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卸围压速率对大理岩破裂过程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不同卸围压速率对大理岩破裂过程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理岩 加卸荷分析 能量 声发射 PFC~(3D)
【摘要】:随着岩石力学的发展以及地下工程的需求增多,在开挖过程中岩石的卸荷破坏机制仍然是当下岩石力学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河南驻马店大理岩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大理岩加卸荷室内试验,在此基础上结合能量分析及声发射数据分析,并采用颗粒流数值软件PFC~(3D)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卸荷速率对大理岩破坏过程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通过大理岩常三轴试验和恒轴压卸围压试验,采用能量分析法进一步探究了不同卸荷速率对岩石破裂过程中能量释放与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卸荷速率对岩石破坏所吸收的总能量影响不大,对破坏过程中各阶段能量的转化有影响;卸荷速率越大,耗散应变能越小,岩石裂纹扩展需要消耗的能量越少。(2)依据声发射数据,对大理岩恒轴压卸荷路径下破坏过程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卸荷速率越大,内部裂纹发展越快,岩石从卸荷点至破坏点振铃计数率增速变大。破坏时卸荷速率越大,岩石裂隙发展与摩擦滑移越剧烈,引起的声发射事件就越多。(3)在探究PFC~(3D)软件宏细观参数关系中引入敏感性分析,探讨了各细观参数的交互作用规律。在调节细观参数时要尽量将摩擦系数确定,则弹性模量主要由平行黏结弹性模量适配;泊松比主要由平行黏结刚度比决定,调节平行黏结弹性模量、颗粒接触模量进行适配;峰值应力主要调节平行黏结法向强度和切向强度适配。(4)编写了恒轴压卸围压试验模拟的PFC~(3D)程序,运用PFC~(3D)软件模拟了常三轴试验和恒轴压卸围压试验,得出两种应力路径下的应力-时步曲线、裂隙-时步曲线、破坏时的剪切位移场图和声发射模拟数据,并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大理岩 加卸荷分析 能量 声发射 PFC~(3D)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45
【目录】:
- 摘要9-10
- Abstract10-12
- 第1章 绪论12-20
- 1.1 研究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8
- 1.2.1 岩石破裂的理论与试验研究13-16
- 1.2.2 岩石破裂PFC数值模拟研究16-17
- 1.2.3 存在问题17-18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8-20
- 1.3.1 研究内容18
- 1.3.2 技术路线18-20
- 第2章 大理岩加卸载试验的能量分析20-32
- 2.1 室内试验20-23
- 2.1.1 常规三轴室内试验20-21
- 2.1.2 恒轴压卸围压试验21
- 2.1.3 室内试验全应力-应变曲线21-23
- 2.2 能量分析原理23-25
- 2.3 常三轴试验的能量分析25-27
- 2.3.1 单轴试验能量演化规律25-26
- 2.3.2 常三轴试验能量演化规律26-27
- 2.4 恒轴压卸围压试验能量分析27-31
- 2.4.1 能量演化规律27-29
- 2.4.2 卸荷速率对能量曲线的影响29-31
- 2.5 本章小结31-32
- 第3章 大理岩加卸载过程的声发射分析32-44
- 3.1 声发射简介与试验32-34
- 3.1.1 声发射简介32-33
- 3.1.2 声发射试验33-34
- 3.2 大理岩常三轴试验声发射规律34-38
- 3.2.1 单轴压缩试验34-36
- 3.2.2 常规三轴试验36-38
- 3.3 恒轴压卸围压试验声发射规律38-42
- 3.3.1 恒轴压卸围压试验声发射演化规律38-40
- 3.3.2 卸荷速率对声发射规律的影响40-42
- 3.4 本章小结42-44
- 第4章 PFC~(3D)简介及宏细观参数关系分析44-64
- 4.1 PFC~(3D)简介44-46
- 4.1.1 PFC~(3D)的应用44
- 4.1.2 PFC~(3D)的模拟基础理论简介44-46
- 4.2 平行黏结模型46-49
- 4.3 单细观参数对宏观参数的影响49-62
- 4.4 多细观参数对宏观参数的共同影响62-63
- 4.5 本章小结63-64
- 第5章 PFC~(3D)数值模拟结果分析探究64-79
- 5.1 常规三轴试验过程模拟分析64-67
- 5.2 常规三轴试验声发射模拟67-68
- 5.3 不同卸荷速率下恒轴压卸围压试验模拟分析68-72
- 5.3.1 应力差-时步曲线68-69
- 5.3.2 剪切位移场分析69
- 5.3.3 破裂过程分析69-71
- 5.3.4 裂隙-时步曲线分析71-72
- 5.4 不同围压下恒轴压卸围压试验模拟分析72-74
- 5.4.1 应力差-时步曲线72-73
- 5.4.2 剪切位移场分析73
- 5.4.3 裂隙-时步曲线分析73-74
- 5.5 较高围压下恒轴压卸围压试验模拟分析探究74-77
- 5.6 本章小结77-79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79-81
- 6.1 结论79-80
- 6.2 展望80-81
- 参考文献81-8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86-87
- 致谢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君彪教授[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2 ;陈忠汉 教授[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卞文;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专家——方滨兴[J];中国青年科技;2004年12期
4 游小叶;;路在脚下 用双脚丈量[J];科学中国人;2007年08期
5 ;“派恩科技”:时势造英雄[J];华东科技;2004年Z1期
6 ;李海涛教授[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7 ;贺刘经南院士70华诞[J];测绘地理信息;2013年03期
8 ;朱从坤教授[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9 ;董文生教授[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李华江;汪妤然;;信息网络高速路上的先行者[J];科学中国人;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U喭炯蚶鶾N];齐齐哈尔日报;2014年
2 ;桂林市市长唐琮沅同志简历[N];桂林日报;2014年
3 ;周本顺简历[N];河北日报;2014年
4 ;孙U喭炯蚶鶾N];佳木斯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成波;低温大口径反射镜支撑装调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张晋华;矿用车前桥静液辅助驱动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Agapova Bella;室内和室外环境下地质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及强度发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代洋洋;PCB用黑孔液组成及其制备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陈磊;基于数值模拟的塑料颗粒3D打印机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6 安玉松;基于视频主角识别的服装广告投放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程海军;铊(Ⅰ)在水体中化学氧化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吴伟;自主化服务的管理与汇聚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9 郑清达;不同卸围压速率对大理岩破裂过程的影响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年
10 Brian Nurimba;搅拌摩擦焊并联机床静态特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425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742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