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旅游文学数据库设计与可视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0 01:37

  本文关键词: 旅游文学 GIS 数据库 可视化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旅游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学与艺术价值不言而喻,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开始注重精神文化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对发扬与继承旅游文学越来越重视,旅游文学也越来越成为研究热点。文学地理学是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以文学要素的地理空间分布和文学与地理的关系为研究重点。而GIS为文学地理学的量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对旅游文学空间可视化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文学作品的地理信息为基础,对其内容进行收集、整理、解译。利用GIS软件建立旅游文学数据库,存储旅游文学中的空间信息,并根据研究需求建立了数据之间相应的动态关系。在旅游文学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中的Model builder(模型构建器)工具和空间统计方法建立了旅游文学空间分析模型的处理工具,用于对旅游文学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为文学空间信息专题可视化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构建了旅游文学空间可视化方法研究体系,提出了文学空间可视化、旅游文学的可视化和旅游文学旅游空间可视化的通用方法。以李杜诗词、黄山文学为例,运用GIS和空间统计学的方法,进行了旅游文学空间、特定作者旅游文学空间、旅游地空间、旅游地等级、旅游地内部景观等一系列的文学景观空间可视化表达,并从文学的旅游资源属性和提升旅游地知名度两方面分析了旅游文学如何促进旅游地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从空间和数量统计上来看旅游文学与旅游地存在正相关性;李杜诗词的描述空间均大于创作空间,李白诗词偏向东部分布,杜甫诗词则偏向西部分布;自然景观类旅游地相对于人文景观类旅游地分布较分散;旅游地类型和创作者自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文学空间的分布格局。研究表明,GIS与文学地理学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旅游文学研究者对文学家及其文学作品更深层次地、更全面地分析研究,也有利于读者们对旅游文学作品有更理性的解读。旅游文学空间可视化方法的研究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对文学信息进行挖掘,对于研究旅游文学与旅游地的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Abstract]:Tourism literatur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literature, its literary and artistic value is self-evid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people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motion of spiritual culture. The country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carrying forward and inheriting tourism literature, and tourism literature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topic. Literary geography is a new disciplin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 emphasis is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iterary elemen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geography, while GIS provides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the quantitative study of literary geography. The research on spatial visualization of tourism litera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of literary works, this paper collects and arranges its contents. Using GIS software to build tourism literature database, to store spatial information in tourism literature, and to establish the corresponding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ata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quirements, on the basis of tourism literature database. Using Model builder (model builder) tool and spatial statistics method in ArcGIS software, the processing tool of spatial analysis model of tourism literature is established. It is used to analyz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ourism literature,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research of special topic visualization of literary spatial information, to construct the research system of spatial visualization of tourism literature, and to put forward the visualization of literary space. Taking Li du's poems and Huangshan literature as examples, the author makes use of GIS and spatial statistics to carry out the tourism literature space. A series of visual expressions of literature landscape space, tourist destination space, tourist destination level, tourist destination interior landscape and so on. The paper also analyzes how tourism literature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t destination from two aspects: the attribute of tourism resources of literature and the promotion of tourist destination popularity. From the spatial and quantitative statistics,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ourism literature and tourism destination; The description space of Li du's poems is larger than that of creation. Li Bai's poems tend to the east and du Fu's poems to the west. The distribution of natural landscape tourist destination is more dispersed than that of humanistic landscape tourism destination.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ourism literature space is influenced to some extent by the type of tourist destination and the author himself.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GIS is combined with literary geography. It is not only helpful for the tourism literature researchers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writers and their literary works in a deeper and more comprehensive way. It is also helpful for readers to have a more ra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tourism literature works. The study of spatial visualization of tourism literature is helpful for researchers to better excavate literary informa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literature and tourist destination.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206;P2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南江;强化旅游科技,发展科技旅游——浅析科技与旅游的两种关系[J];广东科技;2004年04期

2 夏赞才;旅游伦理概念及理论架构引论[J];旅游学刊;2003年02期

3 李平;窦蕾;;生态足迹模型在旅游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4 韩春鲜;;旅游概念诠释[J];经济地理;2006年S2期

5 晋秀龙;陆林;;旅游废弃物研究进展与启示[J];地理研究;2009年06期

6 Werner Guldimann;邓立;;2000年空中旅行和旅游的展望[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81年03期

7 朱济成;旅游地质学[J];北京地质;1995年02期

8 苏妮;;春季旅游科学指南[J];科学之友(上半月);2014年04期

9 张培维;;关于推进旅游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09年14期

10 张文;审视阳朔旅游的发展:社会文化影响的调查与比较[J];旅游学刊;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嘉龙;;旅游休闲与休闲旅游辨析[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2 曹诗图;刘晗;阚如良;;试论科学的旅游发展观[A];生态·旅游·发展——第二届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戴斌;唐晓云;杜晓姗;;2010年我国旅游研究评述——基于国内18种旅游专业及相关期刊的统计分析[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4 杨立;;完善旅游购物店诚信服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窦蕾;李平;;生态足迹模型在旅游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6 杨龙;;尊重科学规律,避开旅游开发的“误区”——以贵州省为例[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7 石培华;;支撑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十大科研课题[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8 张凌云;崔秀娟;;2007~2009年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现状与展望——对我国四种旅游学术期刊的论文统计分析[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9 ;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征集通知[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王敬武;;对旅游世界前提的追问与反思[A];2014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钱春弦;我国红色旅游框架初步建立[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曹诗图 刘晗 阚如良;试论科学的旅游发展观[N];中国旅游报;2004年

3 ;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N];云南日报;2004年

4 魏晓霞;全国红色旅游框架初步建立[N];中国旅游报;2007年

5 王小润;红色旅游框架初步建立[N];光明日报;2007年

6 朱东国;《湖南省红色旅游发展专项规划》通过评审[N];中国旅游报;2008年

7 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常务副组长国家旅游局局长 邵琪伟;在全国红色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旅游报;2008年

8 记者 付丹 实习生 刘亦陈;全力推进我州旅游产业快速发展[N];团结报;2009年

9 国家旅游局局长 邵琪伟;努力推动红色旅游再上一个新台阶[N];经济日报;2009年

10 岳西县毛尖山乡王畈村 张红卫;发展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N];安庆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革军;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邵际树;养生功能主导型旅游度假区调适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邱扶东;心理学范式的旅游决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薛婧;旅游怀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袁国宏;旅游系统管理及其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高元衡;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孙永生;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龙天);我国旅游需求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张文娟;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段兆雯;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华信辉;唐代帝王旅游活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徐炜;上海城隍庙旅游的国内外游客感知差异研究及其营销策略[D];复旦大学;2013年

3 楚晓;互助旅游法律问题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4 孙诚;涉外游轮口译—个人实践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宋友;西双版纳望天树生态保护型景区旅游产业生态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崔叶青;城市智慧旅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4年

7 林芝;旅游市场监管体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芳;基于百度指数的中国大陆5A级景区旅游信息流网络空间格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9 蒋亚珍;区域旅游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10 吴娇;基于符号学的乡村旅游真实性感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46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446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a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