充沛,水系非常发育。本文提取了墨脱断裂南东盘不同级别汇水盆地与雅鲁藏布江的夹角(水系夹角),根据水系夹角的分布初步研究了墨脱断裂的运动性质及断裂分段。所提取的27个水系夹角中,大多数介于90°一117°之间,小型盆地水系夹角沿断裂没有明显的变化,表明沿断裂的地形特征对盆地水系夹角的影响基本一致。但大型盆地水系夹角普遍大于中、小型盆地,且以背崩乡为界,东北段水系夹角大于西南段,表明水系形态长期受到墨脱断裂左旋走滑的影响,东北段左旋走滑速率大于西南段。面积最大的水系分布在墨脱断裂东北段,在地形和断裂共同作用下,该盆地水系夹角为117°,沿断裂位移量为25.5km。结合雅鲁藏布江断裂带已有的GPS测量数据,认为南迦巴瓦变质体以东侧墨脱断裂和西侧东久-米林断裂为边界,从拉萨块体之下折返至地表,产生的构造挤压作用使高喜马拉雅块体向西南-西方向不断推进,且运动速度由东至西逐渐减小。南迦巴瓦构造结垮塌构造及强烈的侵蚀作用使该区域出现重力损失,地壳出现均衡反弹,导致南迦巴瓦杂岩体向地表折返,其过程控制着墨脱断裂的运动方式。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墨脱断裂 水系夹角 运动方式 均衡反弹
【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项目编号:201508024)资助
【分类号】:P315.2
【正文快照】: 引言南迦巴瓦构造结位于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的前缘部位,是喜马拉雅造山带变形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张进江等,2003)。印度-亚欧板块碰撞之后(55Ma),南迦巴瓦变质体受制于东侧的墨脱断裂和西侧的东久-米林断裂,相对喜马拉雅地体向北推移,深深地插入拉萨地体之下(Burg等,1998;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林爱明;饶刚;闫兵;;从水系的分布形态探讨沂沭断裂带的运动特征[J];地学前缘;2013年04期
2 宋键;唐方头;邓志辉;曹忠权;周斌;肖根如;陈为涛;葛伟鹏;;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现今运动特征与数值模拟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1年06期
3 唐方头;宋键;曹忠权;邓志辉;王敏;肖根如;陈为涛;;最新GPS数据揭示的东构造结周边主要断裂带的运动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09期
4 贺电;李江海;;库车前陆冲断带秋里塔格构造带水系形态与褶皱生长[J];地质学报;2009年08期
5 刘焰;Wolfgang SIEBEL;王猛;;东喜马拉雅构造结陆内变形过程的研究[J];地质学报;2006年09期
6 吴德超;李愈生;刘维亮;邓江红;王道永;肖渊甫;;金沙江下游溪洛渡水电站马家河坝断层活动性及工程稳定性[J];地质通报;2006年04期
7 张进江,季建清,钟大赉,丁林,何顺东;东喜马拉雅南迦巴瓦构造结的构造格局及形成过程探讨[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3年04期
8 王二七,陈良忠,陈智j;在构造和气候因素制约下的雅鲁藏布江的演化[J];第四纪研究;2002年04期
9 贾营营;付碧宏;王岩;时丕龙;刘锋;;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断裂带晚新生代构造地貌生长及水系响应[J];第四纪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林;Satybaev MAKSATBEK;蔡福龙;王厚起;宋培平;纪伟强;许强;张利云;Qasim MUHAMMAD;Baral UPENDRA;;印度与欧亚大陆初始碰撞时限、封闭方式和过程[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年03期
2 鲁恒新;徐岳仁;陈立泽;张学民;申旭辉;崔静;;国产GF-2和ZY-3卫星数据在活动断裂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以哈思山南麓断裂带为例[J];地震;2017年01期
3 陈浩;李勇;;四川省北川县活动断裂的地质响应[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4 MENG Wen;GUO Changbao;ZHANG Yongshuang;DU Yuben;ZHANG Min;BAO Linhai;ZHANG Peng;;In Situ Stress Measurements in the Lhasa Terrane,Tibetan Plateau,China[J];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16年06期
5 姜大伟;张世民;丁锐;刘汉永;刘韶;刘睿;;龙门山南段前陆区古冲积扇分析及河流地貌面序列的建立——基于地貌面的测年数据、野外地貌分析与调查[J];第四纪研究;2016年05期
6 李建锋;刘锋;吴中海;;龙门山典型河流形态变化的潜在地震因素分析[J];地质力学学报;2016年03期
7 王继龙;吴中海;孙玉军;徐昊;周春景;马晓雪;;青衣江河流沉积与阶地特征及其成因演化[J];地质力学学报;2016年03期
8 谢超;周本刚;李正芳;;水系夹角分布特征对墨脱断裂活动性的指示意义[J];震灾防御技术;2016年03期
9 姜大伟;张世民;丁锐;李伟;刘汉永;郭萌;;龙门山南段青衣江阶地沉积物的化学风化特征及其意义[J];地质科学;2016年03期
10 白毛伟;谢小平;陈芝聪;叶卉;徐文阳;江若辰;李冰;李佳丽;;龙门山北东段山前涪江第四纪冲洪积扇地貌演化及其构造响应[J];沉积学报;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景云;尹云鹤;李炳元;;中国气候区划新方案[J];地理学报;2010年01期
2 崔志强;刘登忠;孟庆敏;;川西凹陷地区更新统砾石层沉积成因探讨[J];中国地质;2009年05期
3 王二七;尹纪云;;川西南新生代构造作用以及四川原型盆地的破坏[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唐熊;陶晓风;;雅安地区青衣江流域第四纪阶地特征分析[J];沉积学报;2009年01期
5 曹建玲;石耀霖;张怀;王辉;;青藏高原GPS位移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顺时针旋转成因的数值模拟[J];科学通报;2009年02期
6 张新琴;夏秀文;;月球撞击坑的动力学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6期
7 李海兵;付小方;Jérme VAN DER WOERD;司家亮;王宗秀;侯立玮;邱祝礼;李宁;吴富\,
本文编号:710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710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