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下紫坪铺坝前大型古滑坡体变形破坏效应
本文关键词:强震下紫坪铺坝前大型古滑坡体变形破坏效应
更多相关文章: 灯盏坪大型古滑坡体 汶川地震 应力应变分析 变形破坏机制
【摘要】:为探究"5·12"汶川地震中几乎所有大型古滑坡堆积体均保持整体稳定,只在局部坡度较陡及陡缓交界处发生滑塌的变形机制,以紫坪铺水利枢纽坝前左岸灯盏坪大型古滑坡堆积体为例,通过现场深孔监测资料及室内数值模拟分析了堆积体地震变形特征及应力应变分布情况.研究表明,灯盏坪古滑坡堆积体位移最大值出现于地表坡缘处,达150 mm;地震主要影响堆积体剪应力分布,造成灯盏坪前缘下部软化带内剪应力集中;基覆界面及微地貌是控制古滑坡体地震变形破坏模式的主导因素,并非所有古滑坡体均会被地震诱发整体复活,灯盏坪堆积体总体地形坡度为20°左右,基覆界面倾角为13°左右,地震不会触发其整体失稳,只在局部地形陡缓交界处及转折端发生变形破坏.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数学学院;
【关键词】: 灯盏坪大型古滑坡体 汶川地震 应力应变分析 变形破坏机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2293)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KJ-2014-10)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PCSIRT)
【分类号】:P642.2
【正文快照】: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因其具有地震震级高、持续时间长、震区地形地质环境复杂的特点,从而引发了大量的崩滑地质灾害[1-2].通过对强震区诱发的大型高速滑坡堵江现象调查显示,本次强震触发并堵江形成堰塞湖的大型高速滑坡基本均属岩质滑坡,而位于地震核心区内原有大型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古滑坡体上进行建筑的实践[J];西部探矿工程;1994年04期
2 苏兴钜,黄玉健;国道319线上杭吊钟岩古滑坡体综合治理[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0期
3 唐雪梅;李夕兵;唐军峰;;顺层古滑坡体变形特征及综合治理[J];工程勘察;2010年09期
4 王铸;;木尔宗沟古滑坡体稳定性分析[J];四川水利;2010年05期
5 支华龙;;向莆线菜坑垅古滑坡体综合治理技术[J];山西建筑;2013年09期
6 张蕾;陈力华;王平;陈进;曾祥蓉;;弃渣和路堤填筑对古滑坡体稳定性的影响[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7 张涛;张振伟;刘建磊;;石门坎水电站业主营地古滑坡体稳定性分析[J];云南水力发电;2011年06期
8 任晓光;陈卫东;施裕兵;;滑坡治理工程实践——以某水电站古滑坡体为例[J];四川地质学报;2011年S2期
9 武雄;段庆伟;孙燕冬;何满潮;崔政权;;三峡库区巴东黄土坡巨型古滑坡体稳态预测预报[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5期
10 许智勇;余红安;;襄十高速公路古滑坡体复活机制与工程治理[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晓光;陈卫东;施裕兵;;滑坡治理工程实践——以某水电站古滑坡体为例[A];2011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吴高海;刘荣富;杨序烈;廖雪勇;;沙阡水电站下坝址左岸古滑坡体稳定性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黄俊华、通讯员 刘紫云;秭归树坪滑坡险区灾民外迁[N];湖北日报;2004年
2 魏明;各国地质灾害防治浏览[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3 ;破解重庆云阳魔鬼洞之谜[N];北京科技报;2004年
4 记者 郭孝洪 通讯员 王海波;黄土坡滑坡避险搬迁进入攻坚[N];湖北日报;2010年
,本文编号:734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734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