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地壳电性结构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地壳电性结构特征研究
【摘要】:青藏高原是大陆板块碰撞的典型地区,它的形成是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的结果,两大板块至今仍然在以一定的速率相互挤压碰撞。因此,青藏高原也被称为研究地球内部动力学和地质变化的天然实验室,尤其藏东南地区的深部结构和物质状态是研究青藏高原动力学机制的关键点之一。本文以“大陆电磁标准网实验研究(Sino Probe-01)”项目为依托,通过在藏东南地区采集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数据,来研究其深部的地壳电性结构以及物质状态的问题,并通过相关的数据处理流程和NLCG二维、三维反演方法,获得了藏东南地区深部的电性结构模型,此模型揭示出研究区上地壳普遍分布规模不等的高阻体,而中下地壳普遍分布高导体,平均厚度大于20公里,上地幔盖层则以高阻体为主,呈现电阻率值纵向分层的特点。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中下地壳高导层并不是广泛连续地分布,而是呈局部分布的形式,高导体之间连通性较差。此外,在甲桑卡—赤布张错断裂附近,有一条明显的条带状高导体横穿断裂分布,此高导体前端已经越过班公—怒江断裂,在二维反演模型中,班怒断裂北侧高阻体底部约40公里处,存在一条低阻通道,电阻率值为十几欧姆米,推测此低阻通道即为前述高导体的反映,其横穿断裂的分布情况可能与热扩散效应有关。另外,研究区内在拉萨地块东部分布近似南北向延伸的高导体,其周围被高阻体包围,南端则到达嘉黎断裂。作者认为,藏东南地区中下地壳存在相对软弱的高导体,这些高导体的存在可能使得下方地壳与上地幔盖层不能强烈的耦合,因此,三维电性结构水平切片中显示的高导区域有可能是解耦的区域。此外,研究并没有发现下底界面在80、90km左右且呈大规模条带状分布的下地壳流,而仅仅是厚度在20公里左右、相互之间连通性较差的中下地壳高导体,高导体有可能仅仅保持一种塑形蠕变的状态,并没有明显的“管流”痕迹,这种模型与东向逃逸的连续管道流模型并不相符。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 藏东南 电性结构 高导体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31.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引言10-17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2 项目背景11
- 1.3 研究区地球物理研究概况11-15
- 1.4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15
- 1.5 研究预期结果15
- 1.6 本文完成的研究工作15-17
- 第2章 大地电磁测深理论基础17-23
- 2.1 方法综述17
- 2.2 大地电磁场特征与场源17-18
- 2.3 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工作原理18-19
- 2.4 电磁场的基本方程19-23
- 第3章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采集、处理及分析方法23-41
- 3.1 野外数据采集与处理23-26
- 3.2 测深曲线数据质量分析26-28
- 3.3 阻抗张量分解28-34
- 3.3.1 Line1阻抗张量分解结果29-31
- 3.3.2 Line2阻抗张量分解结果31-34
- 3.4 相位张量分析34-38
- 3.5 感应矢量分析38-41
- 第4章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反演41-56
- 4.1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反演综述41-44
- 4.1.1 一维反演41
- 4.1.2 二维反演41-43
- 4.1.3 三维反演43-44
- 4.2 研究区Line1、Line2测线二维反演44-53
- 4.2.1 二维反演前的研究工作44-46
- 4.2.2 Line1测线二维反演结果46-50
- 4.2.3 Line2测线二维反演结果50-53
- 4.3 研究区三维反演53-56
- 4.3.1 三维反演前的准备工作53-54
- 4.3.2 三维反演结果54-56
- 第5章 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壳电性结构特征及其地质涵义56-78
- 5.1 研究区内主要地体与主要地质界线56-58
- 5.1.1 拉萨-冈底斯地体56
- 5.1.2 班公-怒江缝合带56-57
- 5.1.3 羌塘地体57-58
- 5.2 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壳电性结构二维反演结果分析58-60
- 5.3 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壳电性结构三维反演结果分析60-66
- 5.4 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壳电性结构三维模型可靠性验证66-71
- 5.4.1 三维反演部分测点拟合结果66-67
- 5.4.2 二维反演与三维反演结果对比67-69
- 5.4.3 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壳电性结构一维bostick频深转换结果69-71
- 5.5 基于电性结构模型的区域物质状态研究71-78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78-82
- 6.1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78-79
- 6.2 论文的主要成果79-80
- 6.3 论文主要创新点80
- 6.4 论文的不足及未来的工作展望80-82
- 致谢82-83
- 参考文献83-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远长,王美娟,吴正方;青藏高原东南部自然带垂直分布的数学模型及生态学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6年03期
2 柏晶瑜,徐祥德,于淑秋;青藏高原东南部夏季深对流加热研究[J];气象科技;2003年01期
3 郑远长;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森林植被─—气候关系研究[J];地理研究;1995年04期
4 施小英;施晓晖;;夏季青藏高原东南部水汽收支气候特征及其影响[J];应用气象学报;2008年01期
5 周定文;范广洲;华维;李学敏;刘雅勤;王永立;;我国春季降水与青藏高原东南部冬季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的关系[J];大气科学;2009年03期
6 沈军,汪一鹏,任金卫,曹忠权;青藏高原东南部第四纪右旋剪切运动[J];新疆地质;2003年01期
7 季建清,钟大赉,张连生;青藏高原东南部新生代挤出块体西边界[J];科学通报;2000年02期
8 蒋复初,吴锡浩;青藏高原东南部地貌边界带晚新生代构造运动[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9 许刘兵;周尚哲;;基于宇宙成因核素~(10)Be的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末次间冰期以来地表岩石剥蚀速率研究[J];地质学报;2009年04期
10 杨本湘,陶祖钰;青藏高原东南部MCC的地域特点分析[J];气象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传铭;姚华建;罗银河;;青藏高原东南部地震勒夫面波层析成像[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6:岩石圈结构与大陆动力学论文集[C];2014年
2 郑现;赵翠萍;周连庆;郑斯华;;利用背景噪声与天然地震数据联合反演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6:岩石圈结构与大陆动力学论文集[C];2014年
3 王慧;;青藏高原东南部转弯水汽对梅雨降水的作用[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金胜;叶高峰;魏文博;邓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壳电性结构与断裂构造特征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丽军;马利锋;崔海燕;赵志鹏;胡抗;陈锋;贺学;张致英;康龙丽;;青藏高原东南部民族群体的Y染色体和mtDNA多态性分析[A];第七届全国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第四届全国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学术研讨会暨医学生化分会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娅;青藏高原东南部下地壳流及上地幔构造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2 徐孝彬;利用宇生同位素~(10)Be对青藏高原东南部沙鲁里山第四纪冰期事件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贾常秀;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地壳电性结构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蔡雯悦;青藏高原东南部云状况与地表能量收支结构[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67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867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