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有机质微生物降解与生物气源岩识别——以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第四系为例
本文关键词:沉积有机质微生物降解与生物气源岩识别——以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第四系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柴达木盆地 生物气 生物标志化合物 微生物降解 气源岩
【摘要】:生物气的主要组分甲烷是不同微生物菌群协同降解复杂有机质的终端产物,研究生物气生成过程中微生物对沉积有机质降解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柴达木盆地东部生物气气源层识别具有重要意义。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涩北一号气区第四系沉积物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研究发现,一些泥岩层内饱和烃组分遭受微生物降解,使部分正构烷烃和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消失,色谱不可分辨的复杂有机混合物显著升高。微生物降解作用明显的泥岩,降解参数升高,可溶有机质含量与烃转化率也显著升高,反映第四系部分泥岩层中高的可溶有机质含量与烃含量,是微生物活动和降解原始沉积有机质的产物。在微生物降解作用明显的泥岩中,检测到了丰富的产甲烷菌特殊生物标志化合物2,6,10,15,19-五甲基二十烷等,表明降解程度高的泥岩中,不仅厌氧降解细菌活动强烈,产甲烷菌活动也很强烈,是生物气的优质烃源岩。因此可以得出:可溶有机质含量,特别是其中烃含量以及微生物降解参数,是评价生物气气源岩的重要依据。
【作者单位】: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生物气 生物标志化合物 微生物降解 气源岩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172132)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专项(1309RTSA041)资助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引用:王万春,刘文汇,王国仓,王成.沉积有机质微生物降解与生物气源岩识别——以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第四系为例[J].石油学报,2016,37(3):318-327.C ite:Wang Wanchun,Liu Wenhui,Wang Guocang,Wang Cheng.Biodegradation of depositional organic matter and identification of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争;钟卫鸿;陈建孟;陈效;楼坚;;甲基叔丁基醚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06年01期
2 董文;;秸秆的微生物降解研究现状[J];科技信息;2007年05期
3 张逸飞;何卿;焦涛;程城;王贯中;;微生物降解苯胺的研究进展[J];污染防治技术;2009年01期
4 白红娟;杨斌盛;贾万利;肖根林;;微生物降解土壤中农药残留的研究进展[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11期
5 肖盈;陈少华;胡威;胡美英;;微生物降解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27期
6 庞金梅,,池宝亮,段亚利;苯二甲酸酯的微生物降解与转化[J];环境科学;1994年03期
7 崔中利,李顺鹏;化学农药的微生物降解及其机制[J];江苏环境科技;1998年03期
8 苏绍辉;;微生物降解农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9 王风芹,袁红莉,陈文新;微生物降解褐煤的酶学机理[J];生物技术;2002年02期
10 张火云,孙启玲;微生物降解环境中含氯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昶儒;邹翔;汲晨锋;季宇彬;;2,6-二硝基甲苯微生物降解及毒性研究[A];转化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岩;蒋继志;马平;刘翠芳;;微生物降解农药研究的新进展[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岩;蒋继志;马平;刘翠芳;;微生物降解农药研究的新进展[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吴祥为;唐芳;花日茂;汤锋;李学德;操海群;;农药微生物降解研究现状[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周叶锋;廖晓兰;;环境中农药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乔润香;彭星星;钟国华;胡美英;;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微生物降解研究现状与方向[A];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徐文迪;牛明芬;;有机磷农药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8 杨秀山;赵军;钱城;董雪;;微生物降解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和焦油的初步研究[A];中国太阳能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云;张海涛;;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10 田贞乐;朱丽华;唐和清;;石油烃类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过程的简易评价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文;吴江利用微生物降解农残效果好[N];农民日报;2009年
2 王树声 黄佩杰;农残微生物降解技术——绿色的保证[N];农资导报;2004年
3 南京日报记者 秦宵喊;南农大“微生物降解农药”效益惊人[N];南京日报;2005年
4 记者 沈雪梅;探寻微生物降解污水途径[N];南通日报;2010年
5 ;微生物降解污水新技术通过鉴定[N];今日信息报;2004年
6 国家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 秦虹邋何成磊;污水治理需要微生物降解技术[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7 胡宇;高效农残降解菌剂问世[N];农资导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于波;孤对电子杂环类环境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陆泗进;土壤柴油污染物微生物降解强化技术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阮爱东;尼古丁的土壤微生物生态毒理和微生物降解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王楠希;微生物降解除草剂苯磺隆的相关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康占海;甲嘧磺隆的微生物降解作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6 刘怡辰;烷烃的微生物降解及其羟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崔明超;喹啉及其甲基化衍生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8 张颖;微生物降解聚乙烯醇的条件及降解过程机制研究[D];江南大学;2006年
9 蒋丽娟;两种渔药在沉积物中的微生物降解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以轩;微生物降解室内气态化学污染物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莫德格;邻苯二甲酸酯在包气带中的运移和微生物降解[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杨力力;环境因素对微囊藻毒素厌氧微生物降解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王艳;药渣中残留泰乐菌素的微生物降解途径及其降解产物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5 张莉;氯代有机化合物在天然沉积物中的微生物降解[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田贞乐;微生物降解柴油过程的评价方法及菌群间协同作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唐晨光;营养盐对微生物降解海水中石油污染物的影响及条件优化[D];青岛理工大学;2008年
8 吴小莉;1,4-二氯萘、2,6-二氯萘的微生物降解实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路争;微生物降解甲基叔丁基醚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6年
10 范燕燕;环境激素2,4,6-三氯苯酚的微生物降解特征及固定化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545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954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