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扩散估计在电离层格网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信息扩散估计在电离层格网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摘要】:介绍了二维最优信息扩散估计的基本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区域电离层格网模型的建立,实现过程中采用了自适应窗宽和逐级加密的方法改善模型效果,并结合具体算例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河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河北省第一测绘院;
【分类号】:P228.4
【正文快照】: 电离层研究已经成为综合多类学科知识的边缘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已列入中国空间物理研究的战略主体内容之一。利用高精度的GPS观测数据建立高精度的电离层延迟模型就是研究电离层信息的主要方法之一。文献[1]~[3]给出了利用GPS观测数据建立单站单层VTEC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勇;王艳;郑文军;邹晓亮;;基于多格网算法的卫星图像恢复[J];海洋测绘;2006年02期
2 本刊编辑部;;《全球离散格网的空间数字建模》一书出版发行[J];测绘通报;2007年06期
3 濮阳敏;定动辐射线格网图展点法[J];水运工程;1982年03期
4 何贞铭;孙钰;胡小夏;;基于动态格网的基准地价评估模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年02期
5 黄志;张哲伦;张丰;陈明;刘仁义;;基于多级格网的多边形集合求并算法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4年01期
6 罗欣;;全球等面积四叉树离散格网建模与网边变形分析[J];山西青年;2013年14期
7 唐敏才;带状图的分幅设计及其方格网的绘制[J];城市勘测;2000年04期
8 夏曙东,李琦,承继成;格网技术对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发展影响的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3年04期
9 明涛;庄大方;袁文;王占刚;;几种离散格网模型的几何稳定性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7年04期
10 张松林;张昆;;用格网法建立离散点的空间权矩阵方法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范林峰;胡瑞林;周顺江;王珊珊;张小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因子对格网大小的敏感性与误差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3年
2 罗欣;;全球等面积四叉树离散格网建模与网边变形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7第六届全国地质制图与地理信息学术交流会分会场[C];2013年
3 王涛;毋河海;;一种从格网DEM中提取等高线的算法[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王涛;;从规则高程格网中基于索引提取等高线[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涛;雷蓉;;规则高程格网中完整性谷地线的提取[A];第四届海峡两岸GIS发展研讨会暨中国GIS协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黎明;;基于1KM格网的人地系统时空数据平台构建[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东岳;李文琦;李明;;基于格网DEM的GIS通视分析算法研究[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颜佩丽;贾鹏;;黄土高原地区航测法制作DEM的质量控制[A];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首届测绘博客征文颁奖论文集[C];2009年
9 王春;李伟涛;顾留碗;李鹏;;渐变与突变地形的一体化高保真数字建模技术[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贞辉;基于震害分类的房屋数据格网化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3年
2 干嘉元;基于全球离散格网的环境监测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包全福;基于混合式球面退化格网的空间对象聚合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4 李正国;混合式球面退化格网模型与空间数据表达[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5 刘光鑫;基于菱形离散格网的中国海潮波系统数据集成方法[D];江西理工大学;2013年
6 尤文辰;多级格网框架下的数据组织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杜微;基于格网的等值线生成与填充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王俊岭;区域社会经济格网数据集指标体系构建及典型指标空间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杨海霞;建筑物空间分布格网化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5年
10 贾s,
本文编号:13035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303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