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拉陵灶火中游地区铜钼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发布时间:2017-09-05 09:45
本文关键词:东昆仑拉陵灶火中游地区铜钼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摘要】:拉陵灶火中游铜钼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西段北坡,柴达木盆地南缘,大地构造属秦祁昆造山系东昆仑弧盆系之北昆仑复合岩浆带。矿区位于东经93°14′43″-93°15′04″,北纬36°28′53″-36°29′18″,面积约49平方千米,是祁漫塔格地区找矿成果较显著的矿床之一。但是该区地质综合研究程度不够,矿床成因类型复杂,且至今仍有争议。本文以期能够清楚地认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厘定其矿床成因,这将有助于对区域上类似成因争议的矿床做出指导,有助于对该成矿亚带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这将有利于指导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本论文通过对花岗岩、地层、断裂-褶皱系统的详细野外地质观察,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论证该矿床的成矿条件、控矿因素及成矿机理。并通过对矿区地质、矿床地质、矿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阐明矿床成因类型,建立找矿模式。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调研和室内测试分析、研究工作,对拉陵灶火中游铜钼多金属矿床取得如下进展与成果:1、综合得出,拉陵灶火中游铜钼多金属矿床的矿体有矽卡岩型和斑岩型,构成与中酸性侵入岩体有关的矽卡岩型-斑岩型多金属(Fe-Cu-Pb-Zn-Sn-Mo-W)矿成矿系列,是典型的兼具矽卡岩型矿体和斑岩型矿体的岩浆热液矿床。2、拉陵灶火中游铜钼矿产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斜长角闪岩段地层及中三叠世中粒石英闪长岩和白沙河岩组片麻岩接触带上,初步认为矿床成因为印支期构造-岩浆活动后形成的矽卡岩-斑岩型钼多金属矿床。因此今后该区的区域找矿方向,应该重点放在与印支期花岗岩岩株有关的铁、铜、钼多金属矿床。3、根据花岗岩的形成时代,结合区域地质背景,与侵入岩的岩石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得出拉陵灶火中游铜钼多金属矿的成岩成矿环境为造山阶段晚期的后碰撞伸展环境。
【关键词】:东昆仑 拉陵灶火中游 成矿规律 矿床成因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选题依据9
- 1.2 研究现状9-13
- 1.2.1 矽卡岩型矿床的研究进展9-11
- 1.2.2 斑岩型矿床的研究进展11
- 1.2.3 本区域的研究现状11-13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13
- 1.3.1 研究思路13
- 1.3.2 研究内容13
- 1.4 完成的工作情况13-15
- 1.4.1 工作进度13
- 1.4.2 完成工作量13-15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15-23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15
- 2.1.1 交通位置15
- 2.1.2 地理环境15
- 2.2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15-17
- 2.3 地层17-19
- 2.4 构造19-20
- 2.4.1 褶皱19-20
- 2.4.2 断裂20
- 2.5 岩浆岩20-22
- 2.5.1 侵入岩20-21
- 2.5.2 火山岩21-22
- 2.6 变质岩22-23
- 第三章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23-27
- 3.1 地球物理特征23-25
- 3.1.1 航磁异常特征23
- 3.1.2 地磁异常特征23-24
- 3.1.3 激电异常特征24-25
- 3.2 地球化学特征25-27
- 3.2.1 水系异常特征25
- 3.2.2 土壤异常特征25-27
- 第四章 矿床地质特征27-47
- 4.1 矿化带特征27-30
- 4.2 矿体地质特征30-39
- 4.2.1 层控矽卡岩型30-37
- 4.2.2 接触交代型37-38
- 4.2.3 斑岩型38-39
- 4.3 矿石特征39-42
- 4.4 岩体特征42-46
- 4.5 围岩蚀变46-47
- 第五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47-51
- 5.1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47-50
- 5.1.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47-48
- 5.1.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48-50
- 5.2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50-51
- 第六章 矿床成因探讨51-54
- 6.1 成矿物质来源51
- 6.2 控矿因素51-52
- 6.3 成矿类型及成矿时代探讨52-53
- 6.3.1 成矿类型52
- 6.3.2 成矿时代52-53
- 6.4 成矿模式探讨53-54
- 第七章 找矿远景分析54-56
- 7.1 成矿条件分析54
- 7.1.1 成矿物质条件54
- 7.1.2 成矿动力条件54
- 7.2 矿床空间分布特征54-55
- 7.3 远景分析55-56
- 主要结论及存在问题56-57
- 参考文献57-6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1-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静;谢智勇;李彬;李善平;谈生祥;任华;张启梅;;东昆仑拉陵灶火钼多金属矿床含矿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J];地质与勘探;2013年05期
2 张洪涛;陈仁义;舒思齐;;中国大陆斑岩铜矿若干问题[J];矿床地质;2013年04期
3 陈静;谢智勇;李彬;谈生祥;任华;张启梅;李燕;;东昆仑拉陵灶火地区泥盆纪侵入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J];矿物岩石;2013年02期
4 莫宣学;;岩浆作用与青藏高原演化[J];高校地质学报;2011年03期
5 高晓峰;校培喜;谢从瑞;过磊;董增产;奚仁刚;康磊;;祁漫塔格地区构造-岩浆作用与成矿[J];西北地质;2010年04期
6 乔耿彪;伍跃中;;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花岗岩成因类型对成矿作用的控制[J];西北地质;2010年04期
7 潘彤;;青海祁漫塔格地区铁多金属成矿特征及找矿潜力[J];矿产与地质;2008年03期
8 莫宣学;罗照华;邓晋福;喻学惠;刘成东;谌宏伟;袁万明;刘云华;;东昆仑造山带花岗岩及地壳生长[J];高校地质学报;2007年03期
9 韩宝福;;后碰撞花岗岩类的多样性及其构造环境判别的复杂性[J];地学前缘;2007年03期
10 谌宏伟,罗照华,莫宣学,刘成东,柯珊;东昆仑造山带三叠纪岩浆混合成因花岗岩的岩浆底侵作用机制[J];中国地质;2005年03期
,本文编号:7972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797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