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基于多重分形的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沟沿线起伏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6 12:30

  本文关键词:基于多重分形的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沟沿线起伏特征研究 出处:《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多重分形 地形变化 沟沿线 地貌类型 黄土高原


【摘要】: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沟沿线地形起伏具有不同的特征,有必要从局部和整体两个视角对其进行量化分析。该文以沟沿线地形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重分形方法对选取的黄土高原6个典型地貌样区沟沿线地形的起伏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6个典型地貌样区的沟沿线地形起伏在整个空间尺度均表现出标度不变性,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多重分形特征。进一步计算并对比6个样区的多重分形参数Δα和Δf(α),绥德样区的Δα(0.6479)最小、Δf(α)(0.4941)最大,表明绥德样区沟沿线全局地形起伏变化的奇异性最小,而局部地形以高值起伏为主;甘泉样区的Δα(0.8945)最大,其多重分形特征最强,沟沿线整体地形起伏变化的奇异性最大;淳化样区Δf(α)(-0.4881)最小,其沟沿线局部地形以低值起伏为主。多重分形谱参数可作为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沟沿线地形起伏变化特征描述和评价的综合定量指标,为分析黄土地貌地形变化特征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Abstract]:The Loess Plateau in different geomorphic areas along the ditch topography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two aspects of local and overall. The ditch along the terrain profil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multi fractal method to study selected 6 typical loess plateau landform area ditch along the undulating terrain features and the change tre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ong the ditch topography in Loess Plateau 6 typical landform area in the whole space exhibit scale invariance, showing the multifractal characteristics completely different. Further calculation and comparison of 6 plots the multifractal parameters alpha and delta delta f (alpha), alpha delta of Suide the minimum area (0.6479), f (alpha) (0.4941), showed that the Suide zone along the ditch to global changes in topography of the singularity is minimum, and local terrain with high value fluctuation; Ganquan area of delta alpha (0.8945), the Multi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ongest ditch along the whole terrain change singularity; Chunhua zone of delta f (alpha) (-0.4881) minimum, the ditch along the local terrain with low value fluctuation. The multifractal spectrum parameters can be used as the Loess Plateau in different geomorphic areas along the ditch terrain comprehensive quantitative index changes and feature description evaluation, provide a new way for the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topographic change of loess landform.

【作者单位】: 南京晓庄学院环境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441;41471316;41671389)
【分类号】:P208;P931
【正文快照】: 0引言地貌形态是地理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地面所发育的山峦、丘陵与平原都是地球内、外营力对地表物质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种营力作用在空间上的差异,是形成复杂多样地貌景观的根本原因[1]。对地貌形态的研究是地学中的重要课题,对于人类建设活动中的规模与布局也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宗敏;刘万青;;基于地形剖面线的陕北黄土高原地貌信息熵差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7年01期

2 陈学兄;张小军;常庆瑞;;陕西省地形起伏度最佳计算单元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6年03期

3 何文秀;石云;;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复杂度分析[J];测绘科学;2015年10期

4 蒋好忱;杨勤科;;基于DEM的地形起伏度算法的比较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4年06期

5 田剑;汤国安;周毅;宋效东;;黄土高原沟谷密度空间分异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13年05期

6 张磊;汤国安;李发源;熊礼阳;;黄土地貌沟沿线研究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年06期

7 张伟;李爱农;;基于DEM的中国地形起伏度适宜计算尺度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年04期

8 晏实江;汤国安;李发源;董有福;;利用DEM边缘检测进行黄土地貌沟沿线自动提取[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刘万青;张超超;王旭红;;等高线图形概括在黄土高原沟谷侵蚀量估算中的应用[J];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01期

10 周毅;汤国安;王春;肖晨超;董有福;孙京禄;;基于高分辨率DEM的黄土地貌正负地形自动分割技术研究[J];地理科学;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国安;李发源;熊礼阳;;黄土高原数字地形分析研究进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7年04期

2 朱红春;黄伟;赵翼鹏;许晓斌;;基于DEM影像的黄土区域地形自动分割及沟头识别[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7年04期

3 南希;李爱农;景金城;;中国山地起伏度计算中地形自适应滑动窗口获取与验证[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7年04期

4 曹建军;方炫;那嘉明;汤国安;;基于多重分形的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沟沿线起伏特征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7年04期

5 王彦文;秦承志;;地貌形态类型的自动分类方法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7年04期

6 刘思洁;;基于高差显著性变化分析方法的地形起伏度研究[J];北京测绘;2017年03期

7 鲍倩;葛莹;闻平;童麟凯;司建强;;顾及地形的滇中引水工程最低成本线路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17年03期

8 吕志强;庞容;朱金盛;邓睿;申丽萍;;山地城市热环境及其聚落特征的关联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7年05期

9 程维明;周成虎;申元村;刘樯漪;;中国近40年来地貌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学报;2017年05期

10 胡启明;;地形特征线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敏;樊子德;刘慧敏;;层次信息量的线要素化简算法评价研究[J];测绘学报;2013年05期

2 贾腾斌;吴发启;赵龙山;王林华;;坡耕地上耕作形成的微地形复杂度特征与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13年04期

3 王永丽;戚鹏程;李丹;马心璐;;陕西省地形起伏度和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4 李炳元;潘保田;程维明;韩嘉福;齐德利;朱澈;;中国地貌区划新论[J];地理学报;2013年03期

5 张磊;汤国安;李发源;熊礼阳;;黄土地貌沟沿线研究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年06期

6 王万忠;焦菊英;马丽梅;穆兴民;;黄土高原不同侵蚀类型区侵蚀产沙强度变化及其治理目标[J];水土保持通报;2012年05期

7 卢华兴;刘学军;汤国安;;地形复杂度的多因子综合评价方法[J];山地学报;2012年05期

8 祁元;刘勇;杨正华;徐tq;方苗;;基于GIS的兰州滑坡与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分析[J];冰川冻土;2012年01期

9 郭兰勤;丑述仁;;基于DEM不同路径算法的沟壑密度提取[J];地下水;2011年06期

10 张锦明;游雄;;地形起伏度最佳分析区域研究[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时中;黄登仕;;多重分形与地震[J];四川地震;1991年02期

2 谢嘉琼,易顺民;滑坡活动空间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及其预测意义[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0年06期

3 万涛;郑婷婷;张琛;;基于多重分形的合肥市气象变化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03期

4 张林;刘春燕;;日中两国不同经济时期股市的多重分形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年02期

5 王树钰;田华;;中国股票市场的多重分形实证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郑婷婷;毛军军;宋杰;程家兴;;蛋白质序列中的多重分形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20期

7 陈亦望;徐鑫;傅强;;基于多个无标度区的多重分形分析方法[J];计算物理;2010年06期

8 徐昌业;多重分形与分形物理[J];济南大学学报(综合版);1996年03期

9 张飞;陈世江;;多重分形理论中q值临界阈的探讨[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苑莹;庄新田;;多重分形理论在股市大幅波动中的应用[J];系统管理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宁新宝;王俊;;生理信号中的多重分形[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谢淑云;鲍征宇;;地球化学场的分形与多重分形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林勇;赵国庆;喻祖国;;多重分形分析在经济中的应用[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那木吉拉;陈志军;;戈壁覆盖区遥感信息提取阈值确定的多重分形方法探讨[A];第十二届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谢平;刘彬;王霄;林洪彬;;多重分形熵及其在非平稳信号分析中的应用研究[A];第七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郑婷婷;毛军军;吴涛;宋杰;;多重分形和商空间理论在蛋白质结构类分析中的应用[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蒋志强;周炜星;;中国证券市场的多重分形特征[A];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吴飞;王翠香;;随机数的几种产生方法及其在多重分形模型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曹广喜;史安娜;;上海股市收益的多重分形特征的实证研究:一种新的MFDFA方法[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颖;路影;;时尚商品价格时间序列的多重分形分析[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黄晶;人脑磁共振数据的多重分形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2 范一飞;基于分形和多重分形的海面微弱目标检测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3 刘玉芳;分形理论下金融市场波动率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4 谢淑云;地球化学场的分形与多重分形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5 苑宝;多重分形理论及其在中国股票市场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6 李大辉;网络视频流量的多重分形建模与多步预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7 王访;作物诊断的叶片图像多重分形方法与建模[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8 陈洪涛;石油期货市场多重分形特征及相关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9 高歆;基于小波变换的二维地球化学景观多重分形建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于雷;基于多重分形频谱技术的木材CT检测及其三维结构重建[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强强;基于Agent的股市建模与市场分形特征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韩彦;中国境内外股市间的多重分形交叉相关性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3 郭凌俐;黄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重构土壤孔隙分布的多重分形表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晋珊珊;高能重离子碰撞中多粒子产生的多重分形性质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宇;基于多重分形理论的黄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重构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张鹏;运动调制HRV信号的相关性与多重分形性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晶;基于分形分析的金融时间序列复杂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8 陈长江;基于分形与分维的东亚地震时空特性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袁洪伟;复杂网络多重分形特性存在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10 李亚兰;中国白银期货市场的多重分形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33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433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e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