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南金州拆离断层带中花岗质岩石的变形:显微构造、组构与年代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辽南金州拆离断层带中花岗质岩石的变形:显微构造、组构与年代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辽南变质核杂岩 构造-岩浆关系 组构 显微构造
【摘要】:花岗岩(脉)在中下地壳韧性剪切带中普遍发育,如何正确鉴别剪切带中剪切前、剪切期及剪切后花岗岩(脉)以及正确理解剪切过程中构造变形与岩浆作用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辽南金州拆离断层带为研究对象,选取中部地壳伸展作用过程中具有不同变形表现的花岗岩(脉)开展宏观-微观构造观察、石英EBSD组构分析及锆石LA-ICP-MS年代学测试等工作,从而进一步丰富构造-岩浆关系判别准则。剪切前花岗岩(脉)多变形强烈且具有后期固态变形叠加在早期高温岩浆组构之上的特点,而剪切期的花岗岩由于侵位的时间不同,岩石的变形程度也会不同。剪切晚期侵入的岩脉遭受了较弱的晶内塑性变形,而剪切早期的岩脉可以显示岩浆流动或结晶后高温至中温固态变形。从组构特点上看,剪切前和剪切期花岗质岩石石英c轴组构大多表现为中高温组构叠加有低温组构的特点。剪切后的花岗质岩石仅发生微弱的晶内变形或未变形而显示低温或无规律的组构特征。对五个典型的样品进行年代学测试,其结果符合相应的期次划分类型。应用宏观构造、显微构造与组构分析,结合年代学测试综合分析,对于辽南变质核杂岩构造-岩浆活动性进行了精细划分,包括134~130Ma初始伸展阶段,130~115Ma峰期伸展与强烈岩浆活动阶段,以及115Ma前后伸展作用结束。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辽南变质核杂岩 构造-岩浆关系 组构 显微构造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30211,90814006)资助
【分类号】:P588.121;P583
【正文快照】: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China*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30211、90814006)资助1引言中下地壳韧性剪切带中往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俊来;;“第八届全国显微构造与组构学术研讨会”在桂林圆满结束[J];地质通报;2007年01期
2 何永年;史兰斌;;变形显微构造分析在地震地质研究中的应用[J];地震地质译丛;1983年05期
3 钱祥麟;;显微构造与组构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J];地质论评;1982年03期
4 何永年;;变形矿物岩石显微构造研究的进展[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1985年01期
5 李金铭;;第二届全国显微构造与组构学术讨论会简况[J];西北地质;1985年02期
6 杨钟堂;;变形矿物的显微构造及其研究方法[J];西北地质;1985年06期
7 钱祥麟;;第二届全国显微构造与组构学术讨论会在桂林召开[J];地质论评;1985年02期
8 郑伯让 ,金振民;透射电子显微术在显微构造研究中的应用[J];地质科技情报;1986年01期
9 梁良;;显微构造与组构在铀矿地质研究中的应用[J];铀矿地质;1987年06期
10 钟增球;变形岩石显微构造研究的一些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198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军;赵杰;王军红;;泰山山前断裂的显微构造特征[A];第四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二届全国高温高压联合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89年
2 王小凤;水涛;;变形显微构造古应力计及其在地质学中的应用[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8)[C];1986年
3 刘元祯;;断裂带内变形石英质岩石显微构造特征和应力状态的分析[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文集(1)[C];1980年
4 郭宝罗;李志中;成勇;杜岳鸿;;用偏光显微镜进行显微构造分析的一种方法[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文集(9)[C];1991年
5 徐和聆;张荣阁;;金川矿区西风井断裂带显微构造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4)[C];1983年
6 许志琴;;显微构造及板块构造[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12)[C];1985年
7 周翊;;方解石岩石的剪切变形实验:显微构造及组构特征[A];第四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二届全国高温高压联合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89年
8 凌小惠;;东昆仑山万宝沟断裂显微构造的初步研究[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7)——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科学第二次讨论会论文集(二)[C];1983年
9 肖一坤;周名魁;;会理群河口组拉拉变质杂岩中的同斜倒转褶皱与小型、显微构造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6)[C];1985年
10 杨主恩;林卓然;陈希成;;不同成因的断层岩中石英的TEM显微构造特征及其成因意义探讨[A];第三次中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二)[C];198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媛;翡翠显微构造特征及其对品质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2 曹淑云;滇西点苍山高温糜棱岩显微构造和流动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3 戴凛;燕山北部尚义—赤城断裂带糜棱岩显微构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4 夏浩然;伸展拆离型韧性剪切带的演化:北京云蒙山水峪剪切带的显微构造、运动学与流变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本文编号:757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757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