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量投票的机载LiDAR数据建筑物自动提取
本文关键词:张量投票的机载LiDAR数据建筑物自动提取
更多相关文章: 建筑物提取 机载LiDAR 穿透率 张量投票
【摘要】:针对机载LiDAR目标提取中建筑物与树木难以有效区分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坡度自适应穿透率和张量投票的建筑物检测方法。在利用滤波和高差阈值去除地面点和矮小地物点的基础上,采用坡度自适应穿透率作为区分建筑物和植被的主要特征,较好地突出了建筑物点和树木点在空间分布上的密度差异;设计基于张量投票的投票算法,对坡度自适应穿透率特征进行邻域投票,以促进相邻点之间特征信息的传递,增强了该特征对于植被和建筑物的可分性。采用ISPRS提供的测试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区分建筑物和树木点,提取的建筑物完整度达94.6%,准确度达98.3%。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4BAL05B07)
【分类号】:P237
【正文快照】: 0引言建筑物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边界信息的获取对于土地利用规划、地图更新和城市变化检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从遥感数据中快速准确地提取出建筑物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根据数据源的不同,建筑物提取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1]:基于高分辨率航空影像、基于机载Li-DAR(li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红霞;赵志龙;;建筑物的移位技术[J];科技信息;2009年31期
2 孙国斌;;地震对建筑物的危害及建筑物防震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S1期
3 刘立民,刘汉龙,陈爱道,连传杰;建筑物塌陷损坏评价的物元模型及其应用[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4 顾建华,王云基,陈维锋,彭晋川,唐华,郝清源,吴新燕;搜索理论与建筑物评估和标记问题的讨论[J];国际地震动态;2003年07期
5 李丽;闫超;;高校老校园改扩建中的建筑物质量鉴定及评估方法[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唐颖;高生;吴如军;;建筑物的渗漏与治理[J];适用技术市场;2001年08期
7 吴云峰;孙成永;;浅谈建筑物纠偏技术[J];科技资讯;2010年27期
8 邵振峰,李德仁,程起敏;基于拓扑的建筑物三维数据模型[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3年03期
9 李冬梅;李如强;罗仕庆;;浅谈新建综合型建筑物的防雷措施[J];贵州气象;2010年S1期
10 平洋;;建筑物水平掏土纠偏分析[J];科技风;2010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肇元;卢谦;;建筑物全寿命周期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研究[A];工程科技论坛第70场房屋建筑物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的发展与创新大会报告文集[C];2008年
2 刘志宏;;预防火灾作用下建筑物坍塌之浅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3 顾渭建;冯丽;;建筑物防止突发爆炸袭击的对策[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4 王国滢;张宇;;建筑物共振效应检测以及解决方法探讨[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电力物探科技信息网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黄剑;高轩能;张健;王维;;泉州南安市中小学建筑物结构抗震性能调查分析[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赵国庆;郭智敏;;临汾市雷暴统计与建筑物综合防雷措施分析[A];S13 第十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灾害与风险评估[C];2012年
7 岳清瑞;曾锐;陈小兵;胡孔国;李荣;陈烈;王伟军;;纤维网格在建筑物结构加固改造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土木工程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8 姜瑜君;刘辉志;张伯寅;朱凤荣;梁彬;桑建国;;建筑物表面风压以及风场的数值模拟与风洞实验研究[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傅江平;深圳推进建筑物刷新改造法定化[N];中国质量报;2012年
2 记者 徐晓俊邋刘婷婷;二环内建筑六成是住宅[N];昆明日报;2008年
3 宫岛昌克;日本抗震钢筋设计及应用经验[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4 记者 王慧琼 通讯员 崔嵩;全市建筑物清洗翻新将制度化常态化法定化[N];深圳特区报;2012年
5 洋县吉华建司 钟彭军;建筑工程全过程安全管理[N];陕西科技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伊晓东;基于影像的建筑物形变数据采集与特征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航;城市隧道邻近建筑物的安全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崔晓玉;对已建建筑物结构改造技术的探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3 龚建伍;建筑物变形监测及安全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刘立肖;迁移建筑物的参数化建模和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5 孟亚宾;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建筑物轮廓提取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6 胡阿进;突发事件下建筑物出口疏散能力模型及仿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7 寇润胜;深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预测及安全性评估[D];重庆大学;2014年
8 李学文;不同材质建筑物或构筑物的雷电防护模型化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9 周军;建筑物雷电防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孙澎;基于重复模式分析的三维建筑物重建[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64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164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