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鄂尔多斯盆地罕台庙地区铀储层非均质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

发布时间:2017-09-23 13:32

  本文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罕台庙地区铀储层非均质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


  更多相关文章: 砂岩型铀矿 铀储层非均质性 指标体系 直罗组 鄂尔多斯盆地 矿床地质


【摘要】:铀储层非均质性在铀成矿作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人们对鄂尔多斯盆地罕台庙地区铀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未见深入.该地区铀储层通过平面编图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铀储层的砂体厚度、含砂率、砂岩粒度、泥质隔挡层数量、累积厚度、原始有机碳含量等参数能定量表征铀储层砂体的非均质性,沿辫状分流河道砂体中心轴线地区,铀储层非均质性较弱;而位于砂体中心轴线两侧边缘和下游地区,铀储层非均质性增强.系统的定量非均质性参数与铀矿化信息的比较结果表明,可以将铀储层非均质性分为Ⅰ类(弱)、Ⅱ类(中等)和Ⅲ类(强),其中Ⅱ类铀储层的铀矿化最为活跃,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由多参数综合评判的铀储层非均质性分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往定性的研究表明,铀储层非均质性既制约铀成矿过程也影响地浸采铀过程,如今定量分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将能够更准确地预测铀成矿靶区和优化地浸采铀工程部署,提高勘查和采铀效率.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海油研究总院;
【关键词】砂岩型铀矿 铀储层非均质性 指标体系 直罗组 鄂尔多斯盆地 矿床地质
【基金】: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高校科技攻关项目(Nos.201150;201409) 国土资源部铀矿整装勘查综合研究项目(No.12120114076501) “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TPR-2013-11)
【分类号】:P619.14
【正文快照】: 0 引言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最早应用于油气储层,其研究对于揭示油气藏分布规律和提高剩余油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Pettijohn et al.,1973;Miall,1985,1996;Weber,1986;裘亦楠,1987;Lucia and Fogg,1990;杨少春,2000;毛志强,2003;汪立君和陈新军,2003;于兴河,2008;罗静兰等,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进军;汪盈盈;;小洼油田洼38块东三段储层非均质性研究[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2 牛世忠;胡望水;熊平;;储层非均质性模型在红岗油田高台子油藏中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4期

3 张玮;;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动向[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8期

4 张传河;李建红;;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现状与展望[J];煤炭技术;2011年09期

5 胡望水;曹春;何海泉;李相明;李松泽;李子豪;;新立地区嫩三段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岩性油气藏;2012年06期

6 李婷;赵军龙;许建涛;郑璇;曹军涛;;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方法技术综述[J];陕西煤炭;2013年01期

7 徐乐;牟中海;李积永;由超;王哲;;昆北油田切16井区储层非均质性[J];地质科技情报;2014年04期

8 杨清喜;;临盘油田临十三沙二下储层非均质性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09年04期

9 何琰,殷军,吴念胜;储层非均质性描述的地质统计学方法[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0 肖蔚;苏北溱潼凹陷台兴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景彦;李喜臣;张英志;张宇;;北一区断东西块葡一油层河流-三角洲沉积构成及储层非均质性分析[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吴何珍;符力耘;方战杰;;基于随机介质理论的多尺度储层非均质性定量描述[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林光荣;刘秋兰;刘学刚;杜朝峰;卢燕;;利用组合模型研究储层非均质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于建华;李幼铭;;应用非线性优化方法模拟储层非均质性质[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唐志远;孙赞东;魏建新;;基于物理模型的溶蚀孔洞型储层非均质性AVO/AVA反演研究[A];“地球·资源”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邢德敬;刘辰生;;东濮凹陷濮城油田南区沙2~(上2+3)辫状三角洲砂体的储层非均质性[A];中国西部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国会;蒙启安;包丽;李奕农;;砂体成因类型与成岩作用对储层非均质性和含油性的控制作用[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史成恩;朱圣举;周益辉;;鄂尔多撕盆地中生界储层非均质性与开发对策[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周单;黄旭日;胡光义;;地震和相约束的建模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翠玲;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成藏与分布的影响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05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905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b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