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标志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10-23 12:21
本文关键词:水系标志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水系类型 地质解译 ArcGIS Engine 系统集成
【摘要】:水系信息是遥感地质体地质现象专题中不可获取的组成部分,是遥感地质中重要的解译标志。通过水系密度、水系形态类型的分析,能够间接推断岩性和构造特征。常见的水系类型有树枝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扇状水系、辫状水系等多种类型。 随着计算机和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自动识别系统的兴起,在遥感领域中也产生了自动识别技术,如建筑的识别、道路的识别。基于水系类型的多样性及在遥感地质工作中的重要性,建立水系识别系统是很有必要的。它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水系网络和识别结果,能够很大程度提高地质解译工作的效率。组件式GIS开发是非常流行的组件式软件技术,是与面向对象技术综合应用于GIS中的一门新技术。此开发技术简洁、不需要专门的开发语言,系统的集成性高效、低成本、扩展性强。根据探讨结果,本系统以ArcGIS Engine10.0与Visual Studio为开发平台,提出了水系类型识别系统的思路,并进行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主要成果如下: 1.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是水系提取和水系识别。基于伪填洼后的DEM数据和不同水系的形态特征,利用改进的D8算法为基础,提取水系流向编码,完成汇流累积量的计算,在汇流累积量编码图的基础实现二值化,利用数学形态学的腐蚀与膨胀完成细化,进而完成了水系网络的提取。并为用户提供识别窗口自定义大小,再进行放射状、环状、平行状等水系的识别,为地质体地貌的解译提供帮助。 2.利用Geodatabase建立水系类型的数据库,通过资料的收集、数据的处理和录入建立水系类型的数据库。数据库包括各种水系类型的示意图及与之对应的遥感图像和对水系类型、产生的原因等文字描述。数据库能够实现更新,以此来实现数据库的更新与维护。 3.利用ArcGIS Engine及可视化开发平台Visual Studio2010搭建的水系类型识别系统,,完成了地图管理、信息管理、编辑功能、帮助功能以及水系识别功能。采用组件式GIS开发模式程序开发,系统稳定性高、操作明朗、界面美观、兼容性高。
【关键词】:水系类型 地质解译 ArcGIS Engine 系统集成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208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选题背景及其研究意义9
- 1.2 研究现状9-11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1-14
- 第2章 研究区水系类型解译标志14-19
- 2.1 概况14-17
- 2.2 水系类型基本特征与识别依据17-19
- 第3章 水系识别与系统开发原理方法19-31
- 3.1 水系识别原理19-24
- 3.2 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方式24
- 3.3 二次开发方法环境设置24-28
- 3.4 Microsoft.NET 平台28-30
- 3.5 数据库构建30-31
- 第4章 水系类型识别 GIS 系统设计31-36
- 4.1 系统需求分析与目标31-32
- 4.2 GIS 系统设计原则32
- 4.3 系统构架及功能设计32-36
- 第5章 水系类型识别系统的开发与实现36-48
- 5.1 数据预处理36
- 5.2 系统界面设计36-38
- 5.3 系统功能介绍及实现38-48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48-49
- 6.1 结论48
- 6.2 探讨48-49
- 参考文献49-53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3-54
- 致谢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醉;;基于Ajax和ArcEngine的WebGIS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城市勘测;2010年03期
2 程昌秀,周成虎,陆锋;ArcInfo 8中面向对象空间数据模型的应用[J];地球信息科学;2002年01期
3 左仁广,汪新庆;ArcObjects在资源评价基础数据库系统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05年01期
4 钟耳顺;;地理控制与实况地理学——关于GIS发展的思考[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3年06期
5 孙艳玲,刘洪斌,谢德体,郭鹏,武伟;基于DEM流域河网水系的提取研究[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4年01期
6 徐鲁强;刘静霞;秦军;朱军;;水体遥感影像处理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21期
7 安丽娜;张士杰;;专家系统研究现状及展望[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年12期
8 唐旭;刘耀林;刘艳芳;胡石元;;实践要求驱动下的“土地信息系统”课间实习教学方案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9年01期
9 马林;;湿地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综述[J];林业调查规划;2011年05期
10 赵丽婷;;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35期
本文编号:1083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083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