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无人机航摄系统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应用及常见问题处理
本文关键词: 无人机 大比例尺测图 问题处理 出处:《低碳世界》2016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无人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无人机主要用于军事话动,由于其特有的技术优势,后来逐渐延伸到科研和民用领域。无人机与航空摄影测量相结合,成为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系统被引入测绘行业,加上非量测数码相机的引入,就使得无人机航摄系统成为航空摄影领域的一个新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型传感器和摄影测量平台的不断发展,无人机数字航摄技术以其机动灵话、经济、便捷等显著特点,成为了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手段的有力补充,在突发灾害应急数据获取及小范围快速成图方面显示出了无人机航摄系统独特的优势,得到了遥感和摄影测量等领域的广泛关注。
[Abstract]:The UAV was born in 1970s, the early UAV was mainly used for military mobile, because of its unique technical advantage, it gradually extended to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civilian field. The UAV combined with the aerial photogrammetry. The introduction of UAV low-altitude photogrammetry system into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dustry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non-measurement digital camera make UAV aerial photography system a new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ield of aerial photograph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new sensors and photogrammetry platforms, UAV digital aerial photography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powerful supplement to traditional aerial photogrammetry with its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of maneuverability, economy, convenience and so on. The acquisition of emergency data and the rapid mapping of a small range of sudden disasters show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UAV aerial photography system and have been widely concerned in remote sensing and photogrammetry.
【作者单位】: 中国电建集团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分类号】:P231;P217
【正文快照】: 引言传统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多采用数字化测图的方法,即首先采用静态GLASS测量技术布设首级控制网,然后采用GLASS RTK与全站仪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碎部测量。可以看出,传统的地形测量方法为点测量模式,即需要测量人员抵达每一个地物地形点,通过逐点采集来获取数据,测量效率相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一次特殊的航摄飞行——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总公司汶川地震灾区航摄纪实[J];卫星与网络;2008年05期
2 蒙晓峰;赵力彬;王占宏;杨战辉;张剑华;;低空数码航摄系统的比较分析[J];测绘技术装备;2009年04期
3 徐攻博;陈建平;阮祖洪;;低空无人机航摄应急响应试验[J];大坝与安全;2009年S1期
4 来丽芳;徐攻博;;浅谈低空无人机航摄试验[J];现代测绘;2010年02期
5 王辉;;低空数码航摄技术在大比例地形图中应用的前景分析[J];中国地名;2011年03期
6 顾开建;;宁波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取得无人飞行器航摄资质[J];城市勘测;2011年05期
7 王荣宝;;基于数字航摄的1∶10000像控网布设试验方案的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年05期
8 张惠军;;面阵数码航摄像控测量布设的思考[J];地理空间信息;2012年04期
9 郑威;如何从航摄图片中辨认微域地貌(以陕北与伊克昭盟的若干航摄图片为例)[J];地理学报;1955年02期
10 吴顺鱼;冲洗航摄全色软片显影配方的选择[J];测绘通报;196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俊怡;王瑞幺;;利用普通扫描仪进行航摄底片密度检测的可行性研究[A];测绘荆楚——湖北省测绘学会2005年“索佳杯”学术论文集[C];2005年
2 孙海萍;杨志红;;馆藏航摄底片扫描管理的研究[A];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朱冠军;;关于航测对航摄成果质量的技术要求[A];第四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9年
4 薛重生;张时忠;;数字航摄相机系统(DMC)的技术特征及其应用[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技术应用交流会论文文集[C];2004年
5 喻鸣;向浩;;UCD数码航测相机效率分析[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肖光明;;大气朦雾对影像质量的影响[A];第四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9年
7 买小争;杨波;冯晓敏;;无人机航摄像控点布设方法探讨[A];第四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2年
8 张惠均;;无人飞机航摄与测制带状地形图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毅;李碧;;浅谈无人机航摄系统现状与前景[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黄文彬;高连义;;航空摄影的未来走向和发展趋势[A];第四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记者 夏群良 本报记者 张旗 通讯员 朱仕伟;出征,祖国的航摄兵[N];中国国防报;2006年
2 齐燕欣;黑龙江局航摄甘南灾区[N];中国测绘报;2008年
3 李安利;中测新图公司完成70万平方公里航摄任务[N];中国测绘报;2007年
4 陆元;背负青天朝下看[N];中国档案报;2006年
5 杨和平;大力推广应用无人机航摄系统[N];中国测绘报;2010年
6 顾开建 陈立波;宁波院无人机航摄服务成效显著[N];中国测绘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唐先武 通讯员 夏群良;测量大地经纬定格祖国河山[N];科技日报;2006年
8 记者 靳哲明 通讯员 曹海棠;航测局开创香港地区数码航摄先河[N];中煤地质报;2010年
9 殷海荣 王瑞幺;利用DEM进行航摄技术设计[N];中国测绘报;2007年
10 夏群良、记者 张旗;穿云破雾航测中华版图[N];解放军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沈富强;基于三维地表模型的无人机航线自动规划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李伟;机载多角度多光谱仪系统设计及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袁军;航空摄影信息管理系统[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2年
4 刘杨俊;无人机数字航摄相机控制电路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88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488455.html