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河套盆地含氟地下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本文关键词:内蒙古河套盆地含氟地下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更多相关文章: 河套盆地 水文地球化学 含氟地下水 分布特征 形成原因
【摘要】:内蒙古河套盆地不仅存在高砷地下水,还存在高氟地下水,严重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尽管高砷地下水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高氟地下水的分布及形成机理却认识不足。在资料检索和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406个地下水水样的采集和分析,研究了高氟地下水的化学特征和分布规律,并从矿物溶解与沉淀、蒸发浓缩、解吸与竞争吸附及阳离子交换4个方面探讨了河套盆地山前与平原两种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地下水的主要富氟机理。结果显示,406个水样中,超过59%的水样含氟量超过我国饮用水1.0mg/L的标准,其中山前地下水氟的超标率高于平原地区。高氟地下水表现出富钠、贫钙、弱碱性的特点。平原区高氟地下水的pH、HCO-3、δ18 O、δD和TDS普遍高于山前,Ca2+、NO-3普遍低于山前。萤石溶解与方解石沉淀为山前地区氟含量主要控制因素;而蒸发作用、阳离子交换作用、OH-、HCO-3与F-的竞争吸附成为平原地区氟含量的主要控制因素。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下水循环与环境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河套盆地 水文地球化学 含氟地下水 分布特征 形成原因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22020;41172224)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3103700)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基础性研究课题(131017)
【分类号】:P641.1
【正文快照】: MAO Ruoyu,GUO Huaming*,JIA Yongfeng,JIANG Yuxiao,CAO Yongsheng,ZHAO Weiguang,WANG Zhen1.Key Laboratory of Groundwater Circul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volution(Ministry of Education),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100083,China2.School of W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佩霞;禹州市山区基岩地下水分布特征[J];中国煤田地质;2005年03期
2 李强;;运城市高铬地下水的分布及成因分析[J];地下水;2006年04期
3 李巍;朱兴坤;;浅谈泰来县地下水分布规律及水质评价[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8期
4 荆继红;孙继朝;韩双平;黄冠星;陈玺;张玉玺;刘景涛;;珠江三角洲地区酸雨及酸化地下水分布特征[J];上海地质;2010年02期
5 田春艳;张福存;;宁夏银北平原地下水中砷的分布特征及其富集因素[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0年02期
6 李楠;赵丹;宋晓雨;;岩溶发育与地下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12期
7 寇亚飞;陈光宇;王利;;黄淮海平原劣质地下水分布及其成因分析[J];人民黄河;2013年02期
8 卜俊贤,朱少荣,刘佑荣,宫晓飞;曾侯乙墓墓区地下水渗流场模拟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10期
9 尹政;赵艳娜;杨丽萍;;甘肃西部北山区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J];地下水;2011年04期
10 Timo Tarvainen;Tarja Paukola;秦大地;;利用地球化学数据库圈定污染地下水的危险区[J];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阎葆瑞;张胜;张作辰;;宁波盆地地下水铁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A];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所刊(第8号)[C];1992年
2 胡海涛;许贵森;;青南—藏北高原的构造体系及其对地下水的控制[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5)[C];198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特约记者 邢云鹏 记者 薄云山;保护地下水,,山西有了“硬杠杠”[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2 特约记者 秦锦丽 记者 王锋;甘肃:编制地下水应急服务方案[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3 特约记者 秦锦丽;甘肃旱区地下水可基本满足应急灌溉[N];中国矿业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刘如春 本报通讯员 汤璇;节制开采,加强监测,让地下水涌流不息[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高慧丽 本报通讯员 李凯;中国:多少地下水可以放心用[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周丽燕;张宗祜院士:追踪地下水的明天[N];人民政协报;2006年
7 全杰 如春 东杰;广州地下水丰富 调查工作应深入[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玉肖;基于统计分析的高砷地下水形成机理及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李昕妍;耀县幅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硝酸盐污染来源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3 李倩睿;乌兰盆地地下水数值仿真模拟及可持续利用[D];长安大学;2015年
4 富一琳;铁路隧道施工期地下水排放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高彦芳;金佛山地区地下水δ~(15)N及微(常)量元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冯娟;呼和浩特地区地下水有害元素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3年
7 边文英;干旱区傍河地下水蒸发型动态的模拟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张涛;奇台绿洲地下水时空变异性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9 向伟玲;阜康市地下水时空动态变化及生态影响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10 陈静;榆溪河上游河流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77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777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