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上白垩统红层空间分布及其对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的地质约束
发布时间:2017-09-05 10:14
本文关键词:西秦岭上白垩统红层空间分布及其对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的地质约束
更多相关文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 西秦岭 上白垩统 红层地层 角度不整合 数字高程模型 地壳隆升
【摘要】:通过对西秦岭上白垩统红层地层基本沉积特征的研究和空间高程分布的定量化分析,讨论了西秦岭晚白垩世时期可能的构造地貌状态及西秦岭新生代以来地壳隆升的空间变化规律。取得如下认识:1根据西秦岭上白垩统底部洪积-冲积砾岩层之上普遍存在一套厚度不等的具有风成砂岩特征的红色中细粒砂岩和上部出现以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的湖相沉积,结合现今多分布在不同水系分水岭之上,以及西秦岭中部宕昌-岷县-临潭断裂带两侧上白垩统红层地层顶面高程和底部角度不整合面高程没有显著差异分析,认为西秦岭无论在晚白垩之前经历了何种构造过程,晚白垩世具有整体稳定的泛沙漠-湖盆的古构造地貌状态,且断裂带不具备控制上白垩统沉积的构造边界性质;2现今离散型分布在西秦岭的上白垩统沉积地层反映的原型盆地不是孤立的、受区域断裂控制的山间盆地,而是统一的泛沙漠-内陆湖盆,现今的离散型分布是新生代以来地壳不均匀隆升和侵蚀的结果;3西秦岭上白垩统底部的角度不整合面产状,虽然由于后期构造变动呈非完全水平状态,但总体产状平缓。从大区域尺度分析,可以近似看做原始近水平的古地貌面。通过对该角度不整合面高程信息提取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其高程分布具有从南西到北东、从北西到南东逐渐降低,穿越区域断裂带没有显著梯度变化,指示了西秦岭新生代以来的隆升具有整体性和隆升幅度呈连续梯度变化的特征。这可能指示了西秦岭新生代以来的地壳隆升机制主要不是上地壳挤压逆冲缩短,而是在印度板块-欧亚板块碰撞汇聚的动力学背景下,下地壳或上地幔自西南向北东连续流变逐渐增厚,造成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呈向北东突出的弧形扩展隆升。
【作者单位】: 天津城建大学地质与测绘学院;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西秦岭 上白垩统 红层地层 角度不整合 数字高程模型 地壳隆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340002、41072149)
【分类号】:P548;P534.53
【正文快照】: 天津城建大学地质与测绘学院,天津300384School of Geology and Geomatics,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Tianjin 300384,China西秦岭造山带是指夹持于北部商丹缝合带和南部勉略缝合带之间的区域,在经历了漫长的裂解、俯冲、碰撞过程后,于印支期完成板块构造演化过程进入陆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宏宇,闫泗民;苏北地区上白垩统石油地质条件分析[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S2期
2 陈曦,王成善,李祥辉,胡修棉;阿尔卑斯—喀尔巴阡上白垩统大洋红层特征与对比[J];地学前缘;2005年02期
3 闫泗民,刘宏宇;苏北地区上白垩统储层特征[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S2期
4 周兴海;陈广金;;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特征[J];中国勘察设计;2009年09期
5 万晓樵,赵文金,李国彪;对西藏岗巴上白垩统的新认识[J];现代地质;2000年03期
6 陈荣林;苏南上白垩统赤山组风成砂初探[J];石油实验地质;1982年03期
7 翁祖山,俞方明;浙东沿海上白垩统小雄组的建立[J];火山地质与矿产;1999年03期
8 刘细元,衷存堤,蒋金明,卢建萍,谢清辉;江西省上白垩统会昌膏盐段的建立[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邴志波,刘文海,黄志安,张福生;辽西上白垩统大兴庄组地层层序及时代[J];地质通报;2003年05期
10 对比地孝亘;渡部真人;Khishigjav TSOGTBAATAR;Rinchen BARSBOLD;,
本文编号:7973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797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