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港水下多孔爆破陆地和水底震动实地测试与分析
本文关键词:洋山港水下多孔爆破陆地和水底震动实地测试与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水下多孔爆破 陆地震动 水底震动 小波包分析
【摘要】:为研究水下多孔爆破引起的水底和陆地震动特点,依托洋山港治理工程进行了水下多孔爆破水底和陆地震动测试试验并获得有效震动信号,利用频序小波包分解算法对震动信号进行频带分解和能量分布的对比分析。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水底震动,陆地震动持续时间延长,幅值衰减很大,频带更窄,主频更低,并且含有明显的次高频带;三个方向震动能量衰减都在90%以上,而以上下垂直向能量衰减最大,水平垂直于岸的南北向衰减最小;低频带小波包能量衰减最小,高频带小波包能量衰减最大,并且水平平行于岸的东西向和水平垂直于岸的南北向小波包能量衰减呈现振荡特征。
【作者单位】: 解放军理工大学野战工程学院;解放军65307部队;解放军理工大学训练部;
【关键词】: 水下多孔爆破 陆地震动 水底震动 小波包分析
【基金】:总后基建营房部项目(KYGYZXJK0914)
【分类号】:TU751.9;TU435
【正文快照】: 随着沿海经济开发、海防工程建设和内陆江河治理的发展,水下爆破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1-2],对加快建设进度、降低建设成本、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其随之而来的冲击和振动等破坏效应却对施工区域的周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3-6]。爆破振动是水下爆破的环境有害效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孟伟华;姚佳麒;;科技新法宝助力边检戍守洋山港[J];华东科技;2010年02期
2 徐钟;;智能道口技术洋山港高效运作的保障[J];华东科技;2007年12期
3 张凌云;;洋山港:科技超越梦想[J];华东科技;2006年04期
4 杨忠勇;程和琴;朱建荣;李身铎;;洋山港海域潮动力特征及其对工程的响应[J];地理学报;2012年09期
5 李玉中,陈沈良;洋山港海域与长江口相似性研究[J];地理学报;2002年06期
6 景学立;学术活动简讯[J];上海地质;2001年04期
7 陈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起步位置的探讨[J];海洋工程;2002年03期
8 赵庆英,陈荣华,王小波,应元康,张忠华,赵忠宝;洋山港内及航道水域沉积环境分析[J];海洋工程;2005年02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瞿世民;;洋山港的由来(摘要)[A];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一、二、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2 傅金龙;;洋山港和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对宁波-舟山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影响[A];“海洋经济研讨会”报告选编[C];2005年
3 黄勇;傅金龙;朱磊;周世锋;;洋山港和杭州湾大桥建设对环杭州湾地区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A];“海洋经济研讨会”报告选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荣忠;洋山港背后的思考[N];国际商报;2005年
2 青海证券 黄 硕;洋山港 上海公司的新储备[N];证券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陈珊珊;洋山港二期经营权可望花落五家[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高渊 沈文敏;三问洋山港[N];国际金融报;2005年
5 记者 蔡国兆 季明 冯亦珍;激活长江 洋山港"画龙点睛"[N];上海证券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陈欢;洋山港开港 改写东北亚物流格局[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7 青海证券 黄硕;“洋山港概念”股洋洋得意[N];深圳商报;2003年
8 徐春梅;再战洋山港 中外资本上演码头风云[N];中国经营报;2005年
9 袁田恬;“洋山港”胎动:憧憬航运轴心[N];中国经营报;2005年
10 记者 王孙;上海十年打造洋山港[N];中国船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凤霞;基于ComGIS的洋山港VR-GIS应用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昱;洋山港重金属与多环芳烃污染评价与相间分布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2 佟佳洋;洋山港货物流转的项目价值链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张玉梅;洋山港水—水联动模式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4 陈良;洋山港开港对东北亚转运格局的影响[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5 边佳胤;洋山港海域水质变化趋势及富营养化状况[D];上海海洋大学;2013年
6 董佳;洋山港再开发工程水动力变化及海床演变预测[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沈联红;洋山港中转箱发展问题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8 王建梅;基于GIS的洋山港可达性评价[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姜颖珲;外部环境变化对洋山港江海联运运量的影响[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10 徐伟;长江至洋山港江海直达船型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96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996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